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龙狮起舞喊四句

  科教新报   2024-02-21 09:55:03

尹振亮

龙年的桃符和着街头巷尾贺新年的鞭炮声炸响,兄弟姊妹围坐八仙桌旁品着香茗,侃起过往年事,不亦乐乎!

听到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细女娃念起在幼儿园学到的短语:新年到,真热闹,挂灯笼,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

确实,“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节,留给人世间太多记忆,吃的、喝的、耍的,就像老屋门口的甘泉水,潺潺流淌。

在湘南农村,春节过后,舞龙耍狮是新年的“第一道菜”。新年的晨曦还冇抹亮天际,村里的细娃儿就举着在除夕夜用萝卜、莲藕、红薯简易雕刻的龙头,或用稻草、竹子精心编织的草龙站在大门口,一边摇摆着龙头叩拜,一边念念有词地祝福人家:“草龙到,福气来,恭喜你家发大财。拿钱拿得多,恭喜你家子孙后代一窝窝;拿钱拿得快,恭喜你家人人健康,四季花儿头上戴。”细娃儿三五成群,脚跟踩脚跟,接龙而来,祝福语“噼里啪啦”,一串接一串。等主人送了红糖,递了甘蔗,拿了红包,一个个又欢喜地赶往下一家。新年头彩,左邻右舍的主人都出手比较大方,有的点人头数,每人一个红包,有的打整包,人人有份。有才识的主人,听了细屁娃儿的祝福,也简易地回返:“说得好,讲得乖,感谢金龙送喜来到我家大门前。”

细娃儿的祝福声,喊醒了整个村子,拉开了新春的第一道天幕。各家各户门前厚厚的红红的响炮纸,门匾上红红的春联,高挂的大红灯笼映着人们一张张红红的欢快的脸蛋,每个人的肚里都塞满了祝福祝愿,每个人嘴里吐出的都是“吉祥三宝”。

等到太阳爬上村子后龙山,“嘭呛嘭呛”的锣鼓声从村口往村中挤过来。“走,看耍狮子,舞龙灯去”。一阵阵紧蹙的锣鼓声似一声声的号角,把全村人都扯到村子北面的古祠堂。

按照传统习俗,来得最早的龙狮队都是血脉相连的子嗣叔侄,其次才是友邻村庄的。舞狮队分单狮和双狮,龙队也分单龙和双龙。这些龙狮队除耍狮舞龙外,还要耍些武术,有的还唱些对子花灯小调,让人乐此不疲,开心至极。

走进老家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祠堂,只见祠堂内插满了人头,整个祠堂古色古香,砖瓦树木结构,飞檐耸立,神韵风采依旧。一阵急蹙的锣鼓声响起,两只金黄南狮从戏台两侧腾空向舞台中央跃起,来个方向各异的180度大旋转后,又天衣无缝地定格在戏台中间,向人们作揖鞠躬。台下,掌声骤响。接着,狮子在台上或翻滚,或雀跃,或逗乐等,惊艳惊喜,精彩精炼。高潮处,台下感激之人,或往台上抛红包、丢现金,或手指插入口腔吹口哨,气氛瀑烈。

等到雄狮表演告一段落,人群中突然有人扯开喉咙“喊四句”:“喂,锣鼓响堂堂,感谢新村兄弟来拜年,龙灯狮子耍得乖又好呀,恭贺你们子孙后代满祠堂。”听到有人喊四句,舞狮队的锣鼓停了下来。台下的村民都把眼睛聚拢到上了年纪的阿坤大叔身上,看他如何继续往下表演。台上的演出人员则面面相觑,最后,只见身材敦实的唢呐手,放下唢呐,挺了挺胸脯,放开喉咙接龙回应:“呃,锣鼓响堂堂,新春佳节来到老屋场来拜年,龙灯狮子耍得不够好呀,敬请各位叔侄包涵包涵再包涵。”

喊口句,又叫对四句,即正反双方相互对偶,对垒。大多数是和弦,应景,匹配。内容多为讴歌,赞美之词,也有调侃,对射之语。会喊、能喊者须在诗词歌赋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和应景、应变能力。 

“喂,锣鼓响来唢呐长,莲塘雄狮来拜年,心齐山移事业旺啦,喜迎太平盛世家家户户都吉祥。”“呃,承得贵言情深意又长,祝愿老屋家家户户出贤良,小孩喜读大学堂啦,来日可期全是国家大栋梁”。

四句一承一起,有简约叫喊的,也有长时间对垒的。村里老人曾经告诉我,喊四句十分讲究,出句者多为村上有权威,懂文理,德高望重的“家先生”“土秀才”。相传隔壁村,在三十年前就遇到过两位“四句王”拉锯式喊四句的故事。那天,从外地来了耍狮子拜年的队伍,等锣鼓声一停,双方大才子就放开气力,踮起脚尖喊起“四句”来,足足喊了四五个时辰,对了七七四十九回,双方都喊得嗓子嘶哑,仍没有分出输赢。

岁律更迭,耍狮舞龙喊四句的场景,渐渐在退出人们的生活,但民间喊四句的传人的影子却永远鲜活在人们心底,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种开心至极的情景,酷似山野里孑孓成长的花朵,映红山,映红天,映红人们甜甜的日子。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