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百岁翰林陈一发

陈晖昆     2023-12-18 17:03:59

△古代翰林府第(资料图片)

文/陈晖昆

自隋朝实施科举取士制度以来,岳阳辈出进士与翰林。与众不同的有宋代巴陵县籍的陈一发,他十九岁以太学生“上舍及第”,二十六岁晋“翰林供奉”,五十三岁拜端明殿学士。明代评定乡贤时,他成为宋代三百二十年间的“岳州四贤”之一,享祭岳州文庙乡贤祠,到清朝又并祀忠孝节弟(悌)祠。现今,其生活故事又被列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求学到学业成功,从爱情到一百零一年的美满婚姻,从抵抗侵略到百岁高龄,陈一发成就了求学、功名、事业、爱情、婚姻、家庭和养生、长寿的完美人生。

农家子弟出神童

从祖上人物来看,陈一发的家族算得上是宦迹与政绩同馨。祖籍江州义门陈氏,迁岳阳始祖陈嶽是南唐进士、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的首任岳州通判。居岳阳一世祖陈彬是浙江临安县令;四世祖陈宁国是抗金英雄韩世忠的禆将;五世祖陈翦是岳飞元帅的部将。陈宁国陈翦都以荐辟和军功彪炳志书。陈一发是岳阳陈氏的第十世,到他这一代,祖上荣光早已流逝。

1221年农历五月初七日,岳阳县饶村东山湾陈尧道的妻子蓝月亮,生下三个男婴,分别取名叫一发、一植、一沅。三胞胎的降生成了天大的喜事,陈家自五世祖来饶村后是几代单传,到这一代终于“脱单”了。更没有想到的是,陈尧道蓝月亮夫妇又连诞两个双胞胎。几年间,三胎七子成了一个九口之家。

农村家庭是“人上五口难糊”,夫妻俩要养活七个子女,至少要有一人脱产来带孩子,另一个人来耕田种地。陈一发祖父母健在能辅助农耕,平均也是一个人要养两个娃娃,能想象到这个家庭是何等清贫。

早懂事的孩子早做事。五岁时,陈一发能帮爹妈简单地拉扯一下弟弟们了。这一年,他和二弟三弟也和爷爷开始学习文化。耕读传家的陈家一直是书香相继,爷爷陈东山也算是个“田秀才”。读蒙学的三兄弟中,陈一发最为聪慧,七岁便能即席吟诗作对,被乡亲们誉为神童。


△隐藏在岳阳县大山中的百岁翰林陈一发故居(资料图片)

然而读书才起步,家庭的顶梁柱突然垮了,陈尧道病故时,陈一发年方十岁。家里的负担更加繁重,原定的方案送孩子去读县学根本实现不了。当时一个县有一所公学,只有官宦子弟和民间颖异子弟才能被选拔入学。县学的录取通知与父亲丧期不约而至,喜忧参半莫过如此,陈一发只好选择一边服丧、一边劳动自学,他这么做多少能为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1237年,李曾伯出任岳州知州。他得知陈一发游学潭州(长沙)时受到著名学者、资政殿学士魏了翁的赞许时,初来乍到的他还不相信,遂相约论试,惊为天才。慨然荐十六岁的陈一发入读京城太学,路上盘缠与太学费用由州财政出一股,李曾伯自己出一股。

少年时代的坚毅与秉性,为后来自强自立的人生夯实了基础。他那同具天赋的六个弟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都早早务农以减轻母亲负担,让大哥安心读书和工作。

上舍及第入翰林

宋朝当时的太学学制,分初舍、中舍、上舍三个等次,初入太学的为初舍生。陈一发入学后,学校每学满一年结业考试时,将过去一年成绩汇总,选择10%的名额升舍。中舍升上舍也是一样,最快的速度是三年太学毕业。每一舍只允许留级两年,第二次复考不及格者退回地方。也就是说,国家太学是三舍制,最多只能读九年,九年期满要么毕业要么还乡要么另谋出路。

太学毕业后,就可以获得被推荐任职的资格,进士是直接任官,太学与制科都是推荐任官,当时是太学、制科、进士“三学制”,又称三学选举。

不负众望的陈一发,成为了极少有的三年就毕业的人之一,“以声律闻于国”!左丞相、少傅、平章军国重事乔行简爱其才,将他直接选拔进入翰林院,成为一名文字工作人员。南宋翰林院,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综合职能。声律,是当时学生的一个科目特长。比如“云对雨,雪对风,来鸿对去燕”就是前人智慧的体现与经验汇总。声律知识的运用,是当时官方公文创作的基础。

南宋的太学门槛,远远低于当今北大、清华学校的录取额。宋朝三百二十年间,岳州府仅有四人太学“上舍及第”,两人制科及第(统计档案出自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范围包括今安乡、慈利、澧州和今湘阴、汨罗以外的岳阳市辖各地)。岳州府四名太学生中的上舍毕业生,是安乡人王鹏,平江人吴佧、吴琬和巴陵陈一发。陈一发是入学、毕业年龄最小的。在宋一朝,岳州这么大的范围内,能进入国家太学深造的人,仅有四人毕业,可见是多么难!相反,到地方读书后,参加进士科考试并“进士及第”的人,同期为四十六人,进士总录取率比太学毕业率接近高达十二倍。

还有一个现象,太学生源有一种明文奖励,对七品官以下的子弟可优先录取,这个等同当前的“定向生源”,但这批人中极少有佼佼者。至少岳阳籍的四人,都是“民间俊异者”,没有依赖于父辈祖辈的官荫。 任劳任怨忠本职

陈一发十九岁太学毕业进入翰林院,到二十六岁第一次升职为“翰林供奉”,类似于今中央办公厅的处级吧,分管一个行当,此后三十年原地踏步。五十三岁,才因江西修水籍的副宰相(参知政事)章鉴的推荐,给了一个“端明殿学士”的安慰奖励。当时宋朝国家政权已是山河飘摇,这个端明殿学士空有一个头衔,没有任何利益和待遇了。

在翰林院供职四十个年头,陈一发既没有下派到地方执掌实权,也没有调任权力部门出任要职,终其一生就是跟文字打交道,主要从事诏书起草与审核,工作务实情感踏实。

这四十年中有三个关联人物值得提及。一个是宝佑四年(1256)的进士科举,文天祥状元及第,拟旨官是陈一发。第二个是宋度宗皇后全玖的太子妃、皇后册封仪式,拟旨官是陈一发。再一个是宋理宗皇帝的妻弟贾似道,在这个权臣与奸相的当红期内,陈一发没有迎奉巴结,始终保持住了公事公办的原则。

当时工作满二十年,考核无过错人员,父母应受到一定的职务封赠,即享受一定职务的名誉与待遇。可是,样样优秀、事事都符合封赠制度的陈一发,他的父母没有一人被受封。这件事后来写入了《陈母蓝氏夫人墓志铭》中,说“有司失之中明”。对此他多少有些愤慨,但没有去计较。如果计较这些,他就会选择结交权贵。

兢兢业业忠于职守,默默无闻不问名利的陈一发,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要以零过错来应对不受待见的权臣,是多么的不容易。

反抗侵略洒热血

癸巳日,岳州守将高世傑、孟之绍相继降元,岳阳进入了元朝统治版图。

1279年(祥兴二年),忠于国事坚持做民族脊梁的陈一发,率子侄四人投身到抗元的最前线。抵抗的英勇、战争的残酷就不说了,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儿全都阵亡于疆场。他本人也是伤后昏迷数日被民众救助才得以幸存。

有捐躯士、无变节臣,英烈一门元气沛。牺牲时两个孩子二十岁,最年轻的十六岁,侄子年长也才四十出头。那一阶段,数以万计的百姓子弟英魂飘散于战事之中。

宋代乡贤排座次

忽必烈统一全国后,湖广行省的官员倪签省、王按察、张宣尉三人,联名推荐时已归乡的陈一发。朝廷三次遣使许以高俸与要职,诚意请他任职新朝。

状元文天祥的抗元,以被俘被杀成仁。翰林陈一发的抗元,以子侄殉难自身重伤而饮恨。吕文焕领导的襄阳保卫战长达六年,而后力竭降元又变成灭宋先锋。三人虽然结局各异,但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都有过血祭昆仑的勇毅。

国恨家仇焉能忘却?陈一发最终没有服务于元廷当局,在故乡青林峒隐居,既办义学又开义诊。忽必烈也没有为难陈一发,亲书“真隐”谕示地方,要予礼遇不得惊搅。

后来,朱元璋称赞他“春卿守义,耻事胡貊”,并遣官致祭。陈一发,字春卿,号云岫,隐居后元廷当局称他为“云岫先生”。

1430年,明代乡贤易缄所撰的《陈氏族谱序》中,有“士大夫燕集,聚谈巴陵望族,首推东山陈氏”的高度评价。东山陈氏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陈一发。

到1528年(明代嘉靖七年),岳州知府萧晚、同知林希范领衔评选岳阳乡贤。当时有一规定,乡贤的冠名必须是已经逝去且在某一层面大有贡献的人。主要参评对象为明代早期和宋代人,陈一发由于“仕宋隐元”的民族气概和奉献精神入选乡贤。

保留到现今的完整资料中,清乾隆十二年《岳州府志》中,有“宋代岳州四贤”的明确记录,四人分别为黄诰、李宾王、罗孝芬和陈一发。这一定位到光绪十七年的《巴陵县志》依然如故,至今也没有更替。雍正四年忠孝节弟(悌)祠,对他又“有碑炳烈”。陈一发以勤廉忠节和德寿受到故乡人景仰。

故乡永葆好家风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陈一发六十岁开始隐居,一百岁了还健康如故。到一百零一岁搬入新居寿星堂,才告别了整整四十二年的隐士生活。

前六十年为国家服务,中间四十年为民族守节,后三十八年为爱情滋润。陈一发以一百三十八岁,成为岳阳最高寿的翰林。年轻二十岁的妻子傅秀朝,又单独过上了二十四年的寿星日子。夫妻寿星后来能够被祀为“寿神”,足见敬仰何其之真、何其之深。


陈一发隐居的房屋(资料图片)

三十七岁的翰林学士陈一发与十七岁的民间女孩傅秀朝,在世俗眼中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结婚时让人刮目相看,婚后生活更让人叹为观止!夫妻俩连诞三个三胞胎,做妈妈的傅秀朝用仅有的一个母乳滋哺,“独奶夫人”展示了天下独有的母爱。

九子中有三人殉国,一人随母姓傅承继到外祖父家,一人去琉球(台湾)任职后失去联系,身边四个孩子组成家庭而开枝散叶。

当代岳阳饶溪陈氏,陈一发在饶村周边的后人不到三千,新开镇与天井坡一带万余人。外迁人口中以四川重庆最为集中,超过四万人登记入谱。

千年不改故园情。陈一发故居近处建有寿星家风馆,对岳阳陈氏脉络和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记述。

岳阳籍谱牒和文史学家何光岳,研究陈氏文化就是从饶村开始。从《陈姓》《陈一发墓志》《独奶夫人陵园记》到《岳阳陈氏族谱序》,无一不颂陈氏家风。

十年前,陈一发故居后期地的板桥村,以保护祖宗人文景观为初衷,建成占地十六亩的寿星园核心保护区。几十户人家,第一时间将土地集中使用,是租用还是买卖,没有一个人想到要钱,没有一个人开口要钱。工程恢复建设中连续十余年做义工的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氛围下,寿星文化在无声无息中复兴与升温。

2021年,岳阳县党代会报告将寿星文化的发展列入乡村振兴的重点范畴。陈一发遗存并传承至今的德寿文化,成为陈氏家风的主旨,激励于人、激荡于世。

摘自《岳阳日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