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书院与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

陈先枢     2024-02-02 15:56:26


文华书 院学斋

文/陈先枢

文华书院即今之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人民路33号,背靠苍苍的文华山。旧址原为一所古老书院,创办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初名文华书院,1908年改为里仁学校。其结构和布局具有清代中晚期书院型建筑风格,前后一共四进,有大成殿、接龙桥、文昌阁、魁星楼、武昌庙等。里仁学校大门两侧有一副红底黑字的对联:

以文会友;

为国储才。

二进门联:

春风化雨;

舜域贤关。

里仁学校

经历了百多年的风雨后,文华书院旧址仍保存完好。书院坐北朝南,南北进深76.7米,东西跨度70余米,中轴线上自北向南依次为街门、巷道、照壁、过路亭、前门、讲堂、大成殿、状元桥、成德堂、山亭,两侧是讲堂、东(西)斋、文昌阁、魁星楼等建筑,今基本保持原貌。

170多年前,文家市一些知名人士忧于当地文运稍逊而谋建了一所学宫,名为文昌宫。清道光十九年(1839)春,时任浏阳知县的胡芝房来到了文家市,他在察看了文家市集镇中街的文昌宫后,见其地山清水秀,附近又有龙山霁雪、雁塔斜阳、仙乘牧笛、磨斧樵歌诸胜景。于是,胡知县便倡议兴建文华书院,得到了当地乡绅的积极响应。继任浏阳知县胡泰阶对此事也极为赞赏,为此专发印册向社会募捐。不久,当地人士便集资数千缗,田数顷,在当地名儒刘大馥等的主持下开始兴建书院。

书院于1841年竣工,刘大馥等反复斟酌,最后一致赞同取古籍中“文章华国”之义,将书院命名为“文华书院”。后山也因此而取名为文华山,山亭则叫文华亭。初始,刘大馥请来江西举人彭梦彰担任山长,由山长又聘几个教习。学生无固定班次,限定名额为监生正课6名,附课6 名;童生正课10名,附课10名。向书院投以“门生帖”,送上束修(学费)就算是书院的学生。不论正课、附课,授课并无分别,只是膏火(伙食费)补给不同而已,正课给膏火,附课给月米。每月逢三、九日讲课,课后教习命题作文,评出优等成绩由书院张榜公布,并发给物质奖励。

书院兴建后,在刘大馥的带动下,仍有人不断捐资助学,前后捐募的资产,除用于营建书院外,尚有山、田、铺屋出租,岁收租额700余石,以作师生薪俸膏火之用。

文华书院的创、扩建,极大方便了文家市及整个南区弟子入学,因而使得文家市及浏阳南区文风日盛。1908年,文华书院改为“文华小学堂”,始授新学。旋改称“里仁学校”,取《论语》“里仁为美”之意,其初衷是希望故乡的乡亲都能在这所学校受到良好教育,都能成为仁人志士。当时文家市又称“里仁大团”,故又合了当时的行政称谓。至此,文华书院前门额首的“文华书院”改成了“里仁学校”。文华书院学生、留日归来学者刘世道任首任校长。文华书院的大门、二门对联即为他所撰。

建校伊始,里仁学校只是改变了书院时期纯粹读经史的教学方式,增设了算术、地史等学科,学生按程度编班统一上课,其学制、课程与其他地方并不统一。直到191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发行统编教材,制定学制后,才步入全国统一的新文化教育体制。按部颁学制,里仁学校设为高等小学,吸收初小毕业生入校,三年毕业后投考初中。故1913年,入学的学生才是里仁学校高小第一班。1923年高小改为两年制,仿西欧体制开课设节,有修身、国文、理科、史、地、算术、英文、图画、唱歌、体操和手工等十多个科目,教学始步入正轨。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杨勇少年时都就读于里仁学校,1929年,两人以优异成绩考入浏阳中学,即今浏阳一中。

里仁学校第十班毕业照,图中箭头所指者为胡耀邦

今学校大门左右两边墙下角上,留有当年红军写的大幅红字标语“建立工农政权”、“欢迎白军士兵官长来当红军”。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爆发了,9月19 日起义各部先后到达文家市。就在当天晚上,毛泽东在师部所在地——里仁学校的后栋教室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南边山区去保存、积蓄和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9月20日,起义部队l500多人在里仁学校操坪召开会师大会,之后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挺进,从此开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前敌委员会会议旧址

会师旧址经过多次修葺,复原陈列了毛泽东当年住房、前敌委员会会议室、会师操场、秋收起义部队伙房等遗址,再现了当年秋收起义文家家市会师的场景。里仁学校西侧与之相连的是l977年修建的会师纪念馆,里面存有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革命活动的有关文献、照片和实物。旧址门额“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为郭沫若所书。

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纪念馆

1993年,文华书院旧址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的名义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摘自《名人与长沙风景》,湖南人民出版社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