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4-02-20 17:59:08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通讯员 化曼村 贾春兰
“很享受打开盲盒前紧张、期待的感觉,抽到自己想要商品会有中大奖的快乐,但买到不喜欢的过季商品,也会很失望。”2月18日,湖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彭盯着刚拆开的卫衣福袋,面露不悦,“衣服都不太好看,自认倒霉吧。”
“盲盒”经济火热,“福袋”在品牌店、网店中流行。商家、网店店主在纸袋中放入对应商品,消费者付款后拆开福袋的销售模式,因商品自带的未知性、消费者以小博大的心理吸引着年轻人购买。然而,不少消费者质疑,盲袋、福袋中的“惊喜”只是过季小发卡、儿童袜、迷你冰箱贴等,更像商家借此清库存。
(近日,记者在长沙开福万达广场的三福时尚,买到一个售价为15元的盲袋。黄亚苹 摄)
盲盒商品形式多,商家借机“清库存”?
《阿甘正传》经典台词称: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从盲盒的玩法来看,充满惊喜的“巧克力”或许是过时甚至过期商品。
日前,三湘都市报记者前往位于长沙开福万达广场的三福时尚,买到一个售价为15元的盲袋。
收银员提供的小票上写着,盲袋内含“泡泡棒—弹弓1件、群星闪耀三方油漏1件、串珠—环扣手机链1件”,而记者从盲袋中拆出的是怪诞大眼毛球(绿球)、多巴胺色彩圈(绿)、趣味卡通系列双用包花猫各一件,显示商品总价值为52.9元。
问及为何盲袋中内容与小票不一致时,收银员给出“小票仅供参考,以实际拆出商品为准”的答复。而后,三湘都市报记者在店内、官方线上小程序、官网并未找到官网中拆出的同款商品有售。
尽管盲袋有概率开出收纳盒、毛毯等实用性更高的商品,但大多数消费者给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评价。“这么一顿收拾,三福的仓库应该干净多了。”小红书用户“自由牙牙”调侃称,花29.9元仅拆到创意滴胶礼盒、7片暖宝宝,“三福的货品因为我再次流通起来。”在她的帖子下,还有用户称买到水浒积木和橡皮筋、贴纸和粉扑、暖宫贴和丑娃娃等。
期待以小搏大却买了一天坏心情的消费者还有不少。如,名创优品3.88元盲袋中,消费者大多抽到宠物背心、宠物洁齿水、指甲盖大小的冰箱贴等等;小红书商家“四季青女装店”在宣传页放上各式各样的羊羔毛外套、棉服、连衣裙,但消费者晒出的“豪赌成果”,只有皱皱巴巴的短袖和紧身亮面八分裤;网购商家“精艺1电器”的评论区里皆是小电饭煲、空气炸锅、煎锅等商品返图,消费者拿到手却只有一双手套、一个勺子和一块海绵,“总价不超过五块钱”。
盲盒虽“盲”,经营和消费应有道
中国盲盒市场正处于迅猛发展期。有调查显示,盲盒市场规模在2022年突破149.9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要求,盲盒经营者应当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中消协也曾提醒广大消费者,不仅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勿盲目跟风,还要保留购物票据等相关凭证,权益受损应依法维权。
(盲袋中商品与小票上不一致,收银员解释称“小票仅供参考,以实际拆出商品为准”。)
三湘都市报记者发现,网店、品牌店在售的盲盒中,大多仅公示对应价值盲盒可买到的商品种类及数量,并未公示抽取概率、商品分布等关键信息。如,在上述三福门店购物过程中,记者并未看到可抽取商品种类、对应价值等公示信息。
业内人士指出,电商、百货的盲袋是利用了顾客的“博弈”心理,消费者抱着获利、捡便宜的心态不惜凑单到一定金额获取福袋购买资格,最终却买到没用的东西,“买的不如卖的精,小心被商家‘薅羊毛’。”
“盲袋作为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销售的货品参差不齐。商家在宣传时往往会利用营销手段对个别案例做夸大宣传,并暗示消费者盲袋中含有价值不菲的商品,让消费者产生一种物超所值的错觉。”湖南北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潘彩虹认为,消费者作为买卖关系中的买方,在确定是否与作为买方的商家建立买卖合同关系时,其知情权以及商品的实际价值、质量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是否决定与商家订立买卖合同关系“盲袋促销的商业模式下,消费者的知情权以及商品的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这也给了商家可乘之机,使得商家以此为噱头处理压库存产品以及劣品、次品。”
他提醒,消费者要理智消费、按需消费,不要为了贪小便宜而上大当,给自己增加一次不愉快的消费体验。
责编:周洋
一审:黄亚苹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