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07 09:22:1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7日讯(记者 雷鸿涛)3月6日,由周立波故居纪念馆举办的周立波研究20年纪念座谈会,在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举行。三周研究会的成员、周立波亲友后人、周立波故居纪念馆历任馆长、媒体代表等,围绕如何深化周立波研究,以文学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各抒己见,为打造文化清溪、文旅清溪、文明清溪建言献策。
座谈会现场。 雷鸿涛 摄
清溪村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乡,是半个世纪前的文学巨作《山乡巨变》的故事原型地,被称为“山乡巨变第一村”“中国文学第一村”。文学让这个小山村频频出圈。近年来,当地在“山乡”里做文章,在“巨变”上下功夫,探索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清溪模式”,将文学、文旅与文明融合为一,开展“到清溪 去读书”“文约清溪”等文学活动,打造山乡巨变清溪景区。
2004年,益阳“三周(历史学家周谷城、文艺理论家周扬、作家周立波)研究会”成立,致力为“三周”故里益阳打造一张文化名片,为传承一种人文精神,尽一份努力。“没有周立波,没有《山乡巨变》,就没有今天清溪村的‘巨变’。”在座谈会上,97岁的周立波堂弟、三周研究会首任会长周萼梅说,周立波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他的作品中,为读者提供了精神食粮。
返乡创业代表、清溪村党总支委员邓旭东,是一名“90后”青年。他介绍,近年来,随着清溪村这座“文学村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当地人返乡创业,有开民宿的,有发展农家乐的,有做书屋的……“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清溪村正迸发新的生机。”邓旭东说,未来,清溪村将进一步放大作家、作品的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周立波故居纪念馆馆长曾虎说,在三周研究会2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各界人士的帮助支持下,周立波研究的影响力正持续扩大,清溪村也日渐成为文化振兴高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共同富裕的典型。
责编:龚伟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