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4-03-06 15:04:3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今年30岁的梁正英,是一名“成骨不全”的罕见病患者,稍有不慎就会骨折,也被称为“瓷娃娃”。她没有因此退避人生,而是勇敢向前,靠着销售手工毛线制品,不仅让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还联合病友开起小店,解决了很多特殊群体的生活难题。
因为这份坚强与自立,还有待人的真诚用心,梁正英收获了爱情,有了温暖的小家庭。目前正在孕育第二个宝宝,人生幸福美满。
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罕见病患者也有美好人生。3月6日,三湘都市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坚强有爱的梁正英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及万元奖金。
确诊罕见病,5次手术寻找“生机”
梁正英小时候,右脚总是莫名骨折,一年骨折好几次。随着年龄增长,腿部开始弯曲变形,身高也比同龄人要矮小。
2014年,参加高考后,梁正英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治疗。“医生检查后告诉我,这是一种罕见病,叫‘成骨不全’。”梁正英后来才明白,自己其实症状很明显,除了容易骨折,两只眼睛的巩膜是蓝色的,牙齿也有点透明,只是此前家人不了解这个疾病,没有尽早干预。
(从小患“成骨不全”罕见病,梁正英先后接受了5次手术。)
确诊病情后,梁正英开始求医,从老家广东到天津。“第一次手术,上了6个钢圈,把变形的腿断掉,再用髓内针接起来,那种疼痛无法想象。”咬着牙坚持,如今梁正英前后接受了5次手术,拄着拐杖可以缓慢行走,平常还是轮椅代步。
“刚刚得知病情那会,是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原本梦想着上大学,一下子变成了怎样治病。”做完手术,梁正英没有躺在床上浑浑噩噩,而是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看着家人为自己奔波,梁正英心中愧疚,决心自己也要做点事情。“手工是我最好的选择,我从小就爱捣鼓这些。”梁正英跟着视频学习毛线编织,很快学会了做玫瑰花。
(梁正英在街头摆摊。)
2015年,在天津手术的时候,梁正英看到有人在菜市场摆摊,便在轮椅上绑了个花瓶,插上自己勾的毛线玫瑰花售卖。让她意外的是,20余朵花,很快卖完了。
“一直都是家人出钱给我治疗,生活费也靠家人,发现可以卖花赚钱,像是人生中突然透进来一道光。”梁正英非常惊喜,开始学习各种毛线编织工艺,白天在病房边治病边编织,晚上坐着轮椅外出摆摊,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为他人撑伞,把手艺传授给更多患者
梁正英的手工艺品制作精美、种类多,除了摆摊销售,还在网上售卖,和网购平台上网店合作,“事业”越做越好。
自己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把伞。虽然双手忙个不停,梁正英还是努力抽时间参加医院的公益活动,把毛线编织手艺传授给更多患者。“让他们也一起做点事,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梁正英坦言,自己在求医过程中,看到很多病友情绪低迷,希望能帮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梁正英教授毛线编织技术。)
为了让病友们尽快上手,梁正英专门录制教学视频,从选毛线到钩织技巧,事无巨细。这一份自强与善良,让她收获了很多朋友,还有爱情。丈夫黄志伟原本是梁正英妈妈工作中认识的一位小伙,渐渐被她的乐观坚强吸引,最后成了男朋友,并顺利“转正”结婚。黄志伟也学会了做手工,目前夫妻俩成立了“英伟手工坊”,有了自己的团队。
(幸福的一家三口。)
“团队有3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长期合作的有100多名。”梁正英透露,合作人大多是罕见病患者,她除了负责教手艺还帮着售卖成品,撑起一个个脆骨病患者及家庭的希望。
来自江苏的黄女士也是一名罕见病患者,在病友群了解到梁正英的故事,找到她学习。梁正英倾囊相授,黄女士如今在江苏开起了自己手工编织店,收入稳定。
2023年,梁正英在长沙市步行街“潭州集市”支起摊位,请来一名特殊的经营者。“她是一位脑瘫患者,智力没有影响,就是肢体表达有问题。也是我很好的朋友,希望给她一个工作的机会。”梁正英坦言。
得知自己获得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奖,梁正英非常惊喜,坦言自己只是想让更多患病的特殊群体抱团取暖,没想到无形中成为一股能量。今后她也会继续发力,影响更多人,激励更多人。
“就算我们患有疾病,一样可以坚强自立。编织手工我收获了快乐与自信,还解决了生存问题。”梁正英表示,自己只是千万罕见病中的一员,这些年来受到过很多帮助,也希望帮助与自己有同样遭遇的人,活出“铿锵人生”。
颁奖词:
这世间,有个铿锵美丽的她。
轮椅之上,披荆斩棘,她用令人惊叹的坚强面对命运的磨难,用善意为他人撑起一片天。
从自助到助人,为他人撑伞的她,真的了不起!
走过荆棘,她笑着编织着自己的多彩人生,也为一群人编织着更美好的明天。
点赞了不起的她。
也愿更多人加入,一起为“瓷娃娃”、为特殊群体编织无限可能。
责编:许利文
一审:李琪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