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毛泽东听不够的湖南民歌

程汉明   《文史博览》   2024-02-02 09:41:49

《浏阳河》简谱

文/程汉明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每当笔者看到一枚写着“国营长沙卷烟厂出品”字样,带有五线谱音符及乐徽标志的“浏阳河”烟标时,耳畔就会荡漾起经典老歌《浏阳河》的优美旋律。

浏阳河,又名浏渭河,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的大围山北麓,位于湖南省的东部,全长共234.8公里,流域面积4665平方公里,流经浏阳市及长沙县的40多个乡镇。

浏阳河畔,不仅风光旖旎,物产丰富,而且人文精神深厚,谭嗣同、黄兴、徐特立、许光达等风云人物都诞生于两岸。当然,还有经典的湖南民歌《浏阳河》。

《浏阳河》由徐叔华作词,唐璧光原曲,朱立奇、齐芝田等集体编配。自公开演唱以来,广为流传,熟悉的旋律穿越几代人的岁月,是典型的原创型歌曲。然而,这首歌曲在后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曾被署名“无名氏”进行传唱。1974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2周年,当时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战地新歌》(第三集),书中把《浏阳河》权威性地定为“湖南民歌”,词作者则定为“湖南省文工团歌舞队改词”,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传世作品背后的创作与署名故事。

1950年9月,天生一副好嗓音、爱唱民歌,时年19岁的徐叔华,作为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的成员之一,来到了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黎托乡,与队员们一起,一边帮助农民土改分田,一边创作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文艺作品。当时农村经过土改分田分地后,农民种粮交粮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大家踊跃上交公粮。徐叔华在看到农民送粮路上你追我赶的场面后,深受启发,打算创作一部“送粮路上”的小歌舞剧。

创作《浏阳河》时的徐叔华

而后来的剧本故事情节,则来源于一次生活中摔跤引发的灵感:爷孙推着送公粮小车,在路上与一青年人你追我赶,结果不小心,爷孙俩的粮车陷入水沟,爷孙二人无法解脱,请这位青年人帮忙。这青年人有意对小孩逗乐,提出答对问题就帮忙抬车,故事就此而展开。诞生之初仅仅只是小歌舞剧《双送粮》,在第三段中,套用了《小放牛》的曲调。曲调的旋律也和大家所熟知的不一样。

1949年8月初,《浏阳河》原曲的作者唐璧光,从湖南音乐专科学校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长沙市工人文工团担任编导。1950年冬,为配合刚刚解放的湖南形势及土地改革运动,长沙市工人文工团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并排演了花鼓戏《田寡妇看瓜》,唐璧光担任执行导演和作曲。他在《送瓜调》这段唱词的音乐创作和设计上,进行了精心构思,在继承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送瓜调》曲谱定下了基调:热烈欢畅、湖南风情、朗朗上口。这样既能赋予音乐以长久的生命力,又能体现翻身后劳动人民对新生活、对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真情流露。随后,他利用广泛流传的祁阳民间小调的音乐素材,对《送瓜调》进行认真提炼、升华和处理,欢快、明丽、优美、流畅的旋律跃然纸上。

随后,在长沙市庆祝新中国第一个元旦的首演中,《田寡妇看瓜》获得了好评。

1950年9月,徐叔华创作完成了歌舞剧《双送粮》,1951年初,《双送粮》被选送进京演出。剧组在武汉集中排练,时任中南局文化部门领导的崔嵬等有关专家认为,该剧音乐风格不一致,无湖南地方特色,建议换成湖南民歌风格。

一经点拨,剧组的乐队指挥兼鼓手朱立奇灵机一动,想到了《田寡妇看瓜》中《送瓜调》的曲子。他在想法得到剧组领导的赞同后,与团里的民乐伴奏员齐芝田一起,为乐曲完成了衔接的编配。《双送粮》第三段的曲谱,就这样被《田寡妇看瓜》中《送瓜调》的曲子替换了。由于二者的唱词都是歌颂毛主席,词意相近,情调相同,移植过后,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只是将原曲的慢四拍改为快二拍。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谈判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为了给签字仪式助一助兴,文化部门选调了几个节目在签字仪式后演出,《双送粮》就是入选节目之一。头天在北京汇报演出,第二天,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周巍峙就对演出进行讲评:昨晚毛主席看了《双送粮》,很喜欢,起立鼓掌,点头微笑。《双送粮》 在北京的第一次演出,就这样一炮打响,获得成功,并被灌制唱片。

1952年11月,湖南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了《双送粮》剧本和乐谱。该书在第20页中,标明了“第三曲、唐璧光曲”,还在扉页明确记载着“徐叔华编剧,徐叔华、唐璧光配曲,朱立奇整编打击乐”的字样。

195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双送粮》

然而, 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曲作者唐璧光和改编者朱立奇、齐芝田都被划成“右派”,词作者徐叔华也被划为“中右”,都被开除了党籍。

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一曲湖南民歌。接待方经过再三斟酌,决定把《双送粮》的第三段单独分离出来演唱,并以第一句歌词“浏阳河”作为歌曲名。至此,《双送粮》的词,《田寡妇看瓜》 中《送瓜调》的曲,就这样“组装”成了经典的《浏阳河》民歌开始传唱开来。

本来,《送瓜调》的曲作者是唐璧光,《浏阳河》的原曲作者自然也是唐璧光。词作者是徐叔华,编配是朱立奇和齐芝田,但是由于几位作者都是“右派”,作曲的署名便被改为“湖南民歌”,作词的署名就被定为“湖南省文工团歌舞队改词”,而《浏阳河》真正的词曲作者反而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1971年8月,年近八旬的毛泽东在南方视察途中,欣赏了转播的歌曲《浏阳河》后,情不自禁地说:“再来一遍。”当时,转播现场完全靠电话指挥,按照毛泽东提出的要求,现场指挥发出再唱一遍的指令,独唱演员赵海兰按照指令又唱了一遍。

随后,华国锋传达了毛泽东对《浏阳河》的听后感受,并具体提到毛泽东听不够《浏阳河》的细节。词作者徐叔华接令后,铺纸命笔,把《浏阳河》两段的歌词,添加成了五段 。新写的歌词与原两段歌词相比,叠加了对领袖的颂扬之语。所添加的新词,充分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崇敬之情,与原有的段落意境浑然天成。

毛泽东主席喜欢民族音乐,每当听到他喜欢的《浏阳河》,他的目光立刻变得柔和,情思悠悠,如进入梦境。毛泽东在中南海内的舞场跳舞时,乐队为他演奏的第一支曲子,通常就是《浏阳河》。

1976年10月,十年“文革”结束后,《浏阳河》词曲作者的“问题”,经过组织调查,全系子虚乌有。词曲作者均被恢复名誉,同时,也恢复了在各自作品上的署名权。随后,词曲作者向湖南省文化厅递交了《浏阳河》著作权问题的报告。1992年11月,湖南省文化厅向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提交了报告,确认《浏阳河》应以下列方式署名:作词徐叔华,原曲唐璧光,朱立奇、齐芝田等集体编配。至此,争议多年的《浏阳河》署名权问题,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2003年,唐璧光(左)与徐叔华

《浏阳河》传唱几十年来,优美的旋律不仅深受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喜爱,而且也激发了后来的音乐家们的创作灵感。1995年,由湖南祁阳籍青年军旅作曲家邓东源创作的《又唱浏阳河》歌曲,经过湖南古丈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唱后,很快在百姓中流传。《又唱浏阳河》抒发了人们对歌曲《浏阳河》的热爱与眷念,同时,也唱出了当代人奋发图强,建设新生活的美好愿望。歌曲中多次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既显示了经典老歌所带来的淳朴气息,也展示了新时代的火热情怀。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史博览》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