田凯频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23 09:18:23
文/田凯频
一
对于英国,我从来没有好印象。别说踏上英国土地,就是一提到英国,我就会想起一连串名词和事件,亚罗号事件,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江孜战役,拉萨条约……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堵住我们珠江口,封锁了进出海。最让人愤恨的是,抢走圆明园里那么多稀世珍宝,还放火烧了这座“万园之园”。为控制西藏,打开中国西南大门,进一步掠夺资源和开辟新的贸易线,将英属印度与长江流域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片,居然发动侵略西藏战争。最不耻和最让人不服的是,在与藏军对峙的阵前,佯装和谈,以自己士兵退出枪膛子弹为条件,欺诈藏军熄灭火枪的点火绳,立即命令士兵近距离射击,把战斗当成不对等的屠杀,莱丁色代本①、郎色林代本等1400余人藏军当场牺牲。可叹两个将军忘记了老祖宗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子·难一》), “兵者,诡道也”的教诲(《孙子·始计》)。这样欺负我们,我是耿耿于怀的!
当初不怎么赞同儿子去英国读书,也是因为心中这个结。后来细想,儿大不由爹,他有他自己的思想。再说,清末还有“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魏源《海国图志》中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又一想,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果敢,三元里人民抗英的英勇,江孜宗山500多名藏兵跳崖的壮烈,凤凰人陈渠珍入藏平定英军入侵纷乱时局的艰难……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期间,在镇江段,开炮击伤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击伤击退前来增援的“伴侣”号驱逐舰、“伦敦”号重巡洋舰、“黑天鹅”号护卫舰的坚决,“紫石英”号夜里乘天黑仓皇逃跑时的狼狈。这件事彰显了真正中国人独立自强的决心和战胜外敌的力量。20世纪80年代初,邓公与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回归问题谈判桌上博弈时的硬气。我们中国人有过屈辱,有过壮烈,也有很多体面的时候和光亮的地方。想到这些,也不再阻止。
不过,我极佩服丘吉尔,他领导英国及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还是史学家、作家和画家,居然在1953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还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戴安娜王妃的美貌和善良等,对人类社会发展是有着重大影响的。
我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二
公元43年,罗马人征服了不列颠,在一个叫作“伦底纽姆”的地方聚居,修建了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桥梁,依据地理修建了港口,罗马商人在桥边兴建了一个城镇,修筑了城墙,就是现在的伦敦。
中世纪以后,经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英国的艺术、人文和科学,彼此交融,相辅相成,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领先国际,如蒸汽机、喷气式发动机等。19世纪初,大英帝国达到鼎盛,成为现代文明发源地。
从冰岛到不列颠,像是从冬天到了春天,又像是从荒漠走到闹市。伦敦的天气晴朗,阳光,蓝天,云彩各占据着属于自己的空间,把之外的位置全腾了出来,让给伦敦人和来伦敦的人。园子里长着的,窗台上摆弄的,灯杆上挂吊的各种样式的花,毫无顾忌地开,不光灿烂,而且热烈。接近霜降,好像没有要入冬的意思,树木,草地,仍然肆意地绿着,茂盛,蓬勃。
稍微当紧的处所,人很多,做事的,走玩的,过路的,各按自己的速度和惯性聚拢,分散,拼凑成热闹和繁华。英国本土人,不论年龄,男女,从衣着到举止,一副正经的做派。穿衣戴帽都很讲究,修饰细致,一丝不苟。青年男性装束注重品质、细节和个性,选择经典款式和图案,花格衬衫,针织衫。有一层上了年岁的男性,突出历史和传统元素,西装革履,白衬衫,马甲,领带,礼帽,大衣,加上一把弯把雨伞,显得庄重,处处显示所谓的“绅士风度”。女性追求自然与舒适,有着极简主义的审美风格,简约不失精致,个性不失品位。风衣,外套,披肩,手包,简洁造型,非常注重饰品,珠宝,手表,胸针,发卡,很是典雅,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精致的外表。特别是出席活动,男男女女都打扮得有模有样。
英国人在公共场所很讲究规矩。即使人很多,也没有人大声说话,很清净,他们更喜欢阅读随身带来的书报。在某个排队的小场合,你先进入,不在队列后排队,后面进来的人不会贸然往前排队,确认你不排队后,才会上前。上自动扶梯,都规矩地站在右边,留出左边,供赶急的人方便超越。即使在没有斑马线的街道,路边某个合适的地方都立有一根小灯杆,行人过街道只需按亮上面的黄灯,所有过往的车辆就会自动停下,让行人先行。不是在露天的地方,你看不到有人抽烟。在火车上,地铁上,或其他公共场所,男人没有跷二郎腿的。这一点,我非常不自在,时常被儿子提醒。
三
到了伦敦,总有些地方要去走走看看。
泰晤士河自西向东弯弯曲曲地穿过伦敦,两岸很多地标建筑,古代的,现代的,或高大,或雄伟,各有脸面,在整体局面中合理排列,被河道和街道串联在一起。
皇家海军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停泊在泰晤士河南岸,1978年改建为河上博物馆,是帝国军事博物馆的一部分。站在艘巡洋舰上,可以最好地看伦敦塔桥,不远,不近,角度非常好。这座象征伦敦的桥,除了高大雄伟,最具看点是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开启吊桥。桥面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轮船通过时,桥身慢慢分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这一刻,很壮观,和三峡大坝3000吨级船舶过五级船闸一样。塔桥的上层专为游人观光所用,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上下两岸的美丽风光。
塔桥北头,有一座古城堡,在泰晤士河畔特别显眼,是伦敦的一座标志性的宫殿和要塞,官方称为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庞大的建筑群落,包括多次重建的防御措施和国王王宫,威克非塔、圣托马斯塔等众多塔楼以及核心防御措施——白塔。最初这里是王室宫殿,后来还被用作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特别关押上层阶级的囚犯,也处决过不少贵族,关押过伊丽莎白一世。英国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很多场景就在这里拍摄。
在威斯敏斯特桥西头英国议会大厦旁边,耸立一座方正尖顶的高大建筑,是大本钟。建于1858年,有近百米高,功能相当于我国古代的钟楼。大本钟塔顶的四个钟面,四面八方都可以看到。每十五分钟敲响一次,发出经典悠扬的威斯敏斯特钟声,整点时敲响更加深沉的共鸣钟声。
令人不解的是,大本钟内部只对英国居民开放预约参观,外国游客只能欣赏它的外观。四个机械时钟,就是大一点,高一点,有什么稀罕!老子们大北京、古西安到处是钟楼,要多古老有多古老,那大大的铸铜钟你们有吗?有吗!老子们老祖宗发明地平日晷,比你们早了去了。请老子看老子还不看哩!岂有此理!
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有一座巨型摩天轮,高达135米,依照轮的圆形,也叫“伦敦眼”。建造者是马克与巴菲尔德夫妻建筑师,据说是世界上首座观景摩天轮,2005年前世界上最大。摩天轮有32个乘坐舱,每个坐舱可乘客25名。坐在上面可以俯瞰伦敦,欣赏泰晤士河两岸的美景,还能以完美角度俯瞰和拍摄议会大厦及大本钟。舱位转到顶端,可眺望到远方的圣保罗大教堂、碎片大厦、瑞士再保险公司大楼等建筑,更好地感受伦敦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情。
四
在伦敦眼脚下上游船,顺水而下,两岸风光不说,经过了八座桥,其中有滑铁卢桥,千禧桥,伦敦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含义。
伦敦桥被称为伦敦的正门,也是伦敦的象征。桥名最为古老,经历过几段复杂的历史和几次颠覆性重修。最初的伦敦桥,是罗马人公元50年左右,在泰晤士河上用木头搭建的桥梁。1014年,为了将入侵的丹麦军队一分为二,英格兰国王埃塞尔雷德二世下令烧毁。据说,著名童谣《伦敦桥要倒了》由此产生。重建后的伦敦木桥又两次毁于风暴和大火。1176年改用石头建造,耗时33年建成一座19个桥拱中,桥拱各不相同,也不对称,桥拱窄,水流急,中间又有一座吊桥。1831年,被工程师约翰·雷尼设计建造928英尺长的五拱石桥取代。20世纪初,因加宽导致基础持续下沉。
到了1968年,这座老桥终于奄奄一息,行将坍塌。伦敦市政府决定拍卖这座年久失修的大桥。消息穿过大洋,美国工业家罗伯特·麦卡罗克联合因设计迪士尼乐园而闻名的伍德,决定买下,搬回美国,建在哈瓦苏湖地区的科罗拉多河上,最后以246万美元竞标成功。斥巨资买下一座老桥,本身就太过离谱,还要拆下搬回美国,更是惊世骇俗。因此,这桩买卖一开始就是天大的笑话,不少人都说麦卡罗克和伍德“疯”了。
1968年的夏天,在伦敦居民沉重和惋惜的注目下,工人们一砖一石地拆下伦敦桥,一砖一石地编号、标注,封箱,然后装上一条条驳船。这些旧材料,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旧金山上岸,再用卡车转运,最后到哈瓦苏湖市。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他们预先建好了桥的基础。接下来,紧锣密鼓又一丝不苟地开始拼装重造工程。1971年10月10日,“伦敦大桥”重新飞架大河,矗立在科罗拉多河上,再振雄风,当地居民举行了空前的庆祝活动。“伦敦大桥”的运输和重建费用为770万美元,比买桥高出3倍。从此,世界上又两座伦敦桥,一座在伦敦,一座在美国哈瓦苏湖市。
麦卡罗克和伍德买的是老桥,但更重要的是一个观念,一个名声,一个形象。这座搬来的伦敦桥使哈瓦苏湖这个无名小镇举世瞩目。如今,每年到哈瓦苏湖市参观“伦敦大桥”的人数超过150万。当然包括相当一部分是英国人,他们远渡重洋来这里参观曾经属于他们的伦敦桥。
现在泰晤士河上的这座伦敦桥,建成于1972年,是座相当乏味的水泥桥,有三个跨度。它也许更结实,更实用,除此之外,和旧伦敦桥无法相比。
滑铁卢桥在黑衣修士桥和亨格福德桥之间,始建于1817年,是一座九孔石桥。建成通车时,正值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大胜拿破仑两周年,该桥便以此命名,并闻名于世。美国电影《魂断蓝桥》的桥,就是滑铁卢桥,电影上映后,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滑铁卢桥,把它与爱情连在一起。
为庆祝进入21世纪,伦敦在泰晤士河的水面上又架了一座极为壮美的桥,命名“千禧桥”这座桥与伦敦之前的28座桥截然不同,结构简洁明快,造型轻巧纤细,线条连续流畅,有着充满活力的美感。最为奇特的是,2000年6月10日首次向公众开放时,桥身出现明显的摆动,被迫关闭。工程师们在桥上加装了91个类似汽车减震器的装置,这座350米长的步行桥才得以重新向公众开放。
五
英格兰南部有一段蜿蜒150多公里壮观的海岸线,有很多笔直的悬崖峭壁,而且是白色,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自然景观之一。
去七姐妹白崖,从伦敦乘火车到布赖顿,然后转乘公交车,沿着海边的A259号公路,穿过纽黑文和锡福德,到一个叫作Exceat的地方下车。这是一个小服务区,有旅馆、商店、餐饮店和停车场,还有专门的自行车店。
儿子购买了旅游图,然后我们顺着卡克米尔河岸,向海边徒步行走。近海的河岸是低洼的湿地,河道弯弯曲曲,河畔的水草和野花在阳光下格外鲜亮。时有水鸟从花草间突然飞起,滑翔一段,在不远处降落,一眨眼又隐没在花草里。
在这般风景里,不经意来到海边,举目打望,蔚蓝的天,彩色的云,无际的海,翻滚的浪花,宽阔的沙滩,白色的悬崖,一时间眼睛忙不过来,心脏几乎就要窒息。回过神来,看着白悬崖,想起冰岛的黑沙滩,不知道到底哪边是世界的尽头!
海滩上,不同肤色的男男女女,老人儿童,在观潮,逐浪,沐风,玩石,遛狗,各自按照自己的心思享受着各自的快乐。一个老年人带着四个小孩正玩得入迷,见我们走近,友好招呼。悬崖下,一个年轻母亲领着小男孩在观赏白色的石头,阳光把他们的身影投在凹凸的岩壁上,小孩玩弄着自己不断扭曲变形的影子,不舍离去。
白色的悬崖是白垩构成的。白垩是柔软细腻、疏松多孔的碳酸盐沉积物,形成于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白垩原本在海底,新生代的造山运动使沉积物升至海平面以上,海水和风力地洗刷,形成高耸的白崖,苔藓等地衣植物难以生存,崖壁在阳光的反射、散射下更加洁白。
七姐妹悬崖有7座山峰的崖壁,因此得名。七座崖壁各有自己的名字。我们选择一座最高的175米的悬崖攀爬,当然是从旁边绕道,因为悬崖与海滩几乎成90°夹角。白崖上面是绿茸茸的草地,人踩出一条白色的路,弯弯绕绕到达峰顶。登上峰顶的悬崖边,满腹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站在崖边最高处俯瞰,七座白崖蜿蜒起伏,高耸险峻,与波澜壮阔,一望无边的大海连在一起,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脚下是蓝蓝的海,波光粼粼,秋水共长天一色。身后是绿茵茵的草地牧场,风吹草低见牛羊。登斯山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很多人来这地方观鸟,滑翔,骑行,徒步,露营,划独木舟。这般美丽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年轻,一群群青年人在悬崖边体验刺激,在草地里宣泄浪漫。一对对情侣在这里山盟海誓,坚信海枯石烂,等待天荒地老。据说有不少得不到爱情的年轻人,只身回到这里,纵身跃下。怪不得周杰伦袁咏琳爱情歌《怎么了》选在这里拍摄。
除了七姐妹白崖,还有多佛尔、比奇角、老哈里、怀特岛白崖,据说都很美。电影《敦刻尔克》里,二战中历经了生死的英国士兵,在撤退途中依稀望见远处的白崖。“那是多佛尔白崖吗?” “不,是多塞特郡的,但终究是到家了⋯⋯”每个士兵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对英国人来说,白崖是家的象征,看见它,便知到家了。
前好些年,一直被微软Windows7官方桌面壁纸的照片震撼,来到这里,忠于知道那就是七姐妹悬崖。在七姐妹悬崖,海风凌乱了我的发,浪花打湿我的心,我似乎年轻了许多。潮去浪来,日升月落,宇宙人寰,有我无我,瞬间与永恒,渺小与伟大,在我心中重新思考与定义。
六
我们没有学问,去剑桥大学,完全是慕名。剑桥的原意是“剑河上的桥”,大学依地名命名,而地名又依剑河和桥梁命名。剑桥又叫“康桥”,剑河又叫“康河”,不知道英语翻译过来音会差这般大。
剑桥大学是英国也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创办于1209年,是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至今保存着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整个外观是明快的,有剧场,美术馆等设施,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
几百年来,剑桥以其优异的教育质量著称于世。这里英才荟萃,星光灿烂,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包括哲学家培根,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学家特里维廉,文学家萨克雷,印度总理尼赫鲁,英国国王查尔斯等,毕业生遍及政界、商界和学术界,其中81位奖得诺贝尔奖。
剑桥大学太大,各个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分布在剑河两岸以及其他各区,没有通常的完整校园。整个剑桥几乎被学院包围,成为剑桥大学的生活区。街区来来往往的人基本上是教师、学生和员工。服装店、购物店、文具店、小酒馆也都是为学校服务。在校区穿行,骑脚踏车比步行和开车更方便。
校区除了宽广的草坪和体育场,就是古老的建筑。教学,科研,实验,校舍,全在这些古建筑群落里。矗立在绿树红花间的经典建筑,高大的校舍,庄严的教堂,爬满青藤的红砖住宅,古意盎然。而近8000名教师和23000多本科生、研究生在这里求学,深造,生活,又使古老的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剑河从西南流向东北,弯弯曲曲地穿过市区,也穿过剑桥大学。河上架设着许多各不相同的小桥,都设计精巧,造型美观,其中以数学桥、格蕾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两岸杨柳垂丝,芳草绿荫,环境幽美,著名的有“耶稣”草坪、“马克斯”草坪、“绵羊”草坪等宛如绒毡铺地。树荫下的长凳,河岸边的草坪,既适合读书,又适合休闲,谈情说爱自然更加合适。正好是天晴,每处美妙的地方都被年轻的学生占据。
来剑桥旅行,坐船几乎是必选的。剑河不大,更像是平湖,水不深,却丰盈。沿岸许多小码头,泊着一条条漂亮的小船,多为四排座,随意租用,可以由船家撑篙,也可自己划桨。坐上小船在剑河里畅游,可以浏览整个学校古老的建筑,和精美的小桥,两岸美丽的风光。
我们在剑河里“撑篙”,没有“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浪漫,也不是“寻梦”,却可以细心地看那些小桥,桥下无数看似无主的水禽。遇上三三两两乘船的学生,不管悠闲飘摇,还是激情冲浪,都与我们友好招呼。满眼是徐志摩诗里“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我一篙一篙拨开水草浮藻,看看“软泥上的青荇”里,是否“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站在叹息桥上,遥想当年徐少,就是在这里,带着隽永的爱恋和无奈的离愁,轻轻地招招手,悄悄地来,又轻轻地挥挥袖,悄悄地走,在爱,自由,美之间,那样淡定,那样潇洒,那样自如。
游览过后,我们也悄悄地离开康桥,当然也是“不带走一片云彩”。
责编:李璇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