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01-03 17:01:23
文/湘江新区青山中心小学2104班 王皓然
一场小雨过后,我和小朋友在园中玩耍,发现紫茉莉旁掉落了几颗黑色的种子,它们平躺在地面,刚刚冒出嫩黄的小芽,正努力向上生长。大家十分好奇,便引发了对植物生长的讨论……
“哇!地上的种子全部都发芽啦!”
“种子秋天也可以发芽吗?”
“种子明明落在碎石堆上呀?不在土壤里也能发芽吗?”
“因为下雨了,所以才发芽吗?”
为了弄清楚疑问,我决定对“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展开一次深入的探究,尝试分析其发芽因素,找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
我立刻找来实验材料:凤仙花种子、营养土、玻璃瓶、花盆、水、吸水纸巾。准备好材料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凤仙花种子,细致地观察了起来,发现它们虽然都披着一件黑色的外衣,不过个头却大小不一,最大的颗粒也不过芝麻大小,让我不得不小心翼翼,我用手轻轻捏了一下,硬邦邦的,果然配上这黑色的外衣造型,真像是一脸严肃的包公啊。为了提高发芽率,我选择了个头大、颗粒饱满的种子来进行萌发实验。
妈妈建议我同时选择“水培”和“土培”这两种播种方式,这更利用观察对比,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于是,我拿出花盆,贴上标签,将营养土倒入盆中,再挑选了颗粒饱满的种子,均匀地分撒播种到土壤上,并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营养土,最后浇透水。将其命名为“土培0号”,并放到阴凉通风的室外,等待发芽。
接着,我又以纸巾催芽的方式进行水培实验,先取出4个玻璃瓶,分别贴上标签:水培1号、水培2号、水培3号、水培4号,在瓶底铺上两层吸水纸巾,将种子分别摆放到纸巾上,且做出以下处理:
水培1号:加入适量的水,放到阴凉通风的室内。
水培2号:加入适量的水,放入冰箱,让种子处于低温状态。
水培3号:不加水,放入橱柜中,让种子保持干燥。
水培4号:加入一整瓶水,盖紧瓶盖,放入橱柜。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我静静地等待着种子的变化,想象着它们正脱掉一件件的黑色外衣,冒出那嫩黄的脑袋来……终于等到了第5天,我对种子进行了观察。
土培0号:小部分种子生出了短短的白色根系,冒出黄白色的嫩芽。
水培1号:种子全部萌发,生出了细长的白色根系,冒出黄色的嫩芽。
水培2号:种子浮在水面,与五天前状态一致。
水培3号:种子没有发芽,与五天前状态一致。
水培4号:种子没有发芽,与五天前状态一致。
通过这次实验,我终于解答了疑惑:原来种子的发芽与土壤无关,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才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水能够使种皮变软,这样胚才容易突破种皮。营养物质也必须在种子含水较多的情况下才能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供胚利用。空气中含有氧气,种子只有吸进大量氧气,才能分解营养物质。不过,温度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子才能正常地吸水,旺盛地呼吸,顺利地进行营养物质的转化。所以水分、空气和温度三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园中散落的种子正是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秋季气温适宜,符合种子萌芽的温度,加上降雨之后,空气湿度增大,土地湿润,石头铺在泥土上,涵养水分,室外充足的氧气让种子能够自由呼吸,所以才在碎石里得以生根发芽。
当然种子的萌发还必须具备一些内在条件,种子要发育完全,胚完好无损,已通过休眠阶段,且在其寿限之内。所以,我在播种之前,就选择了有活力、颗粒饱满的种子,这样才成功催芽了凤仙花。
小朋友们,“一切推理都必须从实验和观察中得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惊喜,只有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仔细观察、勇于探索,才能从生活中获取真理,这就是科学的奥秘。
指导教师:梁湉湉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琼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