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着喝的长沙“岳麓茶”,曾是多少文人雅士的心头好

刘赞   《文史博览》   2023-12-27 10:17:32

文/刘赞

长沙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华茶文化中“绿茶”的发源地之一。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与茶具,到《尔雅》记载的“槚苦茶”,再到长沙窑出土的唐代青釉褐彩题“荼埦”(“荼”即今“茶”,《说文》:“荼,古茶也。”“埦”即碗)瓷碗,以及唐代《封氏闻见记》中有关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的记载,都是长沙有着悠久产茶、喝茶以及制作茶具历史,并将其作为生活习俗的真实反映。也正是从唐、宋时开始,饮茶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成为文人墨客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起源于唐宋僧侣

岳麓山位于长沙湘江之滨,与橘子洲隔江相望,东南群山环抱,西北江水相依,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一个适宜种茶的天然环境。相传在唐宋时期,岳麓山寺庙里的僧侣从安化带来茶籽,在寺庙周围辟地种茶,每年春末夏初,采制茶叶先是用来敬佛,之后用来款待游客,于是饮茶之风开始从佛寺向民间传播。现藏于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青釉褐彩题“嶽麓寺茶埦”瓷碗,就是岳麓山茶文化的有力证据。此碗高4.8厘米,口径13.5厘米,碗底书有“张惜永充供养”6字,这极可能是庙里的一位施主专门定制,供奉给麓山寺里的僧人饮茶用的。

佛教之所以推崇饮茶,是因为其讲究坐禅,坐时要专注一境,时间长了必定会非常疲惫,午后不食的戒规又会导致饥饿,而茶恰有提神益思、清心静欲、生津止渴、祛除疲劳、延年益寿的功效。

俗话说,“茶益文人思,酒壮英雄胆”,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称茶能“悦志”,利于激发灵感,“岳麓茶”的“益思”“悦志”效果,在来到这里的文人墨客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被贬途经长沙,与友人一起来到岳麓山寺庙游赏名胜,在茶憩时联想到自己在官场跌宕起伏,再回长安已是遥遥无期,感慨万分之下作《高山引》赠留在寺庙,诗云:

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

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

水一曲兮肠一曲,

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槚邈已远,

友于何日逢。

况满室兮童稚,

攒众虑于心胸。

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

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此时,他已年过半百,且是第二次被流放,不免悲痛。悲伤过后,总归还是要面对现实,所以他在过了大庾岭以后,还抱有幻想地写道:

但令归有日,

不敢恨长沙。

关于此段记载,50多年后来到岳麓山的杜甫看到寺墙上的这首诗也是触景生情,他在《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写道:

宋公放逐曾题壁,

物色分留与老夫。

唐代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张谓觉得,朋友饯行“岳麓茶”更能代表心意,于是在《道林寺送莫侍御·一作麓州精舍送莫侍御归宁》中写道:

饮茶胜饮酒,

聊以送将归。

茶性与佛教的思想也甚为契合,得道的僧人常以茶作喻,晚唐著名诗僧齐己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坚持以茶悟理、以茶悟禅,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他的诗作中,经常有写到僧友寄茶的内容,岳麓山道林寺僧友给他寄了谷雨新茶,他在《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中写道:

枪旗冉冉绿丛园,

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

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

不堪无过夕阳天。

这首诗对岳麓山道林寺茶园景色,以及采摘、煮茶方法都进行了描述,他们这种喝蔬菜汤一般的煮茶之法,正是当时在文人和僧侣之间普遍流行的。

广传于宋代

到了宋代,茶肆茶楼开始兴盛,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岳麓茶”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常被僧人用来招待官场来客。宋初名臣王禹偁为官敢谏敢言,他在送朋友到湖南来任职时,就得到僧人煮茶招待,这在其作品《送罗著作奉使湖湘》中有详细记载:

山行马拂湘川石,

寺宿僧供岳麓茶。

魏野比王禹偁小6岁,也是一个极具才华的人,据说当时辽国契丹皇帝派使者到京都,向宋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感到魏野为国家增添了光彩,就请他出庄为官,却被魏野以“糜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为由拒绝了。也正是因为没有从政为官,才有了他的长沙之行,写下了关于岳麓山茶叶的吟咏诗《岳麓茶》:

城里争看城外花,

独来城里访僧家。

辛勤旋觅新鑽火,

为我亲烹岳麓茶。

为什么是“烹”岳麓茶呢?“据考证,古人喝茶,最早是直接生吃茶叶,大概是因为发现了茶叶有提神效果。后来随着社会进步,逐步改良为煮茶,唐宋以前几乎都是流行煮茶,差不多到了宋代末期,元代以后才改为泡茶”。宋代湖南不仅茶叶品质好,而且盛茶的器具也极其精致,根据宋人周煇所撰的《清波杂志》记载:“长沙匠者造茶器,极精致。其工直之厚,等所用白金之数,士大夫家多有之。”由此可见长沙工匠技艺与茶文化的结合之深。

魏野到长沙时,正是北宋初期,岳麓山下的书院声名鹊起,它由僧人办学转为官府办学还只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但在山长周式的苦心经营下,开启了湖湘一脉浓厚学风,得到皇帝御赐“岳麓书院”牌匾,加上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长沙人历来有到岳麓山踏青、赏花的习俗,所以城里城外到处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但是魏野平日在家里凿土引泉、乐勤耕种,过惯了泉林之间弹琴赋诗为乐的生活,所以并不像其他文人墨客一样跟风出游,而是跑到城里的寺院与高僧一起沏茶论道,好不自在。《岳麓茶》一诗,并没有对茶的品质作出描述,只是以记事的方法写下了僧友的煮茶款待。也无怪乎他后来还赠诗寇凖:

好去天上辞将相,

归来平地做神仙。

岳麓书院“朱张会讲”留下千古佳话,说到“岳麓茶”不得不提山长张栻,他爱喝酒亦爱品茶,尤其喜欢用山上白鹤泉的水来煮茶,他在《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中写道:

人来人去空千古,

花开花落任四时。

白鹤泉头茶味永,

山僧元自不曾知。

张栻觉得用岳麓山白鹤泉水煮出的茶,味道更为浓烈弥长,感叹僧人们居然从没发现。

元代起,长沙的名茶逐步多了起来。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和相关文史资料记载,归纳出来的元代名茶约有40多种,潭州(长沙)地区的茶品有“岳麓、独行、灵草、绿芽、片金、金茗”等种类,商业十分繁盛。随着宋代造船业的发展,长沙城与全国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当时扬州的商船,溯江而上“远及长沙”,所以在元末明初时,诗人高启《采茶词》记载道:

竹炉新焙未得尝,

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

衣食年年在春雨。

由此可见湖南市场对茶叶需求之盛。当然,除了从外地引进茶叶,长沙也是鼎鼎有名的茶产区,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的“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都是“长沙名茶”有力的史籍见证。

驰名于清末

清朝时期茶文化愈加兴盛,茶馆、茶档是老百姓重要的活动场所,人们通过茶来待客会友,文人通过品茶吟诗作对,商人通过品茶洽谈生意。而这个时候的岳麓书院人才辈出,在历任山长的管辖治理下,云麓峰以高大乔木为主,茶园则被集中在了山的南北两麓。在爱晚亭留下更名轶事的江南才子袁枚,一生曾两次来到长沙,对这里的山水可谓情有独钟,他在《湘水清绝深至十丈犹能见底》一诗中写道:

湘水无纤埃,

十丈如碧玉。

直是银河铺,

不用燃犀烛。

我性不茶饮,

至此酣千锺。

爱极无可奈,

藏之胸腹中。

一个生性不喜饮茶的高士,到了长沙这地方,好水好茶喝得酣畅淋漓,且由于实在太爱这味道了,把茶叶都吞入胸腹之中,可见长沙茶叶以及泡茶的水质的魅力。

到了清代咸丰年间,岳麓山周边的人开始引种橘树,橘香茶的风味更为吸引人,从此以后,茶树、橘树面积逐渐开始扩大,自岳麓山至回龙洲、白沙洲等沿湘江一带约30公里,普遍种植了茶树和橘树。这种高矮重叠、错落有致的种植方法,对老百姓来讲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同时橘园和茶棚相间,意境非同一般,故曰“河西园茶”,此茶曾一度成为“供品”。同时,《清稗类钞》中的一段记载也成为长沙人茶饮习俗的有力佐证:“湘人于茶,不惟饮其汁,辄并茶叶而咀嚼之。人家有客至,必烹茶,若就壶斟之以奉客,为不敬。客去,启茶碗之盖,中无所有,盖茶叶已入腹矣。”在长沙招待客人,以壶斟茶是对客不敬,客人品茶以吃光茶叶为最佳回馈,“河西园茶”就是待客的常用茶。

除了家里待客之外,到了长沙的茶馆里,喝茶时还得配有茶点,盐姜、萝卜条就是最为常见的茶点之一,《清稗类钞·茗饮时食盐姜莱菔》记载:凡饮者既入座,茶博士即以盐姜、莱菔(萝卜)各一二片以饷客……又有盐姜、豆子、芝麻置于中者,曰芝麻豆子茶”,宁乡、益阳一带的老人,至今仍有做此茶的传统。

随着茶文化的传承延续,到了民国初年,“河西园茶”的名声开始盖过“岳麓毛尖”。在《说茶》一书关于“现代名茶”的记载中,对“河西园茶”有着较为详细的介绍,该茶产于湖南长沙市郊,所用鲜叶原料较一般名茶粗老,大都以一芽二三叶为主;整个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初烘、渥坯、复揉、再干、再渥坯、三揉和全干九道工序。鲜叶经杀青、初揉和初烘以后,在六七成干的情况下,进行渥坯工序,经过渥坯,叶色由青绿色变为黄绿色,使茶汤橙黄,滋味醇厚;在全干工序中,用少量枯枝明火再加上二至三根黄藤,或加三四个水湿枫球,小火慢烘,全干后的茶叶完整,提起呈串钩状,俗称“挂面茶”,很少单叶。这种茶叶,既有茶香,又有烟香,先饮其汁,后嚼其叶,齿颊留芳,别具风味,这就是典型的烟熏茶,笔者母亲及祖上就擅制此茶。

为了佐证“河西园茶”变更,笔者找到了1959年编修的《湖南茶叶》一书,据此书记载,长沙地区茶树品种较多,主要有清明种、谷雨种、守园蔸、大叶种、小柳叶种、紫叶种、红叶种等种类,岳麓山上以产细青茶(也就是烟熏茶)为主,在岳麓山、石岭坳、左家垅一带共有茶园700亩,年产细青茶700担,由此可见清末知名的“河西园茶”就是后来所说的“细青茶”。河东的金井、高桥、蒲塘、范林桥等地,不仅产细青茶还生产红茶,种植面积27000多亩,总产量达9000余担。根据当时规划,为了便于经营、集中制造,准备将湖南省划分为“湘东、湘北、湘中、湘南、湘西”五大茶区,以发展红、绿茶为主。岳麓山位于“湘东产茶区”,计划在1962年以后,将湘江以西区域全部改为“红茶区”。后来该计划由于多方原因没能实现。20世纪70年代,岳麓山管理部门开始大力发展农林经济,在山上大面积种植油茶,油茶与传统的“河西园茶”不同,主要是通过茶树籽,炼制植物油,因此岳麓山产茶历史开始告一段落。

这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岳麓山周边的茶园面积大幅减少,“岳麓茶”已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有着千年茶文化传承的岳麓山,目前仅在山顶仰天坪一带还保留着60余亩茶园。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史博览》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