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历史地名故事:蔡锷路

陈先枢     2024-01-18 17:06:48

△蔡锷路兴汉门路口蔡锷雕像  陈先枢摄

文/陈先枢

蔡锷路原名东长路。1939年拓宽,以时任湖南省主席薛岳的字改为伯陵路,1943年为纪念讨袁护国名将蔡锷,更名为蔡锷路。1971年将新湘路(原名军府路)并入,更名为大寨路,1981年恢复称蔡锷路。今蔡锷路北起湘雅路,南止城南路,全长4.17千米,宽30米,分北、中、南三段。

蔡锷(1882—1916),字松坡,清宝庆府(今邵阳市)人,早年来长沙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师事梁启超、谭嗣同。后留日习军事。1904年回国,先后在江西、广西军事学堂任教官。1911年初至云南,任新军协统,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1915年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任第一军总司令,举兵入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被任为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因积劳成疾,赴日本治疗,1916年11月病逝于日本,次年4月国葬于长沙岳麓山。有《蔡松坡先生遗集》行世。

今蔡锷路解放路口至五一路口的一段,古称理问街。理问街原是一条很有名的商业街,因藩司的理问厅在此街而得名,清乾隆间创立的陈力新药铺、光绪年间建立的湖南官钱局、民初的藻华纸庄、泰和钱庄等都在理问街。理问街杨家巷福和旅馆是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焦达峰下榻处。

从五一路口往北至中山路口,古称上、下东长街,系明藩府在藩府东门外仿北京东长安街而建。清代安徽会馆建在上东长街。东长街的老万顺铁锅铺远近闻名。再往北直至兴汉门为羊风拐角、小桃园、司马桥、三公祠等许多小街巷。1933年开始拆让上述街道的全部和部分,修建马路,初名东长路,1939年更名伯陵路,1943年定名蔡锷路,以纪念民初讨袁护国的名将蔡锷。1948年拓宽中山路至兴汉门段,长1.09千米,路幅宽17米。起于兴汉门,经彭家井口北至湘雅路口的新湘路(初名军库路)也建于1933年,1971年并入蔡锷北路。

△1946年蔡锷路  欧大年摄

旧时蔡锷路的著名店铺有凯旋门摄影社、沙利文南食店、怡丰斋南食店、曲园酒家、益花圃门市部等。

△1986年曲园酒家 图源:《湖南餐饮老字号》

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期,只对蔡锷路进行过几次小的拓改和翻修,全线路幅均在17米以内。

2000年5月,蔡锷路解放路口至城南西路路段破土动工,拆除了解放巷、小东茅巷、丰泉古井、唯善里、和平巷、小乐嘉巷、小高码头、香铺子、小苑子等小巷,以及东茅街、小瀛洲、织机街、县正街的一部分。当年9月建成通车,称为蔡锷南路。

2006年,开福区政府在蔡锷北路兴汉门路口建共和广场以纪念蔡锷,并立雕像于广场内。

摘自《长沙市历史地名故事》,湖南地图出版社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