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特校,“融通融合”让特殊孩子绽放精彩人生

张春祥   湖南日报   2024-02-01 19:20:2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冯灵

现就读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的陈旭已经放寒假了,他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母校——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看看,他在那里学习生活了12年,那里有他难忘的恩师,更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陈旭说自己小时候因盲常被其他小朋友歧视,内心有些自卑,2009年来到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读小学后,也不爱和老师、同学说话,经常一个人待在角落。班主任肖晓玲老师注意到了陈旭的孤僻和沉默,便单独找他聊天,陪他熟悉校园,教他如何使用盲杖、如何过马路、如何安全文明地出行……在肖老师的教导之下,陈旭成为了一名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男孩。

李金妮老师是陈旭音乐道路上的启蒙老师。2016年在李老师的帮助下,陈旭和小伙伴一起建立了翼之梦乐队,当时没有乐器,没有专业能力,也没有指导教师,只有一往无前的毅力和梦想。李老师看到孩子们对音乐如此地执着与热情,便自己花钱为大家置办了一批二手乐器和音响,还单独腾出了一间教室供乐队排练。后来,乐队的第一首原创歌曲《默恋》问世,并发行在了网易云音乐上,广受好评。2021年4月,陈旭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继续学习,参演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并在闭幕式上演唱了歌曲《you raise me up》。陈旭说,自己能取得现在的优异成绩,离不开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各位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与教育, 母校的点点滴滴都让自己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创建于1908年的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像陈旭这样的成才例子,不胜枚举。

学校培养了原中国残联副主席、盲协主席、著名盲人音乐家、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创始人和首任院长甘柏林教授,被誉为“东方不屈旗帜”的国家级运动员周学元,被誉为“活着的瞎子阿炳”的著名二胡演奏家唐镜前,在残奥会上屡次夺金的世界游泳冠军董启明,代表我国随残疾人艺术团出访欧洲的国标舞冠军林莉,著名医师、企业家、湖南省盲协主席祝刚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在人们印象中,特殊教育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环境,均有别于常规学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磊介绍:“2000年以来,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通过课程寻找出路,深入推进‘融合式’课程改革,打破特校与普校课程壁垒,打破与外界融合的障碍,给残障学生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开放的时空。”

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有几个导师工作室格外引人注目,分别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辉教授启智教育导师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胡晓毅教授自闭症康复教育导师工作室”、日本筑波大学“裴虹教授教学具研发导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成为了引领长沙特校课程改革的“引擎”。

在专家引领下,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着力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路径及策略,构建了“生命多彩课程”框架体系,即“核心课程+康复课程、优能课程、预职课程、职业课程”,完成了核心课程的课纲和评估手册及相应评估指南出版。同时,教师结成了专业发展共同体,减少了实践的盲目性,形成了自主、平等、合作、互学的教研氛围。 

“生命多彩课程”2017年在长沙特校研究实践后,该校有30余名学生实现了在家政服务、物流、餐饮、零售等行业稳定就业。部分毕业学生在公益项目支持下创业,开办了“憨儿乐茶物语”小吃店、“春之晖”蛋糕店及“唐果花坊”等,打破了以往智障人士无法就业更无法创业的现象。

中专部47班的周舟(化名)是个孤独症孩子,刚来到班级不愿意与老师沟通,不停地奋力摔门,巨大的声响让整层楼的老师神经为此紧绷……让家长不敢想象的是,这样一个孩子经过三年的中专生活,竟然变成了一个懂礼貌、讲礼节,做饭、洗碗、洗衣服样样都能来的懂事小伙。“做梦都没想到,三年来,周舟不仅生活独立了,还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了良好的职业品格!感谢学校,感谢各位老师的付出!”提起孩子,周舟的妈妈泪流满面。

“我们就是要让孩子能阳光自信地走出学校。”王磊说,学校坚持融合导向的课程设计取向,实现了学前、小学、初中和职业教育阶段与普通教育课程的有机衔接、纵横融通。在课程理念、整体框架以及内容上既保持了与普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又体现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既保证了教育的公平,又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20年的改革成效显著,目前,该校课程改革成果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35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或普特融合学校推广使用。

责编:李传新

一审:张春祥

二审:胡宇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