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17:35:35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个春节下来,差不多每天大鱼大肉,吃的都有些望宴生畏了。一日,阳光正好,睡觉起来,发现女儿带小孩出门走亲访友去了,走进厨房,懒得炒菜,索性来了一碗酱油拌饭,居然胃口大开。
在老一辈的记忆中,一勺猪油,几滴酱油,拌上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白米饭,这口酱油拌饭,堪称人间美味。
(图片来源:天诚家厨)
(一)
说起酱油拌饭,不能不提到湘潭特产龙牌酱油的前世今生。
湘潭有句妇孺皆知的俚语——“龙牌酱油灯芯糕,砣跎妹子任你挑。”俚语中的龙牌酱油是湘潭目前仅有的一块国家级“中华老字号”,一直以“色深、汁浓、含糖不甜、含盐不咸、含酸不酸、氨基酸含量高、酱香味浓郁的独特风味”著称于世。
早在100多年前,清代大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在品尝龙牌酱油调味的菜品后,留下了“三餐人永寿,一滴味无穷”的赞誉。龙牌酱油从1740年的龚庆祥斋制酱作坊一路走来,历经280多年,虽几经沉浮,终能凤凰涅槃,至今仍是伟人故里的一张闪亮名片。
一瓶好的酱油,离不开岁月沉淀。乾隆初年(1740年),“敢为天下先”的湘潭商人龚裴然集资铜钱三千串在十一总老街创办龚庆祥斋酒酱作坊,年酿酱油40缸,开启了湘潭制酱业先河。立店之初,“汁浓郁,色乌红,香温馨”的“色香味三绝”就成了湘潭酱油的标准。咸丰元年(1850年),浙江湖州南浔商人吴子楚来潭贩运丝绸,见湘潭酱油鲜美,获利丰厚,其利远大于长途贩运丝绸所得,便回乡筹得银圆三百余元在十三总新梁街开设吴元泰酱园。吴子楚头脑灵活颇善经营,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改进酿造工艺和配料比例,质量见长、产品走俏、声名大振。后来,他的同乡吴凤来也到此经营酱业,在十六总后街创办吴恒泰酱园。自此,湘潭酱业形成元泰、恒泰两家为尊的局面。
民国时期,湘潭酱园隆隆日上,最盛时期约30家酱厂鳞次栉比遍布江岸,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规模,均是中南五省之首。1915年,龙牌酱油与贵州“茅台酒”一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荣誉。自巴拿马载誉归来,龙牌酱油迅速名扬四海。后历经战火,几度沉浮。1944年6月第四次长沙会战后,日寇大举入侵湘潭,湘潭酱园几近全毁。抗战胜利后,幸存的酱园得以复业,手艺人也从鼎盛时期的千人锐减到53人。正是这53人,将制酱工艺深埋于心,留住龙牌的火种,为日后复兴积蓄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牌酱油先后走过了家庭作坊、公私合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多种改制历程,虽经历改革巨变,却历久弥新。在许多中华老字号消失在滚滚红尘中,它仍能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坚守与传承。
现在,龙牌酱油已由单一的产品发展成60多个品种的产品群,既保留传统美味,也为健康加油。“无龙牌,不湘菜”已成事实。
(二)
酱油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调味品,酱油主要是由大豆以及食盐,还有小麦等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了含有食盐之外,还含有氨基酸有机酸以及汤类等很多成分,酱油不仅能增鲜,还能调味,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吃面或者是炒菜的时候放一些酱油还能增加食欲。
那么,酱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恐怕很少有人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具体而言:一是增进食欲。烹调食品时加入一定量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可使其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优质酱油呈红褐色或棕色,鲜艳、有光泽,滋味鲜美,咸甜适口,味醇厚柔和,可改善口感,百变调味。二是止痒消肿。酱油不仅可用于食品的烹饪,还可用于水、火烫伤和蜂、蚊等虫的蜇伤,并能止痒消肿,去适量的酱油抹于患处,很快就能痊愈。三是抗氧化。酱油能产生一种天然的防氧化成分,它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其功效比常见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防氧化剂高十几倍。用一点点酱油所达到抑制自由基的效果,与一杯红葡萄酒相当。四是预防结石。酱油含有总酸,包括乳酸,醋酸,琥珀酸,柠檬酸等等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具有成碱作用,可消除机体中过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减少尿酸在膀胱中形成结石的可能。五是治疗胃痛。平时有胃痛的朋友也可以食用酱油来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取酱油30ml,茶叶9g,水150ml,茶叶用水煮开,加酱油再煮,取汁分3次服用。
(三)
小时候,我们每顿饭都菜少、油荤少,白生生的米饭入口也味同嚼蜡。大人看到我们的这个吃相,就会一边骂着我们“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边无奈地在我们的饭碗入一些酱油,拌匀……吃一口,那是满满的香,满满的幸福感。
“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则流传千年的中华谚语,列举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七种物品,酱油便是其中之一。
酱油拌饭,酱油是它的灵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酱油是便宜的调味品。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海天、李锦记、厨邦、味事达、东古等品牌酱油,也没有现在的生抽、老抽和味极鲜,只晓得湘潭生产的龙牌酱油特别香,又不像其他商品那样要凭票定量供应。
那时最喜欢的就是长辈们喊我去打酱油的时候。我拿了酱油瓶往村小店里跑。小店老板,拿起一把用竹筒做的提勺,往酱油缸里提上两勺,一勺是半斤,一个瓶子正好装一斤。打完酱油,我飞奔回家,知道,中午又能吃酱油拌饭了。
酱油炒饭的制作很简单,我自己几岁就炒会。锅中倒油,油热后倒入隔夜的米饭,边翻炒边倒入酱油,让每一粒米饭上都均匀地裹上酱汁,最后撒上一点葱花就可以出锅了。
当然,如果运气好,家里碗柜中有鸡蛋,取出一枚,用鸡蛋把隔夜的剩饭炒热,然后再加酱油翻炒,那味道就更不摆了!
转眼间时光飞逝,如今我也是当爷爷的人了,比起我们那个时候现在的孩子就幸福多了,冰箱里、橱柜里、茶几上,到处有好吃的,随手可拿取。可我还是念念不忘,想着啥时候也给娃娃们做一次酱油拌饭,看看他能不能品尝出当年爷爷吃龙牌酱油拌饭的味道,看他吃酱油拌饭时是否也有当年爷爷的馋样。在我看来,美味不一定全是山珍海味,那些流传着并且保留记忆中的味道,伴随着成长记忆呈现出的那道饭菜更能轻易地勾住我们的味蕾和神经。
文/楚国良
作者系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曾连续6年被评为《湘潭日报》优秀通讯员,其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特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县域经济报》、《领导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范焱
三审:丁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