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18 12:28:57

文/深圳张荣兵

南北朝时期有匿名者编著了三十六计,沿袭至今。而我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另外一计,姑且称为第三十七计。那就是:计中计、案中案、局中局、无形计。就像《道德经》里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寓意一样,最高深的计谋是隐藏得很深,看不出来、捉摸不透的计谋,杀人或损人以无形中。一阵微风拂过,不远处就有人人头落了地。

秦武王在洛阳举鼎时被砸死,原本清明图治的大秦,又因武王的早逝陷入了动乱。一为秦武王生母惠文后,意图拥立其养子公子壮为君,一为秦惠文王的侍妾芈八子和其同母异父弟魏冉,谋立芈八子的亲儿子公子稷为王。执掌国政的樗里疾素来和公子壮不和,遂被芈八子和魏冉乘机拉拢。在取得樗里疾等重臣的支持后,魏冉迅速带兵控制王宫,做好了迎立公子稷登位的准备。

然而公子稷先前被派往燕国做人质,与咸阳相距甚远,于是芈八子和魏冉紧急遣使向赵武灵王及燕昭王求助。为了征得赵武灵王的支持,芈八子可谓费尽心机。赵国要灭中山国,需要几千头战马。而义渠国良马众多,芈八子不惜牺牲自己色相获得了义渠王的支持(做了宣太后后又用计杀死了义渠王及她俩生的两个儿子,又灭了其国)。而燕昭王当初是逃难到赵国的,是赵武灵王扶持他上位的。赵一封书信,燕就乖乖把人质嬴稷放回秦国,同时燕扶持个人质当秦王也赚翻了。

后面的剧情大家就都懂了。惠文后及公子状被冠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而被诛杀,素与秦昭襄王嬴稷不和的诸公子被肃清。宣太后执政三十余年中,频频出击,攻势凌厉,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鲸吞蚕食,攻城略地,六国除了割地,就是求和,俨然朝不保夕,民不聊生。

对照一下上面的故事,三十六计哪个计策没被用上?!这是《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史书上记载的历史事实,不是我瞎编的,史书里面比我描述的更精彩!在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战国时代,崇尚“人性本恶”的法家思想,各种恶劣手段、各种尔虞我诈的计谋无所不用其极!还是这位秦昭王时期,长平之战,就坑杀赵军降卒45万人,人家都投降了,你还活埋?!我不是历史学家,我无意评价谁谁的功过是非,我只是透过现象看人性本质。

当代社会,人性似乎没变多少,有人把三十六计在商场上用得更加炉火纯青。某家曾是世界百强的房企,其董事局主席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该房企集团欠下了2.4万亿的债务,因无法按时还钱,导致了股票停牌,业主抗议,供应商维权,投资者惊慌,甚至影响了国家的信誉和金融稳定。

该集团的经营模式是“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也就是说,它是靠着向银行、供应商、投资者等借钱来买地、建房,然后通过低价销售来回收资金,再借更多的钱来买更多的地、建更多的房,如此循环。怎么能快速融到资?他就用金钱和美女来拉拢、腐蚀和行贿部分领导干部及不明真相的某些私企老板,在潜移默化的温柔手段中让人深陷囹圄、家破人亡,可谓用尽心机!

后因政策收紧,该集团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不但没有拿出个人的资产来还债,还想通过离婚等手段,转移财产,逃避责任。近期还试图通过美国的“破产保护”,把债务扔在中国,资产留在美国,利用美国的政权及其和中国的对抗来“解套”。这种行径就是“以人民为敌,以国家为敌”。近期它的创始人也被采取了强制措施,面临着法律的制裁。

还有类似几家大型企业,有的通过设立不少公司,交易额对敲,左手捣右手,让资产虚高去骗国家补贴、争取各种资质去对外投资从而获得更好的政府要素保障,更多的资源,以谋私利;有的“画大饼”,包装一个优质项目概念,承诺高投资高回报低风险,变相非法融资,去放高利贷或卷款而逃,最终让投资人血本无归......

总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做尽恶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秦朝建国15年就灭亡,上述几个企业老板也被关进了监狱。我们无论做人做事,还是讲诚信为好!少用阴谋诡计,少些诈骗忽悠,多用一些真正的智慧与聪明为国家和老百姓做些贡献,谋些福利为上策!

责编:肖霄

一审:肖霄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