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25 09:04:1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冠军 杨冬艳
寒冬刚至,果农渐忙。累累橘实,压弯枝头。
在洪江区桂花园乡,一辆辆运输柑橘的车辆隆隆开过,金灿灿的柑橘寄托着洪江山农无限的希望。在115平方公里的洪江大地上,广大“三农”工作者和农户,正享受着忙碌了一年的收获……
回望过去一年,洪江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培基地、扩规模、树品牌、提档次”的总体思路,稳中有进,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该区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95亿元,同比增长4%;农产品加工产值9.18亿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7元,同比增长7%。
(恒裕竹木绿色餐具生产线)
政策助推农业可持续现代化
洪江区及时出台完善了《关于扎实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洪江区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奖励办法》《关于鼓励引导洪江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系列政策,发放农业产业奖补金额230余万元,统筹整合各类资金3000万元,用于支持和改善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
洪江区大力发展楠竹加工、雪峰乌骨鸡养殖、特色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体系,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新引擎”的作用。洪江区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产业融合为思路,做好“政策扶持、规划引领、要素聚集”三门功课,突出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培园区、创品牌,优势产业集群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均得到全面提升。
(洪江区城区鸟瞰图 郭承皓 摄)
“最近几年,我区连续举办了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请专业的老师上课,指导我们发展农业产业专业技术,采取科学手段减少农业生产风险……”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现场,桂花园乡滩头村种养大户黄梅生正在认真听取专家讲授种植技术。
2023年,洪江区培训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200人,带动农民选优品种,使用新技术,农业机械化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步入正轨。
(洪江区横岩乡菖蒲村帐篷露营基地 宁剑 摄)
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
“轰轰轰 ……”洪江区田野间传来兴修农田的机械声令人澎湃。洪江区正在对桂花园乡266.7公顷高标准农田进行提质改造,将其作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
洪江区严守793.3公顷耕地红线。结合区领导联村工作,创建粮食生产示范片173.3公顷,实现粮食种植面积920公顷,粮食总产7200吨。高质量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完成100%的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同步完成30%以上的内业测试化验任务。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66.7公顷,种植绿肥213.3公顷,增施有机肥100公顷,完成137.6公顷污染耕地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1%,农业面源污染持续减少。通过翻耕、深水灭蛹、诱捕器诱杀、杀虫灯诱杀、低毒低害的生物农药等措施,2023年粮油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75%。
(洪江区横岩竹海云雾 向春省 摄)
南竹成了“绿色聚宝盆”
洪江区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围绕“竹”产业,建立“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市场”经营模式,带动村企南竹加工产业链形成和村民就业。支持国家级龙头企业恒裕竹木扩建竹制航空餐具智能化生产线和2万吨南竹综合开发利用生产线投产,年耗用南竹200余万根,为竹农增收3000多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业600余人,年增工资收入1700余万元。
(洪江区茅头园村33.3公顷苗木基地鸟瞰。徐行 摄)
洪江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南竹精深开发”的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了“竹砧板、竹家具、竹制旅游工艺品、竹餐具、竹炭”产品链,与林农形成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同时通过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围绕南竹洪江区建设竹制品加工厂15家,竹笋加工厂2家,竹林养鸡年产5万羽,林下仿野生中药材种植405.3公顷,曾经的山沟沟变成了聚宝盆。
“我承包村里上百公顷南竹林,楠竹卖给恒裕竹木,竹笋供给村里的竹笋加工厂,今年又发展了66.7公顷竹林黄精种植,南竹变成了摇钱树。”横岩乡菖蒲村能人郑福宏高兴地介绍。
(洪江区特色农产品参展全国中部农博会 肖志峰 摄)
养出湘黔边区最韵味的“乌骨鸡”
“这里是我们的雪峰乌骨鸡原种场,里面有纯种雪峰乌骨鸡5000套。”顺着曾建华手指的方向看去,洪江雪峰乌骨鸡保种育种工作已初见成效。该区雪峰乌骨鸡产业向农业现代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初冬时节,也逐步进入养生进补季节,洪江区雪峰乌骨鸡也随之进入了销售旺季,走进洪江区大大小小的饭店,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鸡汤、一盆盆香气四溢的炒酒鸡,令人垂涎三尺,食客们正在大快朵颐地品尝湘黔边区珍贵种质资源——雪峰乌骨鸡的独特韵味。
(洪江区乡村民宿一景。徐行 摄)
2023年,洪江区按照“5+N现代化产业新体系”的发展思路,坚持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工作要求,持续试验、示范、推广雪峰乌骨鸡培育和养殖新技术。如今,该区雪峰乌骨鸡产业培育工作已初见成效,洪江雪峰乌骨鸡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该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零”突破,嵩云禽业完成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申报,云飞凤雪峰乌骨鸡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云飞凤完成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申报。该区新增雪峰乌骨鸡养殖户6户,实现年出栏成鸡24万羽,建设标准化繁育养殖基地1公顷,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基地6处,开发酱板鸡、乌鸡汤、乌鸡肽等众多网红旅游产品。
(竹林放养雪峰乌骨鸡 杨雪畅 摄)
走出一条精细特色发展新路子
深秋,滩头村密云家庭农场,果农黄梅生正引导着游客到他家的果园采摘新品种柑橘,他家的水果一直以高质量、有特色等优势,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客户采购,虽然价格比市场价高上2成,但依旧供不应求。
2023年,洪江区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引进新品种,加快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服务指导,引导区内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精细特色农业,用心用情把产品的质量做精做优。同时鼓励农户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制作个性化农产品包装,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打造了一批个性化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年引入农业新品种23个以上,新技术5项以上,组建了一支84人的科技专家服务团助力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坊创业创新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释放,出现了“梅生葡萄”“小甜心柑桔”“西子脆梨”“云峰猕猴桃”“菖蒲高山黄牛”等特有农产品品牌。
(洪江区乡村旅游摸鱼活动吸引众多游客 郭承皓 摄)
同时,洪江区还积极做好农产品营销推介,让山品出山。先后培育“幸福洪江”“妹几噶”“洪江血粑鸭”等一批农产品销售电商达人,发展了“一方水土”“烟雨洪城”“忆·洪江”等一批实体销售门店,向游客推介宣传销售洪江特产,实现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3400万元。2023年,该区滩头村获评省“一村一品”重点村,岩砣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天鲮公司沅水土著鱼类繁育产业园成功申报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忆·洪江”成功申报怀化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改出一片宜居宜游新天地
座座院落干净整洁,条条道路四通八达,房前屋后花繁果盛……沿着旅游金三角精品线路,两边星罗棋布的村庄一派祥和,洪江区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
千乡万村、因地制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洪江区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村容村貌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以乡村产业发展为支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得益彰,形成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2023年全区共打造精品旅游线路1条,和美乡村示范片4个,创建和美团寨10个,和美庭院100个。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投入资金1800万元,改建卫生厕所191座,新修分类垃圾收集点60处,新增大型分类垃圾桶200余个,维修道路7.4公里,启动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供水更安全更可靠,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21处,茅头园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统筹法治、德治、自治,多举措开展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探索,全区15个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立健全“一约四会一榜”,全力推进片组邻“三长制”,选出邻长381人,开展走访1.1万人次,收集各类问题800余条,化解邻里矛盾100余起,开展乡村志愿行动395场。堆边村荣获省级文明村、市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横岩乡获评“十四五”期间省乡村振兴示范乡。
一江碧水,两岸秀色,沅江、巫水双双奔向,汇聚洪江。回首一年,收获满满。展望前方,未来可期;经数万人的共同努力奋斗,这片热土已是甘味绵长,雄溪大地满溢蓬勃生机;冬进春临,万物蓄藏,积聚着115平方公里人民接续奋进的力量;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蹄疾步稳,洪江区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已按下“快进键”。
责编:林振林
一审:陈冠军
二审:曾亮
三审:马亚晖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