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黄精酒文化 探寻传承的秘密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19 15:13:34

翻开一部中国酒典,从汉武帝“饮枸酱酒而甘美”到唐朝李白的饮酒狂歌,从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到怒掷酒瓶振国威的悲壮.......历史一幕幕,都将酒文化传承展现得淋漓尽致。

酒文化作为中国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除了有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千古绝唱,更是有着一代代酿酒工匠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蕴含其中。今天,我们走进益阳市安化县多花黄精酒业有限公司(黄精酒厂),对话黄精酒厂总经理谌传忠,湖南省农科院教授、知名作家方志辉和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教授、博士吕慧英,探寻中华酒文化、梅山文化与黄精文化如何融合发展,进而创造了匠心独具的黄精酒。

梅山文化滋养:黄精酒传承千年

蚩尤故里,天下梅山。 安化古称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自古就有黄精药用和食用的习俗。跟着谌传忠的步伐,我们再一次走进了安化县,来到了黄精酒厂。看着酒厂一幢幢古老而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他给我们讲起了梅山文化与黄精酒。

在安化县域,位于梅山古国区域内的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占地2200亩,根据古代梅山地区的历史、人物、民俗、艺术等,修建了独具梅山文化特色的烽火台、图腾柱、古戏台、油榨坊、筒车、吊脚楼、风雨桥、16米高的张五郎倒立塑像等。还收藏着大量古代梅山地区的历史文物,包括陶器、雕塑、猎枪、弓箭、门窗、牌匾等,文物大多为民俗品。

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梅山文化似巫似道,尚武崇文,杂糅着人类渔猎、农耕并原始手工业发展的过程。从崇拜战神蚩尤到崇拜张五郎,从战争到生活,从霸蛮斗狠到和平相处,从梅山巫术到梅山武术,再到梅山山歌,梅山文化渐渐融入到整个华夏文明之中。“吃得苦,霸得蛮,会生活。”是梅山文化的精髓。

相传,张五郎因长年服食黄精而成为梅山偶像。安化民间收藏的张五郎神像,内藏草药黄精,代表神的内脏和骨髓。谌传忠介绍,梅山地区先民早年游耕于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生活异常艰辛,常采挖野生黄精蒸熟烘干当食物来充饥。当地百姓还发现黄精有延年益寿补中益气之功效,寿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由此把黄精称为“梅山百岁草”。现存明清四部《安化县志》均有安化黄精的具体记载。

谌传忠说,对于黄精,在安化人们的心中,均有一种很特殊的情感。在老辈人的口口相传中,黄精在古代及上世纪的饥荒年代中,曾经救活了无数的人们。在碰上战争及洪灾等自然灾害闹饥荒时,人们就去大山里挖来黄精,通过反复蒸晒,将制成的黄精当成粮食。

安化地处北纬28度,是世界上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无可替代的气候、水土、窖泥,极适合多种酿酒微生物生长,不管是长出来的黄精,还是种植的谷物,品质都是上乘。当地有着千百年的酿酒传统,黄精酒厂总经理谌传忠父辈祖辈就是酿酒人。悠久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酿造技艺,造就了名扬四海的正宗清香型黄精酒。

黄精酒在梅山文化的滋养下,延续了黄精的特性,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等功能。依托于梅山文化,多花黄精酒厂基于其“霸得蛮 ”的特性,开发了楚蛮系列黄精酒;基于其“张五郎故事”的传说,开发了梅山小饮时尚酒,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匠心文化坚守:黄精酒焕发生机

走进黄精酒厂,企业文化墙上嵌有“用酿造连天下朋友,贻悦得益人生”“创想有为立世,用心酿造优质生活”等文化标语映入眼帘。方志辉和吕慧英是黄精酒厂的特聘专家和酒文化战略顾问,据方志辉介绍,黄精酒厂总经理谌传忠传文化之精髓、承匠心之精神成为了现阶段企业和个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迈入生产车间,看到一道道记录着酿酒流程的示意图,无不展现出多花黄精酒厂坚守古法技艺的信心与决心。这里酿制的黄精酒采用九蒸九晒纯手工工艺,整个制作过程依靠天然发酵,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和防腐剂,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健脾养胃等多种养生功效。

黄精酒主打养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吕慧英认为,黄精酒从消费者视角出发,传达饮酒养生的理念。黄精酒的开发,从高度向低度,从大坛向小瓶不断推陈出新。目前拥有的黄精酒有52°、45°、40.8°、32°、13.14°,包装有2500ml、1000ml、500ml、100ml。主要供应市场的是500ml普瓶装52°、100ml小瓶装13.14°。黄精酒养生,但不能过量。

黄精酒是一种文化传承。谌传忠颇为自豪,安化黄精酒以其品质和独特风味赢得了广泛赞誉,在传承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精酒必将在全国市场闪耀光芒,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酒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初心的坚守,更离不开创新和改革,因为创新方能致远。

从黄精酒厂创立之初,黄精酒经历了数次产品的更迭,几度的工艺升级,这不断守正创新、提质升级的背后,是黄精酒厂人骨子里藏着霸蛮勤劳的梅山精神 。从扬帆起航到如今的稳定航行,酒厂守护消费者健康的信念从未改变,始终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为社会责任从未改变。

责编:喻亮

一审:喻亮

二审:瞿建波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