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清溪村”诗歌第二辑:王久辛、廖志理、肖正民等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21 13:03:57

月很亮

——谨以此文告慰作家周立波

王久辛


是夜,月很亮。窗上的花格子被落了一层银辉。这时候,我梦见了他——中国最著名的小说家周立波。他坐在清溪村故居,他自己的写作间里,那把木制的圈椅中。不用猜了?他正在写最新的《山乡巨变》的续篇。写到哪了呢?窗外的银辉,似茸茸的光毫,在随风轻轻轻轻地摇动;像他的肩背一样,也在轻轻地晃动。我猜:他动了感情,而且很伤心,他写到了老贫农亭面糊的儿子——带领村里的党员为脱贫攻坚而英勇献身的一段……

亭面糊,就是第一版《山乡巨变》中特别有性格的一个人物,我记得他当年叫喊的那一句 “还喝酒呢!酒都贵死人,哪个喝得起?”现在,随便他喝多少就有多少,可是上了年纪了,喝不动喽,顶多二两,就摇摇晃晃了。老周,就是作家周立波,他自言自语地说:老亭啊!你养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儿子啊!真是不像你呢。那年搞合作社,你是一百个不情愿呢。你看看你的儿子吧?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上,多少天没回家了?在为乡亲们盖新房的工地上,累倒了多少回?你知道吗?最后,不还是累得心脏病复发了……

我梦见他写到这一段时,先是肩背微微地动,后来就开始了颤动,再后来,就是抖动了……再再的后来,老周,周立波——大作家,就俯在写字台上,呜呜呜呜地哭了起来……他的感情,始终与乡亲们拧结在一起,听,听他的呜咽声,像拉得很粗很长的一个人的倒影,恰似一个大写的“人”字,根就深深地扎在了乡亲们的心上……

后来,我醒了。我知道大作家周立波离开我们已经43年了。而他的故乡——清溪村,也早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标杆。容我想想吧?我怎么会梦见他呢?怎么会梦见他写的亭面糊和亭面糊的好儿子呢?看来时间可以流逝,而灵魂永远不会离去。看看我们的家乡,这又一次的山乡巨变,难道不正是当年周立波先生热烈渴望着的伟大的梦想吗?

是夜,月很亮。照亮的所有山川河流,都不是梦,而是我们最真最美生活。

2022.1.3 北京


雨到清溪

廖志理


1954年的一场雨

下在桃花仑的青瓦上

下在板屋的阶沿上

下在蜿蜒的清溪里

那时

冬天的冰棱刚消

草色还是枯黄

从北京回来的周立波

就像一滴雨

回到了清溪

这一滴雨

与乡亲们一样多的雨滴

汇合了

一滴雨

寻找到了它的同伴

寻找到了它的源头

孤单的雨点

单干的雨点

开始交融

渗透

在合作社的土地上

渐渐地滋养出嫩嫩的草芽

伸展着久困的枝条

开出漫山遍野的花

结出沉甸甸的果……


那一场春雨啊

七十年后

仍然下在今年春天

那一滴叫周立波的雨

与一滴叫铁凝的雨

与一滴叫王蒙的雨

与一滴叫张宏森的雨……

在清溪汇合了

一滴一滴的雨

是文学的雨

乡情的雨

淅沥滴答

二十一个当代文学名家的书屋

如雨滴散落

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

开馆不久即有五万册藏书

我分明看到《山乡巨变》中的邓秀梅

李月辉

陈大春

刘雨生

熟悉又陌生的乡亲

从田埂与巷陌上走来

走成了今天的董事长

总经理

致富带头人

文旅CEO

催开了中华文脉

中国乡土

一片茶子花派的春色

一片千红万紫的春色……


雨到桃花仑

雨到清溪啊

山乡巨变

清溪画廊

拥抱着

如期而至的葳蕤

与丰收……

2024.2.20



清溪,茶子花开的时候(外五章)

肖正民


要用多少阳光与诗意,才能让一棵树开花?

开成一大片,开出一串串芬芳,开出一个文学的流派,开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开出艺术的九曲回环。

此刻,我追寻着阳光的脚步,我攀援着诗意的崇高,我拥抱着文学的殿柱,我吟哦着一位作家的名字。

在他的故乡,在茶子花飘香的地方,在中国现代文学第一村的高地。

沉醉的秋风,穿过历史的手掌,也穿过清溪的竹林小路,浅唱低吟于一块一块青石板。

一百年,一个世纪,一位战士,一位作家。

仍像一颗闪烁的星斗,发出他迷人的光芒。

在塞北江南的纸笺上生根开花,多少文字在他的身旁,见证一个民族的血泪与战斗,记下一个国家的欢乐和忧伤。

他是史诗的歌手,《暴风骤雨》的故事起伏,记录下了共和国翻身解放的序曲乐章。

他是劳动的使者!《铁水奔流》的人文情脉,展示了一代产业工人的热情奔放。

他是生活的情人!《山乡巨变》的众生百相,辉映出了故乡土地天翻地覆的益阳美谈。

他是高人,他是学者,他又是一位农民,一位凡夫俗子,一位奔跑者而又风度翩翩。

为自己的人民塑像,为自己的祖国立言。

他跪在故乡的土地上亲吻土地,他站在中国的东南西北歌唱四面八方!

那么多的苦难曾压在他的肩上,那么远的征程曾踩在他的脚下。记不清他跋涉过的山河,数不尽他纵笔的华章。

一辈子,为祖国而歌!一辈子,为人民而唱!

东北的黑土地呀,记得他青春的笑脸。延安的黄土地呀,记得他燃烧的诗行。北京的清风呀,记得他窗前的灯火。湖南益阳故土的茶子花呀,记得他为国为民为艺术的热血衷肠。

100年已过去!一个世纪已跨过!他的作品艺术魅力仍然扶摇直上,他的人格光辉仍然照在人心上。

有的人死了,而他的作品还活着,人物还活着,故事还活着,名字还活着。

这就是艺术的光芒,谁也无法阻挡!

为人民说话,为时代立传,他的作品就不会消失,不会消亡。

当一个作家的名字穿越一个世纪,当一个作家的作品永远地不断歌唱,我们应该为文学骄傲,我们应该为艺术荣光!

是他——周立波,中国作家群中的一面旗帜,他把茶子花香的浓郁香风,注入读者的心中,传给遥远的万水千山。

文学的鲜活,艺术的超越,诗意的传承,个性的张扬。

一年一度茶子花香的时候,阳光的激情与一个作家的名字,再次再次辉煌了他亲爱的故乡!


清溪

潺潺流水从青山深处一路轻歌,汇成一条明亮秀丽的河。山里人说:这不是河,这是溪,是仙人引出的清溪水……

天授了意,这水叫清溪。

清溪在山间绕,在云间淌,在风中漫步,在岁月中穿梭。

这不老的水啊,竟有了文学的诗意。

青山不语,自有春风说话;天地无言,唯有清溪唱歌。

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在幸福的清溪中,血液也与清溪连着。

一拨又一拨的山外客,在惊讶的旅途上,眼光紧紧随清溪牵着。

一个人,总想有一个响亮亮的名字。

一方地域,也总想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让世人记住。

清溪,已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它磁性、充满春意;它独特、充满灵性。

乡人捧溪水,溪水养乡人。

沿着清溪的潺潺流水,寻找文学的源头。

寻找神话与传奇,寻找失落的伊甸园……


水碾坊

水的魔法使石碾转动——

一座山在转动,一段岁月在转动……

流水积聚的力量,推动碾盘。远古的劳作之声,唤醒现代人的睡眼惺忪,眼睛为之一亮,欣赏历史深处的智慧聪明。

柔弱的水,温情的水,女人情怀般的水,在此集合 汇合融合,演化成推山之力、阳刚之气、倾泻之势……

站在木榞木架木臂木槽之边,看千年顽石的转动,想刚柔之力的迸发,闻原生态油香的飘舞……

“人从高处跌倒,往往气短神伤;水从高处落下,偏偏神采飞扬。”

乔老爷的妙词,让我在此深深领略。


山寨门楼

 一片乱石砌磊的寨门,一堆历史摊开的残痕。

 风在说话,云在说话,而游人却无言。

 一个猎人的故事,一段古老的传奇。遥远从述说中走近,淹没在地底下醒来……

你曾经的风流,你昨日的闯荡,你穿山的野史,都在岁月中弹指而过。仅有这个门楼,那门楼顶上的瞭望窗眼,看着山外的沧桑巨变,你已彻底熔化。

 烟云过去,一方青山成了旅游资源。自然、人文,山水、珍奇……你也在其中,只是一个故事,一段插曲,一页谈资。

山在,水在,树在,花在,门楼依旧。

依旧的日月升起,依旧的山歌传唱,青山环抱的千门万户,沐浴着今天的灿烂阳光,幸福而安宁。

也许一杯烧酒端起,能引发乡民的遐思感叹。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呵!


幸福:在清溪的解读

幸福是休闲,是在一个绿色的田野庄园中,在一条没有剥皮的野树长凳上。

在五月的阳光中,你躺下,你呼吸,你做梦,朦胧中你被野蜂的嗡嗡声,还有一群狗吐着长舌,友善的围着你。

动物与植物的温情,溶化了你在水泥建筑中已经硬化了的心。

幸福被乡村捧着!那是鱼塘,那是垂柳,那是作家的故居,那是土鸡土酒土菜的营养,让人深深怀念……

此刻记忆已醒来,我们曾经美丽的少儿时光,一瞬间在眼前流淌,让每一个人记住自己真实的人生。

幸福是宁静,宁静是城市的休止符。我们习惯了在 喧嚣中冲锋,在车轮无休止的转动里,我们机械的运作而毫无表情。曾想举案齐眉,也想红袖添香,而美丽的梦幻却无美丽的背景。

当那一道绿色的宁静,横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是否有一些冲动?

幸福是放松,是清溪乡村的风追逐着你,是村姑的眼睛跟踪着你,是水车的旋转吸引着你,是作家的故事在陶醉你。

你曾有做不完的事情,此刻你全部忘却,只有如歌的行板,只有慵懒的转身,沉醉于远方的桃李春风……

幸福是一个难以解读的词语,幸福又是一个容易得到的亲吻!

是五月的乡村田野间,是这条没有剥皮的树干长凳,让我的梦醒来,借助幸福的冲动,释放你和我的有些野性的文学的心灵。


新年

这个日子,像一匹马,我骑在它的背上,一下就进入了新岁月,真有白驹过隙的感觉。

在飘过几天雪后,今天阳光升起,灿烂进入我的怀中。

走在路上,走在一个叫清溪的地方,与朋友们聚会,与文学与诗意谈爱。当然少不了酒,酒,会使这个日子,更加兴奋。酒,也会使我们谈论的文学话题,熠熠生辉。有时,免不了还有晕段子也会频频发笑出彩。

新年洒下温暖的祝福,祝福让人们有希望的活着,手机微信的铃声,频频响起,它使千万里的惦念,浓缩在方寸间。

世界仍是一个平的,它就只有一个手机这么大。那我们呢,真是只有一粒微尘这么小!

走在清溪的路上就这么胡思乱想!

新年的第一天,我常常会这样!

风将一片落叶,在乡村小路上吹得往前奔跑,它也在学着我们追赶岁月!

是的,我们相互追赶!

曾有那么多亲爱的笑脸,曾有那么多鲜活的爱情,曾有那么多醉人的瞬间,一年就12个月,一年就365天,活着,真实地走在这路上,在每一个新年的第一天,祝福你爱着的所有人,也祝福自己,幸福地抓紧每一个日子,抓紧诗意的瞬间,迸发文学的光辉呀!



●《散文诗》清溪书屋

陈旭明


因你,一座书屋成为文脉的地标。

走进去!

树清静,竹自在。坡不高,恰恰大写意散文诗的独标一格。从里到外,窗明几净,简单得像你一杯清 泡浓秋色,却熠闪散文诗皎然出尘的质地。

山川见证历史,风物蕴涵故事。

以本土文化名片命名,将杂志、影像、历史、文学成果陈列一室,展示从创刊、耕耘、转型、蝶变的39年奋斗历程,仿佛你当年施肥、种植的果园,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中——开真的花卉,酿善的芳香,结美的硕果。

一切,缘于开垦者惠泽后世的土壤与养料。

曾经,你荷锄归来,拔出两腿泥,心似溪水洁。

曾经,一盏马灯边,你又披衣校书至天亮。

你的方言和文字谱系里,熹微星光虫鸣溪声,被认作十里乡邻。点横竖撇捺折弯钩,都是一生至爱。

纵使身瘦如弯月,以铮铮风骨为基座,诗,自成丰碑。

走出来!

在这里,春秋有序,草木丰茂;不设藩篱,直抵心灵。

在这里,没有曲水流觞,却有弦歌绕梁,诗韵唱酬知音。雅集多创意,因为《散文诗》,这座共同的诗之家园,让天南地北的同道者彼此会心,起念登程。

墨香浓处,在一册册排列齐整的杂志边,光阴,永远不会褶皱。

留住历史,讲好故事。

是纯的汇集,是诚的原声。

我们是幸运的——传递的薪火里,壮旺的精神脉息绵宕不绝,甘为人梯者,不屑惊人之举,俯首为事业。

欣逢盛世,率先破局,《散文诗》,正以一个理想主义者姿态,沿传承之路、追梦之道傲然前行,摇曳成一枝芙蓉国里,立足热土、蜚声文坛的 子花。

以使命和担当去创造和书写:美,才是真正的传奇!

因你,一个乡村成为文学的圣地。



跨越时空的回响

——走进清溪村看山乡巨变

彭润琪


一条清溪,越过山涧,趟过青苔石板,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这片土地上。以它奔跑的力量,茁壮这个村庄悸动的生命。

一个村庄,静立在清溪旁,和山风吻过所有的虔诚。母亲用结茧的双手种植成林的庄稼,也用沐浴后的洁净,种下梧桐,也种下了一个孩子的倔强。

从小,那条小溪告诉他:

只有行走才能涂满生命的亮色;只有奔跑才有天籁之音。

于是,那些智慧之光开始照亮梦想,浸润这个静谧的村庄,等待春天。

既然命格中有凤之说,注定了他要展翅高飞,绝不会蜷缩在荒丛里沉寂。

于是,携带贫瘠,如一名行者,在暗夜中寻觅火种,把倔强写进文字里,作为高举右手的宣言。

对于一名战士,黑夜是野草之于镰刀,需要的是摧毁一切的勇气和力量。

坚固的牢笼可以束缚肉体,但是困不住自由的思想。

因为,信念之火可以照亮一切未知的甬途。

他也深信,那条孕育他生命的清溪可以给他足够的安逸;那个承载苦难的村庄可以给他足够的温情。

但是,他是“凤蛮子”啊!注定了一生的倔强,为党、为人民。

也注定了——浴火淬炼。

Liberty,他为自己的名字打上了自由的烙印,这也成了他终其一生的热爱和追求。

于是,在战火硝烟中书写可歌可泣的山河岁月;用血与火锻造自己革命 的信念。

左手钢枪,右手钢笔。以钢铁般的意志,以笔捉刀的万丈豪情,铸造自由独立之精神。

正如他自拟的墓志铭:他所歌唱的刚强和反叛/会更加壮旺/他所歌唱的美丽和真诚,会永远生存。

他的作品伴随他革命 的一生。

每一篇文章,都是他拔羽的切肤之痛;每一个字,都是他精神再现。

益阳十年,是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十年,也是他展示才华、讴歌时代的十年。

作为人民的儿子,他没有忘本,他把自己根植在这片热土上。书写新中国初期的《山乡巨变》,并许下了美好心愿:

“我要经我手,把家乡建设成美丽的花园,到时请你回来赏香花,尝果子......”

那些文字,带着浓郁的 子花香,绽放在芙蓉国里。

于是,他们像一头头负轭苦行的老牛,拉着这个村庄奋力前行。

偏远的山乡,终于在苦痛中经历阵痛,分娩。

七十年后的今天,清溪村如他所愿。

一条条柏油公路,通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座座青瓦白墙小院,溢满江南山村的文旅诗情;一册册红色经典,写满一个中国山乡的精神传承。

山还是那青翠的山,水还是那碧绿的水。

荷塘还在,当年种的梨树已开满山头,山 花绽放芬芳......一抬头,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的清溪,已成为益阳一张闪亮的名片,更是一个时代精神和乡村文化的地标。

乡村振兴,如一列快车,飞驰在益水之阳。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农村,越来越的党员和干部成为振兴的领路人,他们从“土”里找出路,在“改”中谋转型。

如今,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鼓角已奏响,又一幅山乡巨变的长卷正徐徐展开。

新时代的创造者,不仅让清溪变成美丽的画卷,更要让无数与清溪一样的乡村变成美丽的画卷。

这是文学的力量,更是跨越时空的悠长回响。


说与清溪

舒放


初见清溪


从家里到清溪村的距离很远

读了几十遍《山乡巨变》才抵达


从北京到周立波故居的路很近

只需走过一本竖行字村史


从喧嚣到清纯的过程很繁杂

经过了很多很多年的遴选


从生疏到熟悉的相拥很简单

就在见到它清秀面容那一瞬间


山水间这个朴素的地标

出其不意地拓印到我的心地……


冬日清溪村


不单是一条文静的水

一切的一切贴了清纯的标签

田垄 村落 杨树林

路边草丛的露珠

书屋檐上依附的雾岚

以及山那边人家的灯光

一册晶莹的韵律

在原野上翻动书页

玲珑剔透


冬日有冬日的透明

别致地摆放一尊玻璃樽

清莹的风 清灵的雪

清凉的溪 清亮的岸

清清爽爽的果园

清清脆脆的田畦

酿成清醇醉人的花鼓调

驱散了过往的凌乱

每句都如玉如珠


凭借那位眼镜先生的提示

山乡已在明白中巨变

寒冷携带早春

抚摸小溪的肌肤

抚摸早行人的额头

抚摸山峦的背脊

抚摸新一年的遐想

所有的清纯霍然清醒

一路清凌凌的吟唱

渗入明晰通透的江河……



你的名字是我的故乡

盛景华


一个人坐在山道旁

坐在一根横亘的扁担上

面目清癯 裤腿高绾

像个老农 却戴着眼镜

他在那里一坐几十年

他是青溪村的儿子

是这座城市的儿子呀

他是乡亲心中的一座雕像


几十年前他回到家乡

就住在竹山湾

正是这个摸样

他会讲故事

爱和乡亲们扯卵谈

堂客们吵架

他也听得津津有味

他甚至把《山那面人家》的一场婚礼写得天下传扬


《战场三记》《湘江一夜》《暴风骤雨》《三乡巨变》

他用手中的笔记录过共和国的历史

也为自己的乡亲描绘出一组群像

他就是我热爱的这一座城市呀

普山普岭的 子花盛开他芬芳的理想


就像鲁讯的名字是绍兴水乡

就像沈从文的名字是湘西凤凰

就像老舍的名字是京城的四合院一样

他的名字是我的故乡


我生长在他的名字里

他的名字肥沃

撒一把文学的种子

就会疯长散文、诗歌和小说


我生长在他的名字里

他的名声很亮很响

是纯金属的声音传播深远

就像一盏灯能把暗夜照亮

很多外省人并没有听说过我家乡的名字

但是他们清楚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我生长在他的名字里

他的名字是芬芳的泥土

是雨露阳光

是我行走世界的名片

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自豪


就像鲁讯的名字是绍兴水乡

就像沈从文的名字是湘西凤凰

就像老舍的名字是京城的四合院一样

他的名字是我的故乡



秋天:来到你的村庄

———致周立波

庄庄


跟随一只秋天的蝴蝶

走走停停

我们要赶在黑夜来临之前

回到你的村庄

就像你小的时候

沿着窄窄的互相缠绕的小路

耳边鸣响着母亲的呼唤


树林  水塘  夕光中的坡地

白墙青瓦的老房子

相互抱紧的周家大屋场

这是一个村庄的地理

更是你心中永不褪色的地图

多少次 你缓缓地 用你的脚步

丈量过它  摸索过它


轻轻走近碎石的阶台

走近你南方温暖的庭院

战士 作家 学者

这些简单而抽象的命名

在这里呈现为每一个亲切的细部

烟火气息的  真实的

你仿佛还在一朵炊烟的凝望里

在高高堆起的谷堆旁

在瓜藤架下 在田间路上


多少次,你从这里离开

又从广阔的世界里回来

唯有这片故土可以给你抚慰

给你安宁和前行的力量


大地在秋风中卷起稻浪和书香

你来到过的一切

百年之后

仍然在时间的清溪里闪现粼粼波光

你充满磨难的一生

终于在这里得到荣光和安息



从周立波故居到火电厂

无那曲


周立波故居的后面是个小水库

游客在故居前合影,在清溪村游玩,喝擂 ,吃土鸡

在水库的堤坝上滑草,在草坡上谈情说爱

我挣脱人群,骑着单车,到故居的后面去

绕水库一圈,已听不见游客的喧闹声了

四周无人,风吹草动,野狗狂吠

一条未干彻底的泥路伸向山中深处

车轮粘满泥与草

只能歪歪扭扭骑下去了。不知走了多远

高高的火电厂发电机组兀立在眼前

机器轰鸣,在为这座城市输送无穷尽的能量

当年,周立波在煤油灯下写下了《山乡巨变》

如今,我却为这巨变的城市缄口不言



升 华

——献给周立波和清溪村

彭伟平


花、草、树在升华

荷、竹在升华

汉语的质地在升华

清溪,她的品性在升华

周立波抚慰的乡愁在升华

在清溪村,一切都在升华


“文学里的村庄”需要升华

文旅融合需要升华

“乡村振兴”需要升华

生活需要升华

心灵需要升华

清溪村在人们清澈的目光里升华


四面八方的人涌向周立波故居

她的豪迈与灵秀被升华

因大作家周立波扩充的文学朋友圈

让她的内蕴与气质被升华

21座作家书屋各具特色且体验感极强

使中国当代文学被全球聚焦和升华

读者与作家、农民与文学、世界与清溪、阅读与欣赏那么亲近

生命的气息在升华

“山乡巨变”第一村正被时代升华,人民升华


责编:邓正可

一审:邓正可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