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这个村,为何能获得这么多荣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22 16:26: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静 李思 宋洪亮

抓全民健身运动、抓公共文化建设、抓移风易俗理念、抓文明实践成效……岳塘区霞城街道阳塘村厚植文明沃土,擦亮乡风文明名片,国字号荣誉纷至沓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楹联文化村”。

健康生活“动”起来

2023年12月22日,正值冬至,一场“全民运动•健康阳塘”为主题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在阳塘村文化广场热火朝天地进行。加油声、呐喊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首激昂奋进的“交响乐”,村民们用这种方式迎接冬至,迎接新年的到来。

近年来,阳塘村为提高村民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定期举办全民运动会、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个季度安排村民体检……如今,健康健身操已成为村上男女老少最喜爱的运动之一。为了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阳塘村还特别邀请园林专家为村民集中授课,传授插花、庭院绿化等实用技能,培养美丽庭院小能手。目前阳塘村共有美丽庭院150余户,美丽屋场3个。

文化品牌“立”起来

“我猜中了灯谜,中了一个大奖,下次我还想参加这样的活动。”在阳塘村猜灯谜活动现场,李沐子小朋友高兴地说。近年来,阳塘村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全力打好文化节庆牌,树立“美丽阳塘 幸福阳塘”新形象,举办“星耀阳塘·璀璨家园”龙年嘉年华活动,“喜乐元宵、幸福团圆”元宵节活动,“最美夕阳·温馨阳塘”主题重阳节活动,“送福送春联”活动,“花之物语 品香阳塘”插花活动,还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送文化下组入户、送戏下组和送电影下组。

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阳塘村还加大对公共文化的建设。投资150万元建设的阳塘公园、廉洁文化广场,是村民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首选之地;投资80万元精心打造的千米文化长廊,已经成为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阳塘村还建设了村文化馆,集藏书、规划、历史、名人、荣誉、文化、幸福等多元素一体。通过申报阳塘村文化商标、启动阳塘村村志编写、编撰阳塘名人册、创建阳塘村对外友好宣传卡通人物形象等一系列举措,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阳塘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阳塘文化品牌。

文明乡风“树”起来

“阳塘村工农组80多岁的老党员童爱祥带头宣传殡葬改革,买了公墓,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都买了公墓。”“老党员郭子明90大寿没办酒席。”“村上青年男女结婚只办一次酒席,省去回门宴。”“村民罗玉梅嫁女时,就主动提出不要彩礼。”……阳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成强谈到村上的婚丧喜庆新风尚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阳塘村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逐渐树立厚养薄葬的观念,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不放烟花爆竹,使用电子鞭炮;大部分村民生日喜庆不办酒席,不收人情。高价彩礼、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俗已经荡然无存,文明新风已蔚然成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传承良好家风家训,阳塘村还打造“德润阳塘”品牌,通过小组评议的方式,相继评选好丈夫、好婆婆、好儿媳和优秀青年、廉洁家庭等,截至目前全村已评选榜样人物50余人。对榜样人物事迹,阳塘村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广播、网站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营造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村风民风显著提升。

文明实践“活”起来

今年1月19日,阳塘村与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阳塘村在村文化广场划出700余平方米的试验田,电气职院学生成立“护绿小组”,通过每周的劳动课,与村民互动,了解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以及农业工具的使用,同时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村民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作为厚植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阳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巩固深化“全国文明村”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村校合作新模式,打造一条具有特色的文明实践之路。

从2021年开始,阳塘村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挂牌“三全育人”校地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和“耕读三堂”校地共建实践基地。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则以阳塘村为志愿服务实践主阵地,定期开展送“技”“理”“爱”“艺”下乡的“四送”活动,为村民开设剪纸、健康知识小科普、家用电气维修等特色小课堂,努力打造“一学院一村社”校地共建的志愿服务品牌。在校地通力合作下,阳塘村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项目在全省“好风采,村社福”活动中荣获前十,获评“湘潭市优秀村社风采奖”。

阳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文体服务、科技科普、民俗文化等8大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深受村民喜爱,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肖洋桂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