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说”永州|道县废弃果园变耕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1-24 17:57:3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4日讯(记者 王柯沣 杨永玲 通讯员 何书梅 尹俊和)近段时间以来,道县深挖土地潜力,创新补充耕地途径,通过开垦低效废弃果园新增耕地,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耕地“占补平衡”新路子,让不少曾经“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道县祥霖铺镇下蒋村团结村“园改耕”“旱改水”建设现场原先种植果树的土地已经完成了去青工作,几名技术员正在平整好的地上进行测量、划线工作挖掘机和推土机则加紧作业,平土地、起田埂、开沟渠……广袤的田野里机声隆隆,一块又一块连片的田地已经初见雏形。

“目前我们工程项目部已经在祥霖铺镇推进了2000多亩耕地,现阶段我们的工程已经到了土地平整、修水渠、修水坝以及机耕路,我们工程计划是在今年4到5月份达到种植的条件。”湖南中柯发展集团道县分公司负责人黎亮介绍。

道县是柑橘种植大县,田间地头脐橙遍植,但由于部分果园种植时间久远、疏于管理,柑橘果树日渐病老,出现了低产低效的情形。为充分发挥土地效益,道县深入探索开展将产值低、效益差的园地改造耕地工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格,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引导村民深刻认识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重要性,鼓励种植户流转闲置或经济效益低的果园,集中连片发展粮食生产

今年,道县第一批“园改耕”补充耕地开发项目,主要涉及祥霖铺镇下蒋村、团结村、寿雁镇刘家村三个村,建设总规模2800亩,预算投资约4700万元,预计可增加水田面积1400亩,旱地800亩,进一步优化了耕地布局,增加了耕地面积。开发改造的同时,通过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将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农业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土地产能。

“经过基础设施完善和后续管护,我们新增耕地的等别至少提高三等,种植水稻的话,至少新增粮食产能110万公斤。”道县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事务中心主任何小诗说。

责编:王柯沣

一审:刘跃兵

二审:李礼壹

三审:戴勤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