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羽冬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4-01-05 19:55:29
冻梨摆盘、人造月亮、飞马踏冰、“东北金渐层”卖萌,骆驼走上了冰封的江面,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表演驯鹿,最近又有11个广西“小砂糖橘”成为东北团宠,全网围观“云看娃”……元旦假期,一批批“小土豆”蜂拥而至,带火了哈尔滨这座北国冰城。
到达漠河后,漠河文旅全程保驾护航
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哈尔滨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40%。据预测,这波热潮还将延续至寒假、春节假期。
哈尔滨,亚洲唯一“音乐之都”,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哈尔滨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曾经的工业重镇,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时光流转,尽管东北的自然风光、资源禀赋依旧,但也未抵挡住哈尔滨经济日渐低迷,人口流出的现实。
哈尔滨,一个东北的老牌城市,何以在2024年再次翻红,脱颖而出?
可触可感的快乐
哈尔滨可能是全国第一个有性别的城市。
哈尔滨,性别:男,身高:185,女朋友:南方小土豆,性格:讨好型市格。主打的人设是霸总式的宠爱和幽默。
从“小土豆”这个称呼开始,就充满了哈尔滨对远道而来客人的宠溺。
为了招待五湖四海的客人,哈尔滨不断“整活儿”,机场里玩快闪,花式迎接“小土豆”;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就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空用无人机升起了一轮圆圆的人造月亮;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麋鹿、雪狐、东北虎、企鹅统统“营业”;松花江冰面上升起热气球,冰雪之城上演“浪漫土耳其”……
博主们感叹“哈尔滨有好东西是真往外掏”“哈尔滨好像一只开屏的孔雀”……
各大早市、菜市场、夜市全部花式出圈,东北洗浴被南方游客“包场”,号称“南泥北运”工程;的士司机从说话大嗓门秒变夹子音,生怕自己吓坏了南方“小土豆”;交响乐团都搬进了商场;“小土豆”们在冰雪大世界拔河,在公交车里蹦迪,在松花江上放烟花……
可触可感的快乐,随处可见。
不少本地人调侃,“你还是那个‘尔滨’吗?”“尔滨,你并非无声的海,只是不为我澎湃”……
近日,有网友发现,哈尔滨现已推出加糖的甜豆腐脑,对此,有网友调侃,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哈尔滨豆腐脑出甜的了!“那是甜豆腐脑吗?那是尔滨的恋爱脑”……
快乐让“尔滨”上大分,不少网友直呼:不是北欧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
互联网的流量加持
网络平台“造梗”无疑是哈尔滨此轮出圈的一个重要原因。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东北早市太便宜”“东北菜量怎么这么大”“东北不养i人”“俄罗斯组团在黑河逛早市”“一米七的大糖葫芦只卖十块”“跟东北摊主买一根大葱,人家直接塞给你不要钱”等话题在网络上不断出现,持续地挑动着人们的神经,一个又一个赞美以夸张的形式接连出现,极大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根据《小红书文旅行业月报》10月份,在全国TOP30国内目的地热搜词中,哈尔滨排名飙升23位,一上榜就冲到了第8名。
去年11月,哈尔滨暴雪如期而至,“大学生早八人艰难求学路”“哈尔滨大雪,宁古塔果然名不虚传”等视频又带来了一波热度,狂风暴雪的寒冬在不少南方人眼里,具有特别的吸引。
社交媒体时代,出片、出梗是旅游打卡的第一要义。索菲亚教堂被调侃为“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欧洲建筑”,穿上一套俄式公主裙就能秒变霸气女王;为了让不足160厘米身高限制的游客也能滑滑梯,冰雪大世界特地安排“陪滑”,于是,“185哈体院学生陪滑”短视频刷上热门;冰糖锅包肉、冰糖辣条、冰糖大闸蟹、冰糖皮皮虾“万物皆可冰糖”的视频,又是一条“爆款”在握……
冻梨摆盘、大爷宠溺地让“小土豆”体验铲雪、陌生人组队带“小土豆”体验“出溜滑”、冰雕师傅现场给小朋友雕刻玩具……
一条条情绪价值满满的视频,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人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真诚,是快乐。
互联网对哈尔滨的大规模关注,点燃了当地的旅游之火。
超越预期的服务格局
南方人的执念是雪。冬天是哈尔滨最美的季节,哈尔滨具有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自1963年,哈尔滨举办首届冰灯游园会成为中国冰灯艺术发源地以来,经过60多年的传承发展,哈尔滨“变极寒为极美、化冰雪为神奇”,将深厚的冰雪历史文化底蕴、高品质的冰雪旅游产品、“奥运冠军之城”的冰雪基因深刻地融入到音乐、建筑、环境、时尚乃至餐饮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冰雪文化。
哈尔滨又以东北人特有的实在和热情,把旅游接待不仅“做到位”甚至还“超预期”,印证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12月中旬,尽管退票风波令哈尔滨“出师不利”,但也成为哈尔滨展示真诚和实在的一个起点。管理的美好小细节,也被每一个人看到:
机场的工作人员像放鸡蛋一样小心翼翼地把游客行李放在行李转盘上;坐个地铁,还能顺便拿到“地铁摆渡票”,免费往返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景点;考虑到南方游客可能不抗冻,政府在街边搭建了温暖驿站;点杯奶茶,发现杯套都变成了景点明信片,不用贴邮票就能直接寄回老家;中央大街的通道为了防滑甚至都铺上了地毯;不少市民开着私家车免费搭载外地游客……
所有的不期而遇,其实都是有备而来。早在12月初,哈尔滨商务局就发布了倡议书维护旅游市场的秩序,游客爆满订不到房,人大服务中心腾出房间;针对出租车乱收费问题,哈尔滨统一安装了新的计价器;为了让游客尽情在外游玩,机场大巴和地铁也相应延长了运营时间……
近日,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下发了重磅通知:各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坚持利用公共资源建设景区的公益属性,充分体现社会效益,不得借旅游旺季上调门票价格。全面落实对特定群体的门票减免优惠政策。
1月1日—2日,哈尔滨市政府组织召开哈尔滨市冬季旅游提升宾馆酒店服务质量座谈会。哈尔滨市政府要求,宾馆酒店经营企业要做到不过度浮动价格、不盲目调整价格、不虚高标注价格,让外地宾客切实体验到哈市的大气洋气和货真价实。
去年“有淄有味”,今年“滨至如归”。“顶流”的背后是细致入微的服务和回应,是每个当地人的热情,是对游客的无比尊重和对城市的无尽热爱。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