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第一位湖南籍宰相,集资在京建设湖广会馆

  北京晚报   2024-01-06 09:30:53

1月5日晚,一场寓意万事诸顺的京剧“开台”,奏响了“会馆有戏”之湖广会馆焕新华章,意味着历经一年半修缮的湖广会馆正式亮相。

该会馆位于北京虎坊桥十字路口西南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优雅,与东北隅的纪晓岚故居相望,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处原是私宅,先后居住过监察御史张惟寅、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东阁大学士王杰、刑科给事中叶继雯等。

1807年,湖南籍的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会同湖北籍的顺天府尹李钧简,为光耀桑梓,联络南北乡谊,方便湖湘学子上京科考,共同集资将其改建成为湖广会馆。先建有乡贤祠、宝善堂、楚畹堂、风雨怀人馆等,后多次重建,增建了戏楼、文昌阁等。

作为北京仅存的四座建有大戏楼的会馆之一,湖广会馆曾经名角荟萃——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程砚秋等都曾在这里演出,丝弦皮黄,悠扬悦耳,余音绕梁。

据《黄兴年谱》载: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在湖广会馆举行成立大会,发布《国民党政见宣言》,孙中山莅会并致词,至9月3日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

1996年,湖广会馆大戏楼重修后开业,再现当年“霓裳同咏”的京昆风采;还设有北京戏曲博物馆,向观众展示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这座已有200年历史的会馆已然成为首都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当年身为相国的刘权之想桑梓之所想,集资建会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令人生敬,而他对故乡的贡献又何止如此呢?

北京湖广会馆 方非摄

清朝第一位湖南籍宰相

刘权之,湖南长沙人,生于1739年,字德舆,号云房。乾隆二十五年二甲第四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庆朝官至军机大臣,授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一品大员,位同宰相。《啸亭杂录》云:“本朝边省绝少调鼎者……湖南向无阁臣,嘉庆辛未,戴文端卒,始命刘湘阴为相。”可见,刘权之是清朝第一位任宰相的湖南籍人士,堪称乾嘉两朝重臣,且官风清廉,恪尽职守。

1788年,任左副都御使的刘权之上疏直言“大挑”直省举人积弊。所谓“大挑”是乾隆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二等的以教职用,以拓展举人的出路。敢于挑战当朝皇帝的定制,真得有超高的见识和胆略,弄不好就有杀头之罪。乾隆皇帝还算开明,竟采纳其意,命其御史监视,步军严查。

刘权之对故乡颇为关切。1799年,湖南派买仓谷,为患人民。刘权之奏请,凡荒歉的地方,应向丰收的邻县公平来买仓谷,不得在本县随便摊派,严禁营私舞弊。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缓解了湖南百姓的困苦,“民得免累,湖、湘间尤称颂焉。”

刘权之惠及乡梓的主要还在于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方面。据传:有一年朝廷官员王锦堂赴湖湘公干,刘权之嘱托他留神一下长沙的可用之才。王锦堂事毕还京在朝堂与刘权之相遇,刘权之便问:“可有出类拔萃、才华出众的?”

王锦堂说,下官谨遵钧旨,留心寻访和考察:一天去岳麓山游览,有几位长沙的官员士子相陪。见江边有一塔,下官便出“孤塔耸耸,七层八方四角”的上联让官员士子对。大家都向下官一个劲地摇手,想必是对不上吧。

刘权之听罢则笑道:他们已对上了,对你摇手的意思是:“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王锦堂听罢尽管将信将疑,仍不禁暗自叫好——对得何等的严谨、恰当!满朝文武亦大为叹服。其实刘权之解释的下联似有牵强附会之嫌,可却从侧面反映出刘权之过人的机智与才华。

坊间还流传其他版本,或大同小异,或不尽相同,情节略过,而例举一联供读者鉴赏:宝塔尖尖,七层四方八面;手板摇摇,五指两短三长。与前联相比,哪一个更胜一筹?见仁见智,然而,不管是哪个版本,主旨都是为故乡举贤荐才。

当时多有湖南才俊得到刘权之的提携。安仁欧阳厚均考取举人后,连续两次会试均没有考中,直至嘉庆四年(1799年)第三次会试时得到副主考官刘权之的关照,考中第七名进士。欧阳厚均有一诗纪云:

文章结契信因缘,

问字频来绛帐前。

惭愧登庸旧衣钵,

可能瓦砾荷陶甑。

欧阳厚均不负其师的知遇之恩,鞍前马后地追随左右达十六年。嘉庆十九年(1814年)冬,欧阳厚均辞官陪同老师刘权之返乡回长沙。欧阳厚均在《长沙刘文恪公诗集序》中对其有所记述:“溯自嘉庆已未,厚均始受知于刘文恪公老夫子,成进士,宦京师侍函文者十有六年迨。甲戌冬同归林下,往来晋谒于里第又四载。”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欧阳厚均在刘权之推荐下出任岳麓书院山长,连续掌教岳麓书院达27年之久,培养了湖湘才俊著录者达三千多人。其佼佼者诸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撑起了中国半部近代史。论起来,这些清季中兴名臣当属刘权之的徒孙之辈呢。

乔江书院最有成就的学子

刘权之对家乡的关爱并不意味着他对家乡的偏袒、照顾,他心中是有公与私的底线的。然而这也给他带来相当的麻烦。

《啸亭杂录》中载云:“癸酉之变,公闻命逡巡不时入,及抵禁城四门已阖,公危坐舆中,绝食三日,几至馁毙。事闻,即日勒令休致。”

说的是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四日,天理教首领林清,派教徒约200人潜入北京。翌日,九十余人由信教的太监接应,攻入皇宫东、西华门,终因人单势薄而失败。史称“癸酉之变”,刘权之因为处置不力而被勒令退休。

居京为官数十载的刘权之去官后,落叶归根——乘船还乡。船行至长沙的望城县,他命船在铁角嘴靠岸。原来,这里的乔口镇是刘姓的聚居地,有“乔口遍地刘”的说法,都是明洪武二年落户于长沙乔口镇田心坪的后人。刘权之的先祖也出自这里。乾隆年间建刘氏宗祠于田心坪,于是刘权之打算到田心坪刘氏家庙入籍,便令人去田心坪祠堂探风。

不料刘氏不愿接纳他,特在祠堂书一上联:“树大根深不落无名野鸟”,下人看了以后,回船向刘权之如实禀报,刘便对了下联:“河干水浅难藏有姓蛟龙”。派人送往祠堂后便开船离去。

此乃事出有因:刘权之在位为相时,乔口刘氏曾派人到京城找他办事。作为奉公守法的循吏,刘权之为避嫌未予接待,故得罪了刘氏家族,当刘告老还乡时,乔口刘氏挟报复之心,不接纳他。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还是在乔口镇,与岳麓书院同期建于南宋年间的乔江书院里塑有三尊像,中间为院长黄澹;右边叫许有壬,曾二度上疏求皇帝拨银修乔江书院者;而左边就是乔江书院最有成就的学子刘权之。

关于刘权之的祖籍和身世还有一个插曲:在浙江文成县有刘基庙。庙内有一长联:“言陈圣道,术究天文,帷幄中不惭名士,兼故乡倡义,泽被枌榆,迄今日庙貌巍峨,奉蒸尝犹思遗爱;学本帝师,才为王佐,草庐内早识真人,想开国元勋,望隆伊吕,宜后嗣馨香俎豆,笃忠贞以迪前光”。落款为“嘉庆元年江苏学政·后裔刘权之题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华盖山脚刘基庙”。有的版本说,上联是刘基亲笔所书,一直未有人能对出下联,而400年后由刘权之对出。

刘基即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下款称“后裔刘权之”不知根据何在,有待考证。联中对先祖多有褒扬,亦流露出继承祖上德行功绩的志向。之后的刘权之果然位居相国。

《万户春声》 清 刘权之

刘权之的诗书画

刘权之是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啸亭杂录》中称:“公面赤皙,疏眉目,性卞急,驭下顿严,然不识政体,咆哮终日,人亦不畏其威。”

他幼即好饮,其饮最豪,能三四昼夜不辍杯。与之角饮,有一日半日遁去者,刘权之则呼之谓吃短命酒。

刘权之乃纪昀(晓岚)的高足,随恩师参与《四库全书》的纂修。刘权之“预修《四库全书》,在事最久,及《总目提要》告成”。鉴于刘权之在《总目》起草与修订过程中勤谨的表现和发挥的重要作用,特予以提拔,之后一路高升,一直升迁到大学士之职。刘权之则对其师感恩戴德,推崇备至,极尽褒扬,嘉庆十七年(1812年),已经是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的刘权之为其师纪晓岚的《纪文达公遗集》一书所作序言中称:

吾师纪文达公天资超迈,目数行下,掇巍科,入翰苑,当时即有昌黎北斗,永叔洪河之目……

刘权之不仅在政治上颇有作为,而且多才多艺。前面展示了刘权之撰写楹联的功力,而他的诗作也是不俗的,清新而隽永。如《过琴溪》:

闻说琴高鲤,今过跃鲤溪。

奇峰含古秀,小洞护灵栖。

采药来松下,成丹去水西。

何时归鹤驭,桥柱倩新题。

刘权之的书法博采诸家之长、贯通融会,尤精楷书,秀润婉丽,颇为时人所宝。

刘权之亦擅山水画,嘉庆万寿庆典,进《四海嵩祝图诗画》册,笔意秀雅,在似能未能之间,全属书生本色,脱尽画工窠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万户春声》册页一开,“画过年即景,城垣连绵,房舍鳞次栉比,远山掩映,烟云无际。河岸边,孩童燃鞭炮戏耍。邻里友人,互道恭喜贺年,大有‘千家万户腊月闹,阡陌道路互道吉’的春节热闹景象。通幅设色淡雅,线条简练,点染随意。”

刘权之致仕后寓居长沙城北,成为该城引以为傲的乡贤。从他下船的太平街湘江码头到其宅邸,一路上的街巷都取上了喜庆祥和的名字:前有“如意”,后有“连升”,左有“三贵”,右有“福星”。

连升街,寓意步步连升;三贵街乃刘权之的宅邸所在,“三贵”者,指刘氏父子——刘权之父亲刘暐潭,字湘客,官至广西泗城知府;刘权之兄长刘校之,乾隆辛巳进士,官至贵州学政等职;至于刘权之本人,则名声尤为显耀,无需赘言了。

道光八年(1828年)九月,湖南巡抚康绍镛上奏,请准将已故湖南籍大学士刘权之入祀“乡贤祠”,得到皇帝准谕。

1897年,谭嗣同、唐常才在刘权之旧宅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高等学府“时务学堂”。梁启超曾在这里讲学,蔡锷、杨树达、范源濂、林圭等近代精英曾在这里学习。1938年,时务学堂故址毁于长沙大火。抗战胜利后,陈云章先生购买时务学堂废址的地皮,建起住宅,并立“时务学堂故址”牌坊,现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唐能

三审:赵雨杉

来源:北京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