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1-17 16:13:29
文|刘运喜
写小说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写长篇小说,必须人生经历丰富,知识阅历广博,必须头脑中装满大大小小几十几百个传奇故事,必须洞悉人生万相百态,洞察人物心理活动,必须具有高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善于谋篇布局、巧设小说架构、塑造人物形象。曾恒兄历经七年创作的长篇抗战小说《大东路》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并由湖南省小说学会主办、毛泽东文学院承办专场作品研讨会,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也是一份崇高的荣誉。可喜可贺!
承蒙曾恒兄的错爱,小说出版后,我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样书,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以求先睹为快。之后又反复翻阅了几次。小说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客观、真实、生动、艺术地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大东路人民英勇抗战的抗日英雄群像,把读者不自觉地带入了八十年前的抗战烽火中。笔者认为,《大东路》的创作是比较成功的,其成功之处,集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小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塑造了平民抗战英雄群像。
《大东路》塑造了一个个抗战的平民英雄形象,比如陈天鹏、陈中超、曾开山、陈子青、陈上德……等等,个个性格鲜明,嫉恶如仇,浩然正气,正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都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表现了自强不息、不甘屈辱、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英雄之后秋月姑娘,聪慧善良,却人生坎坷、命运多桀,追求爱情却被封建迷信所阻,最后在新婚之夜为掩护心上人陈天鹏跳河逃走而壮烈牺牲。其悲惨的人生命运令人扼腕叹息,真是应验了“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古话。龟田三生,日军指挥官,陈天鹏的死对头,狡猾奸诈,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恶贯满盈、死有余辜,等等。地道的家乡话,地道的乡里汉子性格,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的家国情怀,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真实可信、憨厚可爱,无不给读者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深刻印象。
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小说基本上以时间为经、以地点为纬、以每次战斗为序,讲述大东路人民抗战的英雄故事,整体上看,脉络清晰,可寻可辨。主要讲述陈天鹏、陈中超兄弟俩率领一群铁骨铮铮的乡里汉子,转战于崇山峻岭之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在大东路一带砸毁桥梁,拔除据点,抢夺粮草,伏击日军辎重,直接配合了雪峰山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作者在描写陈天鹏等抗日英雄在极其艰苦环境中同日冠英勇斗争的同时,也穿插了陈天鹏与秋月、杜铁鼎与曹飞雪、二喇叭与孙小兰等英雄护美爱美的坚贞爱情故事。然而,陈天鹏与秋月的爱情最终还是毁在了可怕的封建习俗上,有情人终究没有成为眷属,刚刚萌芽的爱情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秋月就被一场突然遭遇的战事而走向人生的尽头。他们的爱情悲剧令人唏嘘,惋惜,遗憾。一部惨烈悲壮的平民抗战小说,一段生命尽头的旷世姻缘悲剧,抗日故事穿插爱情悲欢,这些情节无疑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人情味、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在抗战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上做出了新的可贵探索。
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虽然可以根据创作需要适度虚构一些故事情节,以突出表现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为小说主题思想服务,但必须忠于基本的历史事实,主要人物、历史事件、时间地点等必须有据可查,经得起历史考证。尤其是有关抗战历史题材的小说,因为涉及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涉及双方对待历史的态度,作品受关注度比较高,读者的神经特别敏感,必须特别慎重,妥善处理好忠于史实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既要按照小说创作的要求进行艺术塑造,使之富于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决不能为创作而创作,为了突出表现某个人物某个事件而罔顾历史事实,凭空捏造,混淆视听。
《大东路》以湘西雪峰山会战为大背景,描写了邵阳沦陷后国民党第304团少将团长陈天鹏率领抗日游击队在大东路、佘荷山一带同日军龟田三生中佐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消灭敌人的抗战故事。1944年,日军的铁蹄在湖湘大地横冲直撞,邵阳沦陷,国破家亡,一群铁骨铮铮的乡里汉子拿起武器,成为英勇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士,他们炸公路、毁桥梁、袭炮楼、夺辎重,灭匪锄奸,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成功毙杀日军最高指挥官龟田三生中佐,为支持国军雪峰山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态度是非常诚恳的,方法也是正确的,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凭空捏造、无限夸大事实情节,把抗日小说写成“抗日神剧”。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为了创作这部小说,作者走访了大东路的山山水水和乡里人家,出入田间地头,无数次拜访当年抗战老人,聆听他们的抗战回忆,从而为小说创作积累了大量原始素材。小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大东路抗战的历史原貌,地域性较强,在尊重历史、忠于事实、基本真实的基础上适度虚构,进行艺术加工再造,符合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要求。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锋认为,历史小说有三种境界:第一等,尽得历史真髓,彻底打通历史的关节,时空的隔膜,让读者进入一种不知今夕何年的庄生梦蝶的境界。第二等,作者史事精通,史识过人,驾驭各种历史材料游刃有余,能把过去的时代活灵活现地拉近到我们的眼鼻之下,让我们痛痛快快把玩个够。第三等,能够建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给读者一个大致的历史框架,可惜这个大框架里填的内容,要么翻翻历史书就可以找到,要么苍白干瘪,缺乏生气灌注的细节,总让人觉得不够“味道”。在我看来,曾恒兄的《大东路》已经超越了三等,达到了二等,基本实现了“忠于史、止于真、达于通”的目的,期望他继续努力,向“尽得精髓,游刃有余”的一等目标奋进。
如今,历史已经尘封,英雄已经远去。和平可贵,自由无价。“往事不可追,未来犹可期。”让我们缅怀历史,致敬英雄,致敬所有为中国抗战胜利献出生命和热血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珍惜和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开拓创新进取,担当作为奉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最后,感谢作者为国内外读者全面、真实、客观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特别是全国各地平民抗战的历史,贡献了一部可读性较强的小说新作,感谢他为艺术地再现邵阳人民舍生忘死、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创作了一部优秀小说,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预祝小说《大东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广大读者喜欢喜爱!
(作者系湖南邵阳学院教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责编:陈普庄
一审:陈普庄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