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公里萧家冲,多少风流……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21 09:44:02

作者 | 肖猛

从湘乡市区东山学校出发,经过啤酒厂前面一个十字路口沿着东南方向走,是一条蜿蜒起伏的两车道的县道,有一条不太宽广的河流傍护而行,这条县道就叫湘青公路,编号030县道,可以通向湘潭县的乌石和青山桥,贯穿湘乡梅桥镇全境的湘青公路全长20度公里,有一条涟水河支流萧家河相傍,所以旧时梅桥这一带就叫萧家冲,当年毛泽东进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走过这条路。一直以为030县道只是一条路,一条微不足道的交通线而已。现在才知道,我们大错特错了,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路,而是一条历史文化的黄金大道!一颗被遗忘的文旅明珠!

这条路,张天翼张望过

走在030的县道上,我们可以不经意地遇见许多名人。东山街道办事处与梅桥镇分界处在一个叫泉井坳的地方,走到这里,就有一块指示牌:张天翼故居。张天翼,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故居距离030县道仅仅500米,我两年前参观过,并写了一篇《张天翼很寂寞》的文章在《文艺生活》杂志上发表,所以算是熟悉的一个地方了。按指示牌指引方向从湘青公路向右拐进去,走不到一公里的距离,就可以抵达张天翼故居。故居湮藏在一群民居中,非常简陋,是一个一厅两房的平房建筑,外墙被粉饰得雪白,斑驳的木制大门和门槛,门左右两侧有两个木墩,整个建筑风格是湘乡农村普通农村民居。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张天翼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这位被遗忘的本土历史名人,这一次终于被唤醒,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值得欣慰。

这条路,老湘营邻居过

离开张天翼故居,继续向南而行,走不到5公里,就来到了梅桥派出所地段。这里,也是正在修建的醴娄高速的梅桥出口处,属于梅桥镇芭蕉村。

两年前,在高速修建中,有一处旧墓需要迁葬,结果发现竟是清朝芭蕉山馆主人左辉春父母的合葬墓,在迁葬过程中出土了一件墓志铭,墓志铭文由彭洋中撰,罗绕典书。这是一个惊喜的大发现,它进一步证实了,湘军起源于湘乡的湘勇,湘勇的起源又与罗泽南和湘乡梅桥镇一座几近消失的芭蕉山馆关联,湘乡梅桥镇芭蕉山,是湘军孕育之地!

现在,这里已经挂出了旅游指示牌,芭蕉山馆遗址在芭蕉村东阁冲,清朝道光二年,左辉春在这里开私塾芭蕉山馆,聘请罗泽南执教,短短三年时间,这里培育了后来在湘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王錱(湘军主要创始人、老湘营创始人),李续宾(湘军第一悍将、浙江布政使衔),李续宜、李续禋、钟近衡、王开仍、杨昌濬、朱宗程、康景辉、翁笏登等。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在湘军中有一个最能战斗的老湘营,老湘营创始人就是湘乡梅桥人王錱,在老湘营存在四十余年历史中,梅桥人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他们的影响下,后来还出现了一批重要将领和梅桥人,在稳固边疆、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台湾、反法抗日等斗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一直不被外人熟悉的发轫出老湘营的芭蕉山馆,其实在中国近现代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致如后来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遗忘的角落,有着历史深层的原因。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没有理由再任其沉睡了,要唤醒她,让她绽放美丽!

这条路,萧三住过

这条路上,还住着几个一度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耀眼的重要的人物:毛泽东的同学萧三,萧子升兄弟。现在,离东山学校约25公里,在030县道梅桥横铺村南边,地方政府已经在萧三遗址上树立了简介和路牌。萧三和他的哥哥萧子升,都是毛泽东从湘乡东山学校到长沙一师时的同学,而且是铁哥们的那种。他们同学那些年,毛泽东来到过桃坞塘,在萧家住了几个晚上,那是恰同学少年的真挚友情,是岁月的铭记,历史的佳话。后来,萧家兄弟都在那个峥嵘岁月里挥斥方遒,参与了“新民学会”的建立,与毛泽东一起进行社会调查,惊艳过那个时代。

萧三,原名萧子暲,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诗人,1896年10月出生于梅桥镇横铺村桃坞塘。他的著作有《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和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等﹐都广泛流传。诗集《和平之路》《友谊之路》《萧三诗选》等已被译成了多种文字。萧三是《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他还翻译了《列宁论文化与艺术》以及一些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苏友协副总干事、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第一届至第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届至第三届理事。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3年2月4日在北京逝世。

越过历史的沼泽地,萧三依然不失为留痕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是当今湘乡市梅桥镇最具重量的一块历史文化招牌。据了解,萧三故居恢复已经列入当地新年计划的头等大事,摸底勘查已经完成,根据当地老人回忆,萧三故居始建于清末,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在1958年大跃进时被拆除了。目前恢复还面临着资金缺口,亟盼社会广大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贡献力量。

这条路,许多历史人物耀眼过

以张天翼故居处为起点,到萧三故居,箫家冲正好是20公里的长度。其实这条路上,还埋藏着一批叱咤过历史天空的梅桥人物,也是在这一次梅桥镇准备建设“梅桥历史文化陈列馆”时才被挖掘整理出来,许多熠熠生光的人和故事呼啸而来——

萧卡 (1919-2015),梅桥镇龙潭新村人,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1952年周恩来亲自组建上海电机厂,萧卡指挥设计了中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飞机“运十”,萧卡被称为”中国导弹之叔”;

张默君 (1883-1965),女,原名昭汉,出生于梅桥镇,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中华民国教育家、记者;

唐槐秋 (1898-1954),原名震球,湘乡梅桥人,1933年11月在上海成立职业话剧团——中国旅行剧团,是现代中国第一个正式的民间剧团,唐槐秋被称为是“中国话剧事业开拓者”;

谭道源 (1887年-1946),湘乡梅桥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25年在广东与毛泽东这位同乡相识,志同道合,结为兄弟。2005年,谭道源获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被确定为推翻清朝的功臣、北伐名将、抗日将领;

虚云 (1840—1959),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籍贯湘乡梅桥镇横铺村人,他整顿佛教丛林、兴建寺庙、为弘扬传播佛教作出了巨大贡献,蜚声佛教界,皈依弟子有十多万,被誉为近代禅宗第一人。这位活了120岁的高僧的故事在家乡广为传颂。目前,在横铺村已经建立虚云纪念塔,在湘乡城郊附近的和源,虚云纪念馆和虚云广场也初具规模。另外,还有离职后隐居梅桥镇土桥的国民党上将吴剑学 ,有气节,不屈服于驻湘乡县城日军,英勇就义。东山精舍学董易竹初、易炎 ,“湘乡第一把京胡手”谭济夫 、劳动模范陈子道 等一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如流星划过天空,留有耀眼的光芒,他们的余温,一直留在梅桥这块土地上,供给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在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这条路,看见许多秀美的自然风景。

一是摇石洞, 位于梅桥镇燕子水库下,悬在一片森林之中的这块石头,有七、八十吨重,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也许几千年,也许历经万年,在当地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它就这样静卧在另一块石头上。这块充满神奇力量的石头只有靠悬崖边的一线与下面的一块鼓状形石头衔接,看上去摇摇欲坠,弱不禁风,随时会滚落到悬崖下面去,可是,千百年来,它一直稳稳当当的在这里,成为了一道风景。这是一块仅凭一两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摇动的巨石,摇动之际“咣咣”发声,但它依旧岿然在原处,身处悬境,不会滚落,不会移位,“轰”动一时,却静若处子,动静之间,留下无穷的惊讶。如此多么立场坚定的一块石头,让人感受到了蓬勃的信仰力量。

二是410岁古树 ,一棵生长在梅桥村上峰村菜田湾的樟树,距今已经410年,树高22米,胸径162厘米,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从明朝到今天,它见证历史变迁,人间悲欢离合。傲立在湘乡梅桥镇上峰村的这棵古樟树,苍劲的躯体,茂盛的枝叶,生机勃勃,静谧唯美,依然风华绝代,是村里的宝,镇里的骄傲……

三是湘乡梅桥镇风电场 ,几年前梅桥镇引进了风力发电项目,这组梅桥风电场每年可提供电量近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不仅能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促进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建设。大风车走出了童谣,气宇轩昂地立在故乡的山头。四十年沧海桑田,每次回乡,每有惊喜,生逢盛世,幸福满满。看那些大风车威武雄壮地立于山巅,撬动着时光,丰盈了电源,总会在记忆里追寻那些失落的时光。现在,人们已经不担心电力不足了,差不多所有村庄的大路两边,都装上了路灯,一入夜,万家灯火如萤,俨然是一个城市的不夜。是幸福生活的温暖。

这条路上,还有白洋水库、七里山风景区、神泉境界、罗潭祠堂、富灵寺、福海道观、酒铺湘乡八景之一的石观音菩萨 等自然风景点和历史文化建筑,以及1982年在横铺村出土的东汉冥器历史文物,它们一直在静静等待远方的客人。

这条路,风里雨里为每一个过客演奏着岁月的歌谣,可惜的是,它不应该只是一个交通要道,还应该是一条展示梅桥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走廊,甚至应该成为一条激活红色基因和传承革命精神的光荣大道。梅桥镇,萧家冲,一个被时间宠爱过也被遗忘过的地方,生态秀美、历史文化厚重,现在,她气质出众,绽放秀美与灿烂,值得我们热爱!

又是一个新年,龙行龘龘,期盼萧家冲的光芒和内涵价值真正焕发!这条路,等你等我也等风,等待天下朋友来!


责编:邓正可

一审:邓正可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