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14 22:36:57

文丨何玲

“㵘”,是三湘四水蜿蜒交织的湖南。

“漫”,是由内向外时间空间的延展。

“慢”,是从容平静聆听心灵的呼唤。

一座城市的文化中心,艺术在此汇聚、在此交融,“奋进新时代·共享新生活——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正在湖南美术馆“爆棚式”展出。展览以省级美术馆为平台,探讨了艺术与科技、艺术疗愈以及美育实验下的环宇生态等多个当下的热门话题,是把艺术和公众进行多维度连接的创新型策展实践。

源起于 构建 湖南美术馆展览体系

2023年初,湖南美术馆与北京画院共同举办的“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创下了湖南美术馆单个展览60万观展人群的历史新高,首次呈现了以数字艺术形式的齐白石展览。此展在刷新湖南美术馆多项纪录的同时,获得了行业内外一致好评。如何在艺术和公众之间搭建更好的“桥梁”,是我们持续思考、不断深耕的课题。

当下,公共艺术具有丰富的互动性,能激发公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为公众拓展艺术的维度,为日常生活创造更多富有艺术性的体验,也为公众打开更多的感知和思维局限。但公共艺术作为搭建艺术与社会链接的重要媒介之一,在湖南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调研显示,在全国的省级美术馆中没有大规模、且完全以公共艺术命题的展览。年仅5岁的湖南美术馆,如何在展览上进一步建构品牌,并能再次出圈?“公共艺术”迅速成为湖南美术馆的首选。我们决定用公共艺术结合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构建城市文化与市民的对话路径,让文化艺术与市民生活更好的交织融合。

“八五新潮”时的湖南美术界,曾出现过许多代表性的团体和重要发声,对整个中国的当代艺术进程起到过不容忽视的作用。 近年来,湖南以省会长沙为中心的城市经济文化圈,日益发展壮大。湘江西岸、岳麓山下的湖南美术馆,与大学城、后湖艺术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共同构建出湖南本土核心的文化艺术矩阵。加上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美仑美术馆与2023年落成的芒果美术馆及其他十余家民营机构,各放异彩。当下的长沙无疑已成为中国内陆的艺术重地,同时有中国唯一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与新晋“旅游网红城市”互为加持,得以构成了今天长沙整体活跃的艺术生态。2024年恰逢湖南美术馆建馆五周年,此时策划并举办大型的公共艺术展作为五周年庆系列活动的启幕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湖湘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探索

主题塑造灵魂,如何做一个既有国际范又能与地域文化产生关联的公共艺术展览?展览主题的拿捏是非常重要的。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别称“三湘四水”。“三湘”有多种说法,其一是指“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四水”指的是湖南境内四条著名的河流: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其流域几乎覆盖了湖南。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先生与策划团队反复考量,最后决定以“㵘·漫·慢”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

“㵘”属四叠田字形,在形象上正巧应合“四水”汇聚的湖南,在含义上也为“漫、慢”的引用做铺垫。“漫”有流淌、长远、广阔、浪漫之意,从馆内向馆外延展的概念。最后的“慢”指的是心境的从容随心,在此更强调低速与时间的维度,以提示生活在高速时代的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放慢速度,关注心灵、环境与生动的生活细节,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劳逸结合,提升幸福感。长沙历经三千年而城名不变,连续13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加上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人们在此可以感觉到日常的时间被拉长,生活的节奏在放慢。展览主题与长沙的城市气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内在关联。

内容决定形式,主题确定之后,如何来生成一个好的展览?生成的机制与好的艺术家的参与尤为重要。“可看、可玩、可想”,观众的互动性、亲近感与体验感,是本次展览要凸显的形式,也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要义。策划之初,我们要求一部分艺术家根据湖湘文化和湖南美术馆的环境特点,来创作公共艺术作品。这些新的视觉形式既要能与现有环境融合,要起到为湖南美术馆的公共环境提质的作用,更要成为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形态载体。作品要在地生发,而非简单的移植与填充。将美术馆这一文化艺术载体与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高度结合,打造集艺术性、互动性、学术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新的公共对话体系,成为此次项目的策展核心。

在择优入选众多备选艺术家的作品及方案之后,我们把整个展览梳理成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㵘迭代”技术迭代与材料转译。此单元立足于中国文化语境的文明互鉴,提倡从材料、观念、跨媒介等多种方式应对日益复杂交融的艺术现实和社会现实,展示技术的持续演变,赋予传统材料新的创造力。此单元展示不同代际的艺术家对材料的突破性探索,他们通过差异化的技术和材料,赋予具有历史脉络的材料以新的活力。此单元邀请了隋建国、谭勋、王浩、冯羽、艾格格、沈烈毅、肖小裘、周长勇、陈卓、郅敏、徐升、钱正财、钱亮、彭显锋、鲁雯、黄蔚欣、蔡雅玲、萧彬等31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

第二单元为“漫介入”艺术科学与社会介入。此单元以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唐勇老师为核心,由陈昱辰、张增增、王佳瑶、陈煜、马俊、王英哲、王杰、张海超、胡晓林、胡滔等组成。32位来自四川美院、电子科技大学的骨干教师与毕业后的行业精英,集中呈现了带有艺术疗愈性质作品,展示了学院视野下的前沿艺术教学探索和创作实践,及其在推进公共领域的重建和活化社会参与上的作用,进一步将高等艺术教育成果带入社会现场,以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大众传播。

第三单元为“慢感知”寰宇生态与未来共创。此单元由燕柏彤组织邀请徐冰、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伍德、闻竹参加。作为一场由多国艺术家与少儿共创的大型沉浸式科技艺术互动,此单元以“水”为主题,打造了一个沉浸式场景化模式,旨在以美育为核心提升少儿的全球视野和公益之心。此单元用艺术与科技建立起“我与世界”的联系,表达全球气候、世界资源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主题。在遭遇种种生态问题的当下,它展现了如何通过艺术提问未来,进而树立公众的环宇生态意识,共同行动创造可持续的未来世界。

第四单元为“流动的日常——㵘驿亭”四水联动公共项目。“㵘驿亭”是本次展览“四水”联动的公共项目,同时也是湖南美术馆“流动美术馆”的重要组成部分。“㵘驿亭”项目以湖南“四水”为创意源发,在“四水”流经的重要区域湘江(长沙)、资江(安化)、沅水(常德)、澧水(张家界)分别落地“㵘驿亭”,实现四水四市的文化艺术联动。“㵘驿亭”在展示“四水”的人文环境与历史文脉,科普湖湘文化基因的独特魅力时,还让观众了解湖南美术馆的更多展览信息与艺术活动,并能通过视频在线上实现各地的市民互动,以实现本次公共艺术展览最大可能性的公共性传播与延展。“㵘驿亭”的设计以雨水线条为造型、互联互动为核心、传播艺术与人文为目的,让新的视觉亮点融入当代城市空间。

浑然天成、自然生发的展览呈现体系

以“流动的日常”内外贯通。 如何通过展陈设计有效地把作品与湖南美术馆的大厅、各展厅廊道及馆外公共空间串联表达,是这次展览呈现的难点之一。在“流动的日常”概念下,展览设计将艺术装置的奇观效应与日常感知有机结合,寻求进一步彰显美术馆空间公共性、开放性的设计表达。

主题的具象化表达,是通过对美术馆展厅白盒子空间材质的大面积异化(玻璃、镜面等)和空间高度的操作(地台、橱窗、廊桥制造不同层次的视点等)完成,构成了“人在水岸,沿江而来”的绵延视线关系,营造出沉浸式观展氛围,并呈现出展馆室内外之间自然和人造景观的“连贯”体验。在四个展厅及一楼的整个公共空间,我们以水下的概念设计了水纹形的斑马线结合四个版块的说明,使展厅内外有效串联与贯通,打造出天然的观展路线,同时为整个美术馆的室内空间烘托出自成一体的展示效果。

因地制宜的自然生发。 公共艺术项目的在地性,是此项目的特殊性和衡量项目好坏的重要标准。多维综合的户外作品是整个大主题下各个版块的综合表述,其中既有技术迭代的优秀作品,也有营造氛围的空间装置。户外就是一个主题展的大广场,整个场地作品的点位选择,既要符合艺术场地的需求,还要最大限度地维持现场的设施和景观,并保证参观动线上的科学与流畅。

何岩青老师的作品《入境》,以一朵悠然飘动的云为中心,光线透过云朵投射在地面形成另一层次的云,与大地、人群和影子相融。雾化设备输出的水雾时而轻柔弥漫,时而与阳光交汇,勾勒出美丽的彩虹。我们选择在美术馆前坪左侧下沉广场的市民体验中心的外广场将其落地安装,与美术馆公共教育区相连。同时确保站在户外平台上的观众能欣赏到高耸的云朵装置及其漫反射的光芒,并吸引观众重新关注可能被忽视的这一下沉式公共空间。

沈烈毅老师的《雨》蕴含着一些独到的巧思。作品直接而生动地传达了展览的主题,以巧妙的组合方式散落在美术馆前坪的草地上,完美点缀了原本前坪广场设计的不足。作品具有较高耐久性,无需特殊保护,还兼顾到观众可能会在作品上小歇的功能。

在美术馆前坪入口处的董书兵老师的《大地之子》成为引人注目的视觉引子。这让市民一进入美术馆的区域,便感受到公共艺术的魅力,为原本整体乏味的空间增添了趣味。

黄于纲老师的灯光装置《白泽》是此次户外作品中最高的一件。我们将其安装在停车坪的入口前端与两座建筑相连之处,这一区域也是通往美术馆办公区的关键通道。透过光的辐射,作品赋予观者对其高大而柔软的视觉感受,与原本建筑氛围的硬朗、理性空间相结合,与周围的树木共同形成强烈气场,并与东广场黄蔚欣老师的作品《云游叠院》遥相呼应。

林岗老师的《舞》创意来自马王堆出土的汉代舞俑,运用了现代材料并借助湖南竹工艺进行编织,成功地让时空相融共鸣。这件作品位于美术馆东侧咖啡馆与图书馆入口,从创意源头到视觉造型、内发光的设计呈现,都与此区域环境与空间属性完美融合。

主动引导和启发式的媒体传播与公共教育

变被动为主动的推广意识。 我们在做展览作品布局时,便同时考虑了本次展览的传播与推广。面对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取舍的过程是非常纠结与痛苦的。最后我们决定在8米高、近1000平方米的一号厅,选择了冯羽老师的《湖山》、李洪波老师的《花海》两件极具视觉张力的作品作为本次展览的视觉传播爆点。再利用邬建安老师极具远古意境的《精气》与景晓雷老师有未来感的《世界》两件作品,互相衬托,串联起整个空间,制造出强烈的氛围反差和穿越感,进一步增加公众观展过程中的情绪起伏。如设计时所愿,展览在对公众试开放的第3天,这几件作品便在小红书、短视频、微信圈与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不断蔓延。展览还未正式举行开幕式,便吸引了大量的观展人群前来排队打卡,展览迅速被推成了网红展,在小红书同城页面霸屏了近一个月。

变输出为启发的公共教育。 湖南美术馆邀请您一起来“种”树木林森计划,是由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徐冰先生发起的公教活动,征集了100名7-12岁小朋友参与并创作画作。活动当天,小朋友们以“文字符号”元素为主,每人创作一棵树。这些作品通过徐冰工作室审核、装裱、颁发电子证书,最终和徐冰先生的作品一同在展厅展出。在水漫漫·爱无“江”公教活动中,我们邀请慈善机构的特殊群体与青年艺术家共创完成以“守护一江碧水”为主题的绘画长卷,唤起全社会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浪漫·液体梦幻机中,观众可以直接介入来自德国的新媒体艺术家伍德的作品《流体画创作》,在艺术互动中探索水、色的交融,在浪漫的体验中感受艺术的浸透与“幻化”。交换惊喜·城市漫游瓶以漂流瓶为创作载体,让观众创作以水为主题的漂流瓶,并写下对水或对环保的愿景以及自己的联系方式。参与者随机互换漂流瓶,以实现美术馆的社交属性与多维度传播。策展人/艺术家带你看展览与系列讲座等八大公教活动,也全方位对本次展览内容进行转化与传播,使得输出式美学教育变为吸收式艺术启发。

突破与可持续是“新生”动力之源

此次展览率先以“公共艺术”为媒介,展览规模、涉猎的作品媒介、参展艺术家人数等都创国内省级美术馆行业之新高。湖南美术馆也通过此次展览项目再次向外界彰显了“传承经典、聚焦当代、立足湖湘、面向世界”的办馆理念,展现了创新、包容与开放的发展思想。我们相信,这将是一次标杆性的展览,既让外界对湖南的艺术生态有更好的认知和期待,同时也对本土的艺术机制与艺术生态起到一定的刺激与弥补、开拓与引领的作用。展览将在彰显湖湘人文底蕴的基础上散发出湖湘文化基因的独特魅力,为公众拓展生活美学的维度提供更多选择,也为日常生活创造出更多富有艺术性的体验,呈现一座城市的美学和精神立场,在表达一座城市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目前学术界的认可度、圈内外的评价、市民持续的观展热度来看,这个展览实现了“文化福利”与“艺术公益”的延展。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长河中,也将会是湖南美术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作者系湖南美术馆策划部负责人、“奋进新时代·共享新生活——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 项目执行策展人)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