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吉山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1-12 17:14:37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胡大军 曾宪贵 彭吉山
隆冬时节,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皇仓学校,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青春蓬勃的朝气。
近年来,龙山县皇仓中学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一体化的思政工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两个体系”,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让德育看得见、行得稳、见成效。
校长胡大军激励同学们争做新时代“四有好学生”
如今的龙山县皇仓中学,师生精神面貌高昂,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德育,结出了累累硕果。该校先后荣获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五四红旗团委,湘西州学习型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胡大军、向芳、向云等一大批教师获评省州县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四有好老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向嘉卉、曹栀、丁宇灿等一大批学子获得省州县“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让德育机制“看得见”
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增强体质 强国有我”主题艺体节班级入场式
龙山县皇仓中学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机制。该校不断深化“三全育人”机制,明确规定党政管理人员是“全面”德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实现管理育人;一线教学人员是“台上”德育的骨干力量,实现教书育人;后勤服务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是“幕后”德育的重要力量,实现服务育人。
同时,该校设立党总支部、政教处(德育处)、团委、女生部、学生会、班委会、家委会、心理健康中心等德育管理“单元”。虽然各德育管理“单元”的岗位不同,各司其职,但育人的责任和目标是一致的。
在此基础上,该校完善德育举措。通过制度保障,强化德育意识;通过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通过常规管理,细节决定高度;通过安全管理,夯实责任担当;通过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渗透育人;通过思想引领,目标激励育人;通过关注心理,提升心理品质;通过导师育人,全程保驾护航;通过家校联手,形成德育合力。
让德育渠道“看得见”
龙山县皇仓中学把课堂作为德育的主阵地。
该校联合华鑫教育旗下中小学实施“大德育”战略,引领集团内各校开齐开足了德育课程。老师们丰富课堂形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一门学科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良好载体,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抓住时机渗透德育。学校各科老师遵循这一原则,挖掘课堂的德育潜力。语文教师在教学《石灰吟》时,引导学生学习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高尚品质;数学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简洁、图形的对称之美;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同住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砥砺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使命担当。
走出课堂,该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德育资源。
全校师生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龙山县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这片红色沃土,就是一本鲜活的德育教材。龙山县皇仓中学成立了龙山县首个名团干工作室,将红色文化资源汇编成校本教材,将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成“第二课堂”,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让“后浪们”在穿越时空的红色洗礼和德育研学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校还在特殊时间节点开展为烈士扫墓、重走长征路等德育实践,传承先贤遗志,弘扬传统美德。
让德育方式“看得见”
“德育应该是以小见大的教育,还应该是可以发光、可以辐射的教育。要善于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心理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开展有特色,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该校领导班子这样勉励教师。
该校打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用文化熏陶人、影响人。学校精心打造了励志诗词、励志成语、励志对联和励志标语为主要内容的“德文化墙”,还有遍布各处的德文化景观,将德育文化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让“一草一木皆风景,一墙一路都说话,一言一语总关情”成为学校德育文化的一种特质。
学校德文化墙
德育通过校园文化外化于形,还通过师生活动内化于心。该校充分发挥活动育人功能,以新生军训、集中入团仪式、社团活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为契机,办好校园广播站、校园公众号、校刊校报校网、微信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各类德育活动,利用宣传报道传播正能量,让学校的每一次活动、每一个地方都育人。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模拟法庭、生命教育等活动,让德育课程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不断更新。
德育,不仅在校园之内,还发生在校园之外,发生在家庭之中。龙山县皇仓中学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让学生在强大的德育磁场中健康成长。
让德育模式“看得见”
经过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龙山县皇仓中学总结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模式,这便是立足于大德育的“1268+”德育管理模式。
“祖国万岁”主题艺体节班级入场表演
“1”即“一个文化”,指的是打造德文化。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的基本遵循和教学的工作重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即“两个习惯”,指的是规范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该校坚持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当作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日常工作中,在坚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将德育常规管理落到实处,让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德育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和学校提质。
“6”即“六个必须”,指的是校服必穿、手机必禁、吸烟必绝、恋爱必纠、节俭必行、礼仪必讲。该校将“六个必须”进行拓展延伸,与校园安全防护紧密结合,为学生平安健康、快乐成长护航。
“8”指的是践行“八个教育”,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感恩孝道教育、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在有温度的教育土壤中茁壮成长。
“+”指德育管理的策略、方法和路径的无限拓展。该校推动“三个四有”,鼓励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修养、有学习目标、有法规意识的新时代“四有好学生”;建设有活力、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时代“四有校园”。打造以红色、质量、学术、幸福为底色的“品牌皇仓”。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李寒露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