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1-05 12:40:5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曼斯
对答如流的AI机器人、细节精美的3D打印花、自动智能的过滤水系统……1月4日,2023年长沙市科技教育工作总结会暨科技赋能“双减”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在长沙市少年宫举行。琳琅满目的科创作品、声光电相结合的演示过程,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
作为唯一一个单独设有展台的学校,长郡芙蓉中学“小小发明家”们的各类科创作品尤其引人注目。
长郡芙蓉中学展区。
走进展区,小小讲解员立即介绍起各项精巧的发明:“这套电工爬电缆重力压卧辅助装置以‘鸟爪’为灵感,当脚踩在电缆上时,两侧的支撑臂会因为牵拉作用而向电缆靠拢,使握缆带紧紧握住电缆;当脚抬起来的时候,支撑臂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弹,松开电缆,从而能更加方便,安全,轻松地在电缆上行走。”
这套装置的发明者楚铭涛是长郡芙蓉中学学生,今年16岁。一次外出旅游时,他发现电力工人在高空中倾斜的电缆上行走时很容易打滑,便开始思索发明一套更安全高效的装置。在长沙市科技创新首席名师陈水章的精心指导下,楚铭涛成功研发出“电工爬电缆重力压卧辅助装置”,并先后斩获第39届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湖南省第4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十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和第122届巴黎发明展银奖。
这仅是长郡芙蓉中学的科创发明成果之一。该校致力于科技创新特色工作,全校师生成果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40项,在各类科技类比赛中,国际级奖项35项、国家级奖项43项、省级奖项55项、市级奖项300余项,有5人获得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奖。
参展者正在拍照留念。
在科技教育经验分享交流阶段,芙蓉区长郡芙蓉中学校长夏琴分享了经验心得:“学校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教育‘渔场’,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充足养分,构建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创新的良好校园生态。”
据夏琴介绍,学校成立了湖南省首个创新人才院士辅导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政国等担任该校院士辅导站导师,为学生进行科普讲座。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初一年级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科创课,给学生播种科学的种子,植入创新的基因。学校还配备打造了一个未来科学家活动中心,配备有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3D扫描仪、数控调刻机、电火花钻孔机等各类科技创新实践设备,让学生参与感受创意催化、体验制作、展示交流等创新研究与创造发明的全过程。
楚铭涛正在制作电工爬电缆重力压卧辅助装置。
此次活动中,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开福区四方坪小学、长郡梅溪湖中学、长沙县第一中学的校长们分享了各自学校在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会议还对2023年科普助推“双减”服务工作优秀学校、优秀科技辅导员、最美科普志愿者、科普类课后服务经典课例进行了表彰。
近年来,长沙市教育局提高站位,通过丰富办学内涵,不断实践创新,多方协同创设优质环境与平台,在科技教育的赛道上出色出彩,为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提质增效,全面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责编:封豪
一审:李曼斯 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