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05 12:02:4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5日讯(通讯员 徐慧颖 廖小兰)“法官,太感谢你们了!我们真的没想到,人都找不到了,你们还能帮我们把工资拿回来……”近日,拿到案款的两位当事人再三向邵阳县法院承办法官表示感谢。
2023年,被告周某在邵阳县某小区承包了一套商品房装修项目,雇请了原告唐某、徐某做工,并承诺等房屋装修完成后支付工资。工程完工后,周某以手头资金紧张为由拖欠唐某工资6600元、徐某工资4850元。唐某、徐某两人多次向周某催要工资,但周某以各种理由推迟支付,并拉黑了两人的联系方式。无奈之下,唐某、徐某遂分别向邵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周某支付拖欠的工资。
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两个案件涉及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被告又是同一人,承办法官接手案卷后,第一时间与被告进行联系,但原告提供的被告住址却查无此人,预留的电话号码也是空号,案件陷入僵局。
为了尽快“破局”,承办法官通过线上电话询问、线下走访调查等方式积极主动寻找周某。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方打听,承办法官终于找到了周某父母的住址。
来到周某父母家中,承办法官耐心向周某父母释法解说其儿子拖欠农民工工资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联系到周某。
春节刚过,想着外出的子女总会回家跟父母团聚或联系,承办法官再次来到周某父母家中,通过推心置腹、苦口婆心的劝说,周某的父亲答应帮助周某付清两原告的工资。
由于周某的父母没有退休金,夫妻二人仅靠收废品为生,承办法官又找到了原告,向他们说明了情况。最终,两位原告被办案法官为民讨薪的坚持不懈所感动,也深感周某父母的不易,主动提出减去工资的零头只收取整数。
2024年2月21日,法庭调解室内,两位年迈的老人在法庭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当面向唐某和徐某支付了剩余工资。唐某、徐某当场撤回对周某的起诉。
责编:郑丹枚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