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上新 格非春分带来小说《登春台》

    2024-03-21 16:45:2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1日讯(记者 黄煌) 时值春分时节,名家好书上新不断。茅盾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暌违四年的全新长篇小说——《登春台》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登春台》将故事着笔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四十余年。书中延续了格非创作脉络中对现代文明的关切,以小说的形式,进行广泛精微的中国社会考察。

讲述四十余年里四个人的命运流转

《登春台》聚焦四十余年里四个人的命运流转,沈辛夷、陈克明、窦宝庆、周振遐分别从江南的笤溪村、北京的小羊坊村、甘肃云峰镇、天津城来到北京春台路67号,他们供职于同一家物联网公司,又在若即若离中,展演着自己的故事。

处于江南乡村家庭旋涡中的沈辛夷,在逃离与顺应中进退维谷;深爱妻子的陈克明,却不可避免地陷入出轨的危险之中;阴郁的野人窦宝庆,始终握着自己的秘密,在人群中独行;业已退休、烹茶养花的企业家周振遐十分确认自己正处于幸福之中,对死亡的恐惧却依旧与他如影随形……

《登春台》的书名取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喻指一种盛世气象,又暗合了小说开篇俯瞰众生、凝神沉思的视角。全书延续了格非创作脉络中对现代文明之下的个体的关切。作品中的人物都身处现代文明进程中,面对着时代的巨大变幻。人流如潮水般漫上街面,列车极速狂飙突进,巨量的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填满生活的缝隙。

探索 小说文体的创新可能

《登春台》以小说的形式,进行了广泛精微的中国社会考察。

小说的核心地点春台路67号是一个带有深层寓意的物联网公司,而小说的结构是一个层层嵌套、可以形成闭环的圆;故事里有一个专门讨论哲学的读书会明夷社,对哲学兴趣浓厚的创业者蒋承泽,充满行动力的植物,更不用说行文中多处出现的关于存在与时间的省思。

但这一层哲学蕴藉却丝毫没有影响小说的流畅与可读性,许多读者反馈,这是一个可以“一口气读完的”精彩故事。这也是格非在反复修改中希望呈现的效果:使人物故事与哲学意蕴圆融为一体。如同书评人俞耕耘所说:“《登春台》承载格非对人生况味,生活境遇的深沉涵咏。其用散文笔法写故事,并不依赖戏剧性事件,而是有‘过生活’的纪实节奏。”这样一种尝试,为小说这个体裁带来了一种新的文体可能。

译林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登春台》上市后收获好评如潮,目前已迅速加印,并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