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府乡:党建赋能铸产业强镇 特色农业谱振兴诗篇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1-24 09:33:12

文/图/视频/张雨潇 曾瑶 徐如风 姜开林 彭翔

湘中地界,龙山脚下,新邵县潭府乡坐落于此。境内土壤肥沃,物产丰稔,交通便捷,素有“精品水果之乡”“楠竹之乡”的美誉,青龙首峡谷流泉飞瀑,宋代古墓壁画等人文底蕴深厚。龙山河水潺潺如玉带,滋养着一方水土,潭府乡正以特色农业为源泉激活乡村振兴活力,谱写着产业强镇的振兴诗篇。

集镇鸟瞰。

近年来,潭府乡坚持打好党建“引领牌”,以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为主线,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全乡以“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旅游活乡、交通畅乡”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2022年,潭府乡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获评省级文明乡镇等。

潭府乡集中安置点。

固本培元党建引,头雁领航群雁飞。潭府乡严把用人程序,选优配强村干部,坚持村干部“凡进必审”的联审机制。同时,对全乡各类优秀人才进行综合举荐和考察,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打造人才“蓄水池”。选人、用人、育人三步环环相扣,全面激发“雁阵”活力。

清廉广场。

“党建链”赋能“产业链”,“组织力”激活“生产力”。潭府乡一方面不断激活农村闲置资源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党委政府牵头,以村企为主体,发展特色农业,构建起“党建搭台、村企抱团、群众共赢”的发展格局,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助推全乡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农业产业强镇。

闲置“包袱”变增收“活水”,集体经济焕“新生”。潭府乡采用“党委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盘活农村“沉睡”资源,让“看得见”的撂荒闲地变成村民手中“握得住”的股份“红利”。如今,20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石板、周家、下潭、水口四个村更是突破了15万元。

水口村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

秋风送爽,猕猴桃园郁郁葱葱,沉甸甸的猕猴桃缀满枝头,硕果飘香。猕猴桃产业是潭府乡农业产业的核心,栽种面积达10600亩,拥有28家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猕猴桃汁鲜味美、营养丰富,其中“金艳”和“东红”猕猴桃已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荣获2021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荣誉。

猕猴桃基地。

目前,潭府乡形成了“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了从猕猴桃研发、示范、推广、种植、加工、营销的全产业链条。2021年,猕猴桃全链总产值达到4.7亿元,群众年收达400多万元。此外,该乡各类规模种养基地达60余个,农业产业化省市级龙头企业达5家,特色农业规模初显。

猕猴桃丰收。

幽幽楠竹,浩如烟海。潭府乡盛产优质楠竹,蓄积量和产出量居全县第一。陂丁村因地制宜成立四杰竹业公司,主营竹制品加工、销售等,乘着国家“以竹代塑”的东风,竹筷加工能力达3.4亿双,产品畅销国内市场。截止目前,该公司已在潭府乡承包楠竹4万余亩,辐射周边5个村的村民。

楠竹基地。

玫瑰园里开出“致富”花。下潭村引进湖南省黛安娜玫瑰公司发展玫瑰种植,千亩玫瑰园里,一片嫣红,芬芳四溢。该园区以玫瑰产业为基础,打造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玫瑰生态产业链,常年为当地村民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2016年,下潭村玫瑰园获评省五星级新农村生态园。

玫瑰花基地。

大团年村青龙首峡谷内,万亩竹海、大片原始次森林风貌保存完好,林茂竹修,银泉飞瀑,素有“隐世桃花源”之称,2021年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潭府乡依托生态优势“绿牌”,打造人文历史“红牌”, 走文旅“红绿相映”融合发展之路,石板村红色烈士陵园等地游人如织,全域旅游迅速发展兴旺。

青龙首峡谷风景。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潭府乡厂矿林立,商铺街道整齐,经济繁荣发展也为该乡的脱贫人口带来就业福音。水口村飞翔皮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中脱贫劳动者超五成,每人每年稳定增收4万元,被县政府评为乡村振兴车间。2023年,全乡建成20家就业帮扶车间,解决1500余人的就业问题。

飞翔皮具生产车间。

移风易俗润民心,村貌新颜入画来。水口村召开院落协商会议,制定具有鲜明“水口特色”的村规民约,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党员干部则变身“环卫工”“宣传员”“监督员”,开展全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村道庭院,一尘不染,“五美”潭府渐变现实。

水口村服务中心。

崇山峻岭藏兴业,银泉潺湲颂丰年。潭府乡干群一心,真抓实干,用双手耕耘沃土,以智慧编织辉煌,特色农业巧妙融合传统农耕与现代技术,化为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未来,潭府乡将继续昂扬斗志、勇毅前行,迈向多元产业、生态宜居的新高地,绘就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

责编:李梓延

一审:李梓延

二审:曾益

三审:刘建光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