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HOME+”,让人才与湘江新区双向奔赴

通讯员 胡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01 13:26:4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胡谦  

搭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设人才服务热线、“一呼百应”人才服务微信群,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才服务主题活动,成立人才志愿服务队伍、人才公益基金……

作为湖南省首个国际人才社区,湘江新区洋湖街道洋湖国际社区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创新党建“HOME+”工作法(Happiness-幸福、Originality-创新、Model-模范、Exchange-交流),以幸福为本、创新为要、标杆为引、交流为链,打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米”,让各类人才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度。

特色精准服务,让人才找到归属感

“我来长沙已经快三年时间了,在洋湖国际社区工作和生活的最大感受就是温暖。”长沙宜家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海增感慨,宜家家居在日常活动的开展、惠企政策解读、人才引进相关待遇享受等方面,都得到了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近期,我们企业的一名高层管理人员从外地调到长沙,亟需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时间紧,在社区的帮助和协调下,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这样高效的人才服务也给我们企业的人才引进带来了很大的支持。”

在这一点上,作为洋湖国际社区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德国卓伯根中国区总裁徐东平感慨颇深。从2015年德国卓伯根中国区总部落户湖南湘江新区,她就基本上一直在这里工作。“刚开始我到这边是没什么朋友的,社区成立后,不仅主动帮我们办签证、做品牌宣传和招商,还开展了很多交流活动,让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海内外的朋友。在这里,工作很顺利、生活很愉快,找到了家的温暖,也很有归属感。”

作为海归小镇先行区、总部经济集聚区、教育资源核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洋湖国际社区聚焦人才属性,通过开展摸排走访、设立人才服务热线、建立“一呼百应”人才服务微信群,做好精准摸底和回应人才诉求。2023年,社区组织人员摸排走访827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3条;举办人才服务主题活动31次,帮扶企业商户152家,协助解决人才租房、子女入学、康养就医、证照转换等生活实际问题94项。

创新搭建平台,涵养人才发展生态

如何实现本地居民、海归人士、国际人才等群体生活和谐相融,引入各类人才资源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洋湖国际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阳艳芳透露,各类创新平台的搭建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洋湖国际社区,不仅拥有国际事务服务中心、国际人才活动中心、湖南省首个外国专家书屋等服务平台,社区协同治理与服务创新中心、湖南致公开放兴湘人才智库研究院等人才智库平台,还建设有中华传统文化交流中心。这些平台的构建,不仅给各类人才提供了精准服务、深入交流的机会,也为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导入了诸多资源。

“洋湖国际社区有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这些海外回来的人在这里找到了自我,也实现了自我价值。”谭笑丹是澳大利亚归侨,也是洋湖国际社区“侨汇湘江·益起同行”国际志愿服务队骨干力量、“侨力量”服务工作室牵头人,坚持公益寻亲项目已有20年,在社区开展的禁毒宣传、残障帮扶、生态环保等公益行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能够借助洋湖国际社区这个平台,开展各类公益和志愿活动,服务更多界别群众,回馈社会,对我来说既是荣幸,也是一种双向奔赴。”谭笑丹说。

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打造“追光者”志愿服务品牌,引导人才参与“追光计划”,帮助解决基层治理难题。2023年,洋湖国际社区汇集各类人才力量解决了小区充电桩改造、小区噪音治理、校园周边道路安全等问题42项。

“我们社区人才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大服务’理念扩大引才优势,以‘大保障’体系构筑留才生态,以‘大学习’氛围提升育才实效,以‘大协商’模式搭建用才平台。”欧阳艳芳透露,下一步,社区将高标准健全人才双向服务体制机制,高规格营造人才之家的服务氛围,高质量落实人才服务工作中的关键小事,助力人才与新区双向奔赴。

责编:王宇蓝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