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彦:数控一线的“兵工女将”

  湖南工人报   2024-02-28 09:52:24

▲彭小彦(右一)正在和技术人员商讨数控加工方案。( 卢义军  摄)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商艳鑫    通讯员  刘可亮

2024年一开年,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各条生产线忙得热火朝天。在忙碌的车间里,轰鸣的数控机床正在执行切削指令。彭小彦不时查看显示器上的各项参数,对最新研制的核心部件,她都要反复检查。“同事叫我‘拼命十三娘’,其实我只是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彭小彦说。

今年40岁的彭小彦,是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分厂编程员兼实操指导员,从事产品数控加工17年来,参与300多项关键零部件的研制生产,攻克军民用品关键技术难题136项,获国家授权专利8项。近日,彭小彦获评第九届湖南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对于彭小彦和她的团队来说就是要立志做“μ级工匠”。近两年她的工作重心转为数控编程。尽管如此,她依然保持着先锋战士的本色,时不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决加工中的难题。2023年,她作为主要编程人员负责了公司23项重点科研项目中约百件零部件加工程序编制,设计异型类零件、薄壁类零件加工等专用夹具20多套,攻克了多种军品、外揽零件等关键、重要零件的加工难题 20余项。

围绕降低某系列舵翼零件原材料成本的技术改进,彭小彦通过选用模具挤压“工字型”型材代替两种零件型材原毛坯棒料和扁棒两种状态,降低材料成本约50%左右;通过优化工艺流程,节省了粗加工成本,精简了缩短加工时间。按照2023年两种零件加工数量,节创价值约27.3万元。

彭小彦认为,作为一线技能人员,以“工匠精神”赋予高冷设备以“灵魂”,是技能报国、质量强国的要旨。

为降低某系列零件左舵片加工刀具消耗大的问题,彭小彦通过选用可转位刀具取代整体合金粗铣刀具、筛选出合适的刀片材料和形状、合理设置切削参数,优化数控程序,解决了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材料DA6C 在铣削过程中刀具易磨损、崩裂的加工难题,完成节创价值约15.1万元。

作为一名“军工人”,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五号,彭小彦参与研制生产的“神舟飞船座椅缓冲器”,核心接头零件的误差仅为微米级,成功守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可以说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力军的工厂,“拼命十三娘”彭小彦用实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在参加完去年全国两会后,彭小彦曾发表自己的感悟: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把握好“小与大”的辩证法。自己作为兵工战线一个“小兵”,需胸怀“国之大者”。

过去的一年,彭小彦除了做好本质岗位“小”的事情,铸好“大国重器”,还积极致力于技能推广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去年,彭小彦参与了作业标准的编制,完成了某模拟器舱体加工工艺编制及外揽鑫航缸座零件加工工艺的校对;牵头探索总结形成了《德国进口DMG60五轴加工机床典型故障消除操作法》,得以推广;作为湘潭市企业新型学徒培养“导师带徒”指导老师,参与了培训授课,讲解异型零件、典型零件的编程、建模、加工方法优化及一些特殊软件指令功能的应用;作为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聘兼职教师针对五轴机床在线自动测量技术,以机床实际操作和仿真软件相结合,授课20学时。

身为湖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她还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平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近两年来,彭小彦带领团队完成各种工艺、科研试制项目攻关20项,围绕生产攻克加工制造难题120余项,获得各类创新成果6项,授课551学时,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报告、论文15项,指导培养人才30人。她指导的徒弟卢浩文、莫宇翔和伍朝三人多次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为江南工业集团优秀数控技能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工人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