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念念平安》,在快时代品味宁静与温柔

    2024-02-01 13:52:4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日讯 (记者 黄煌) 看历史学者写的书信和散文,别有一番风味。近日,作家苏枕书的新书《念念平安》出版。这本书以精致的书信体散文形式,收录了苏枕书十三年来与友人往来的四十四封书信,每一封书信都是苏枕书对生活细节的坦诚记录。

致敬传统书信诠释快时代中的宁静温柔

苏枕书是一位历史学者,凭借对书籍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东亚历史的独特见解,她出版了《京都古书店风景》《京都如晤》《书问京都》《春山好》等多部优美的书信集和散文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图书馆馆长史睿作序推荐此书,称《念念平安》兼有六朝书信的蕴藉与现代文明的理致,作字得法、轻重合宜是基调,士人风骨、学识和情感是特色。

《念念平安》收录苏枕书十三年来与友人往来的四十四封书信。在书的开头,她写到异乡岁暮,从京都的吃食想到童年记忆中的零食:柚饼却有柑橘香气,有点像小时候常吃的橘红糕,糯米粉和薄荷做的,融化在舌尖得一丝清凉。我祖母很喜欢吃橘红糕,小时候家里有个糖罐子,里头总有点儿橘红糕、寸金糖、麻圆、炒花生米、京枣,带着淡淡的铁锈气。我没有那么爱吃,只是记得并眷恋这一切。在京都清凉的秋季,她写道:现在正是游客不多、天气清凉的好时节。中断很久的书信,也终于可以在高远的星空、清澈的虫鸣里,抵达彼处的秋天。又一个年末到来,看到山寺的梅花和雪,她也会思念千里之外的家乡:北野天满宫的梅花已开,不知故乡的开了几分?

对于记录本身,她写到:万树新枝轻轻摇动,柔金的阳光涂满群山,单是描述这一切,也无端令我感到辜负春景的惭愧。

展现考证之美珍视日常生活的趣味与可爱

苏枕书的名字里就带着“书”字。求学十余年,她读书、买书、写书,在故纸堆与山川自然中漫游历险,对东亚历史人文有独到的观察与见解。她的书写不局限于学术,而是擅长在旅行、阅读、生活中随时记录和求证,在求证中展现普通人生活的日常滋味。

即时想到的诗句,她会抄给远方的朋友:偶然读到清人金玉冈一首《咏雀儿墓》,前四句很好:“小草萋萋苦竹根,可怜于此葬啼魂。蹴馀红树枝头颤,踏过苍苔字有痕。”我读的诗文少,总觉得这样凭吊小生灵的作品在我国传统诗文集里没有那么常见,因而一并抄给你。旅途中的风景,是她考证的内容:白川清浅,无法行船,人们寻常谈及“白川”或“白河”,更多指河流沿岸的区域。日文中有熟语“白河夜船”,亦写作“白川夜船”,说古时有人假装自己去过都城,旁人问,白川那边怎么样?此人以为白川是条大河,遂答夜晚乘船路过,熟睡不知风景如何,由此暴露自己并没有去过京都。这是她在《白河东岸》一篇的记录,这样随机又严谨的旅行考证在书中随处可见。

湖南文艺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念念平安》不仅是对苏枕书个人历史的回溯,更是对我们共同生活和文化记忆的珍视。本书的装帧设计采用专色印刷并选用特选香草纸,以还原古典书信的质感,每一册随书附赠作者的手绘明信片,使其成为一份传递深情与智慧的新年礼物。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