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11 10:28:3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1日讯(记者 成俊峰)新春佳节,鱼丸再一次在衡阳市民中火起来。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衡阳市石鼓区君玲食品公司,师傅们正在车间里打鱼丸糅料。随后,他们左手捏起一团糅料,右手操刀,刀锋左一下、右一下,中间再一拢,就刮出了一个肚子圆圆、两头尖尖的纺锤形丸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衡阳地道美食,也是衡阳人民年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硬菜”——衡阳鱼丸。
不一会儿,满满一蒸笼的鱼丸上锅蒸熟。新鲜出炉的鱼丸色白如玉,轻咬一口,软绵弹滑。鱼肉的鲜、葱姜的香,还有蛋清与猪油的爽滑,满口生香,直抵肺腑。
“鱼,要3公斤以上的草鱼,而且是青草喂养的,肉质紧实;鲜猪肉,要选用新鲜五花肉;鸡蛋,只要蛋清不要蛋黄。”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制作鱼丸的糅料,全凭人力抡起胳膊卖力摔打而成,所以衡阳把制作鱼丸叫做“打鱼丸”。
衡阳鱼丸之所以闻名,背后有一段故事。过去,衡阳人宴请宾朋必有一道招牌菜——土头碗,鱼丸就是这道菜的主角。土头碗,又名“玉麟香腰”。相传,晚清名臣彭玉麟在家中宴客,正愁没有特色菜品招待,家厨献计将衡阳菜中的鱼丸、锅烧丸、“黄雀肉”和腰花等地方“土味”汇集一碗。宴罢,宾主尽欢,宾客将那道菜取名“玉麟香腰”。从此土头碗声名大噪,流传至今。
在衡阳,鱼丸的吃法有很多种,既可当主菜又能作配菜,可炒、可熘、可烩、可煎、可炖。每当临近年关,家家户户就忙着“打鱼丸”, “鱼丸”也成了衡阳人特有的年味。因而,衡阳人又将鱼丸简称作“圆子”,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责编:成俊峰
一审:成俊峰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