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回家路 壶瓶山交管站站长每天行车13小时护送滞留旅客回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2-10 19:43: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伍卫华

2月2日开始,因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多条高速采取交通管制。从浙江、广东等地出发,途经常德前往湖北、重庆等地的汽车只能选择走国省道路。通过导航,部分车辆选择了经石门县城、皂市镇、维新镇、壶瓶山镇、南北镇到湖北的路线。

不料,因壶瓶山地区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有的路段海拔甚至超过1300米,道路早已被白雪覆盖、“冰冻三尺”。车辆根本无法前行,无奈只得返回到壶瓶山集镇,等待天气好转。

一天过去、两天过去,天气状况没有改善,小镇上汇聚的车辆却在不断增加。

到2月4日早上8时,汇聚在壶瓶山镇前往湖北方向的私家车已达140余辆,滞留旅客450余人。镇上所有的旅社宾馆都爆满了,镇政府会议室也开放给滞留人员休息。可绕行的车辆还在接二连三驶来,一个小小的高山小镇,面临“人满为患”的危机。

石门县交通运输局壶瓶山交管站站长冉文华和同事覃毅每天关注路况信息,急切地寻找解决办法:之前站里倒是储备了50吨融雪剂,可去湖北的35公里路全部结冰了,而且冰冻还在持续加剧,融雪剂显然不够用。机械先铲、再洒融雪剂可能行得通。冉文华迅速向县交通运输局和壶瓶山镇分管领导报告解决方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2月4日上午9时,经过精心组织,由两台载着融雪剂的铲车带头,交通执法车牵引,100多辆滞留车辆装上防滑链紧随其后,组成长长的车队,向湖北出发了。车队缓慢而浩荡地行驶在崇山峻岭间,宛如一条长龙。

车队一路破冰开道。有车掉队,执法牵引车马上停下来等待询问情况,交通执法人员不时还要掉头帮忙推车。经过反复“折腾”,终于在下午3时许越过高山路段,到达湖北安全地带。

冉文华一行停下来,和过境车辆挥手告别。有司机停下来,拿出准备带回家的年货要送给执法人员,都被礼貌婉拒。

最后,所有车辆都走了,仍有一辆车停在路边。冉文华上前问情况:“师傅,您怎么还不快走啊,遇到什么问题了吗?”司机下车,答道:“我很好,谢谢你们!本以为这个年,要和老婆隔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湖南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帮我们,真的太感谢了!”说着拿出几双鞋垫硬塞到执法人员手里。原来这位旅客在浙江某鞋垫厂做工,鞋垫是厂里发的福利,非常保暖,原本准备回家送给亲戚们。旅客看着执法人员帮着推车脚打湿了,担心他们受冻,坚持要把鞋垫送给他们。

返回到壶瓶山镇已是晚上9时,冉文华一行这时才感觉到饿,匆匆忙忙吃了碗面条后,马上统计滞留车辆和人员数,安排第二天的护送计划。就这样,之后连续3天,冉文华等人往返在壶瓶山至湖北的路上,平常1个多小时的路程,他们每天要用13个小时。沿线的住户知道了,纷纷备好煮熟的茶叶蛋、蒸熟的腊香肠。车队路过自家门口,就挥手示意停车,将茶叶蛋和腊香肠分给大家吃。

2月4日至2月7日,通过铲雪除冰、牵引护送,壶瓶山共疏运滞留过境旅客860余人、私家小车240余辆,为石门主干道路保畅通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冰冻期间,石门县交通运输局科学分析,认真研判,通过开展铲雪除冰行动、组织牵引护送、协调火车转乘等方式疏运滞留旅客近2000人,让过境旅客安全、安心地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一个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县,在这次持续时间长、积雪冰冻程度堪比2008年冰灾的情况下,保障了盘塘至石门、石门至南北镇主通道的畅通。奋战在一线的交通、交警工作人员,乡村和社区干部们,用汗水捍卫和温暖了游子回家路。

责编:卓萌

一审:卓萌

二审:鲁融冰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