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在永州有多少亲人陪伴

洋中鱼     2023-12-14 11:31:53

△柳宗元雕像

文/洋中鱼

柳宗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唐大历八年(773年)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因父亲柳镇去世而在家守丧。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两年后,二十六岁的他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又两年,被调到御史台,做监察御史里行。因结交的人很多,加上才华横溢,柳宗元被新结识的翰林院待诏、太子侍读王叔文看中,两人成为知己。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李适病危,王叔文一派拥护太子李诵继帝位,为顺宗。作为顺宗的老师,王叔文将柳宗元从监察御史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加上王伾、韦执谊、刘禹锡、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等人组成革新集团,大刀阔斧着手政治革新,他们加强中央王朝财权和军政大权,打击弄权的宦官和跋扈的强藩,打击贪暴,进用贤能,减免赋税、革除弊政,令“百姓相聚欢呼大喜”,人称“永贞革新”。

在革新集团中,“二王、刘、柳”是中坚力量,柳宗元负责朝廷诏命章奏起草,涉及政令、人事等重大决策的颁布,可谓春风得意。

由于顺宗李诵即位前已失语,跟人沟通十分困难,导致他刚坐上皇位,皇储选择便立即展开。李诵长子李纯,历来看不惯王叔文一派新进官吏,而王叔文等人便预谋排斥李纯,另立太子。朝廷内部不满于王叔文等人的保守派,抓住立太子机遇,明争暗斗,取得成功。四月六日,顺宗李诵御宣政殿,册立李纯为太子。接着,宦官勾结强藩,对朝廷施压,要求李纯为太子监国,逼迫李诵退位。八月四日,顺宗李诵被迫退位。九日,李纯继帝位为宪宗,尊李诵为太上皇,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

李纯登基第三天,就开始对革新集团人员加以贬黜。王叔文贬渝州(今重庆)司户,王伾为开州(今四川省开县)司马。九月,革新集团其他成员均被外放为远州刺史,其中柳宗元得邵州(今湖南邵阳)。十一月七日,贬韦执谊为崖州(今海南琼山)司马。十四日,柳宗元等七人在赴谴所途中,被加贬为远州司马,柳宗元得永州。这就是历史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从元和元年到元和十年(805-815年),柳宗元谪居永州长达十年。在永州的十年里,究竟有多少亲人陪伴着他,这一直是一个谜。

很多人以为,永贞元年九月,柳宗元从长安出发来永州时只带着年近七旬的母亲,还有母亲卢氏的侄子、他的表弟卢遵和堂弟柳宗直,一路上孤苦伶仃的。

其实不然。柳宗元来永州时至少是一个十余人的队伍。除了母亲卢氏、表弟卢遵和堂弟柳宗直,还有女儿和娘,侄女(柳宗直之女)柳雅,进士卢弘礼,以及一帮奴仆。

关于卢弘礼。要知道柳宗元从长安出发时的官职是邵州刺史,这是一个从五品的实职,按照唐代官制,配有侍从。柳宗直和卢弘礼就是作为柳宗元邵州刺史的主要随员而南下的。从姓名来看,卢弘礼跟卢遵应该是堂兄弟之类的近亲,都是卢氏的侄子。他们都是进士,作为刺史的官方文职侍从,是享受薪俸的。而卢遵随行,主要是照顾姑姑卢氏。不料柳宗元中途被加贬为永州员外司马,降为六品,不得参与问政,又同正员置,薪俸与奴仆同正员司马照享。有所不同的是,因为是员外司马,不配有侍从。这也就是卢弘礼没有出现在柳宗元写于永州的诗文中的原因。如果不是永州《华严岩碑记》有“……永州刺史冯叙,永州员外司马柳宗元,员外司户参军柴察,进士卢弘礼,进士柳宗直。元和元年三月八日宗直题。”的内容,人们恐怕不知道当时曾有卢弘礼此人,而且作为柳宗元的文职侍从来过永州。

关于女儿和娘,柳宗元有《下殇女子墓砖记》:“下殇女子生长安善和里,其始名和娘。既得病,乃曰:‘佛,我依也,愿以为役。’更名佛婢。既病,求去发为尼,号之为初心。元和五年四月三日死永州,凡十岁。其母微也,故为父子晚。性柔惠,类可以为成人者,然卒夭。敛用缁褐,铭用砖甓,葬零陵东郭门外第二岗之西隅。”从文中“其母微也,故为父子晚”之语来看,可知和娘非柳宗元正式结婚所生之女。又从“下殇女子生长安善和里”“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来看,可知善和里旧宅为柳宗元在长安所居之地。和娘即出生长安善和里,必为宗元之女,称“其母微”,其母或为宗元家中侍妾之类女子。和娘于元和五年(810年)卒,年十岁,当生于贞元十七年(801年)。和娘之死,极有可能是受了刺激。柳宗元出于繁衍子孙的需要,于元和四年(809年)娶小妾,和娘由此生病,出家并病故。

关于侄女柳雅。见诸文字甚少,通常被人们忽视。柳宗元《小侄女墓砖记》用六十四字进行了记载:“字为雅,氏为柳。生甲申,死己丑。日十二,月在九。是日葬,东岗首。生而惠,命则夭。始也无,今何有。质之微,当速朽。铭兹瓦,期永久。”甲申是贞元二十年(804年),己丑是元和四年(809年)。可见柳雅来永州时还是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按道理那么小的孩子不该离开母亲,不知柳宗直的妻子是否随行而来。柳宗元在《祭弟宗直文》中说“知在永州,私有孕妇。”据永州柳学前辈何书置先生考证,与宗直同居的本地孕妇生下一男孩,后长大成人,成为永州市零陵区阳河乡柳家村柳氏家族的始祖。其依据是柳家村老人保存下来的《零陵柳氏三修族谱》,卷一全录柳宗元的《志从弟宗直殡》,族谱序称:“柳氏自唐来零,于今计之八百余岁,继继承承”云。这么来看,柳雅的母亲可能跟和娘的母亲一样,没有来永州。而柳雅去世后,柳宗直跟堂兄柳宗元一样,在永州就地娶妻,生下一个儿子。当柳宗元被诏回长安时,柳宗直没有跟着回去,而是待在永州。等柳宗元到柳州做刺史时,他从永州去柳州,不料在路上得了疟寒,后又跟随宗元到雷圹神所去祈雨,回来时在灵泉游泳,便魂归柳州。

关于堂弟柳宗玄。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末有这样一句话:“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这里出现了一个人物“柳宗玄”,由于柳宗元是家里的独子,不可能有亲弟弟,只能是堂弟。而奇怪的是,这个堂弟“柳宗玄”只在柳宗元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一次,其他诗文中再也没有提及。何书置先生认为“余弟宗玄”疑为“宗直”之误,因为宗直跟随宗元在永州生活十年,不可能不与他同游,“玄”与“直”形近,传抄所误的可能性较大。

关于中表亲崔策。柳宗元元和七年(812年)写过两首诗《与崔策登西山》和《送崔子符罢举诗序》,诗中的崔策和崔子符是同一人。崔策,字子符,柳宗元姐夫崔简的弟弟,属中表亲。崔简流放驩州时,崔策没有随行,而是带着崔恕已、崔奉壹等人在永州向柳宗元求学。柳宗元在《送崔子符罢举诗序》里称他“六选而不获。”“居草野八年,丽泽之益,镞砺之事,空于耳而荒于心。”崔简卒后,年纪较大的外甥男女护送崔简的灵柩北上,权厝永州。柳宗元《永州刺史崔君权厝志》云:“博陵崔君,……出刺连、永两州。未至永,而连之人诉君。御史按章具狱,坐流驩州。……元和七年正月二十六日卒。孤处道洎守讷,奉君之丧,逾海水,不幸遇暴风,二孤溺死。七月某日,柩至于永州。”之后,应当由崔策带着侄子护送崔简灵柩回故里安葬。

关于外甥男女。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末有这样一句话:“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意思是,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其实,这崔氏二小生是柳宗元大姐夫崔简的儿子,即柳宗元的外甥。崔简是一个命苦的人,先是早年丧妻,后是接连遭贬谪,到最后命丧他乡。元和五年前后,崔简先在连州任刺史,后任永州刺史,没有到任,就被流放驩州(今越南)。尽管妻子早逝,但他独自抚养着七男三女十个孩子。崔简去世后,柳宗元身边有七个外甥男女(其中长女经柳宗元做主嫁于薛巺),所以他说:“煢煢相值,抚悼增恤,咸冀其才,以大家室。”

关于其他子女。元和四年(809年),柳宗元在《寄许京兆孟容书》云:“茕茕孤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在《与李翰林建书》云:“唯欲为量移官,差轻罪累,即便耕田艺麻,取老农女为妻,生男育孙,以供力役,时时作文,以咏太平。”由此可见,当时的柳宗元仍为孑然一身。

元和五年,柳宗元娶了马氏家一位小姨为妾,并生下一个女儿(长女殷贤),元和十年生下一子(长子周六)。其后小妾随柳宗元一起到柳州,又生一女,柳宗元病逝前,尚有一遗腹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记载:“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柳宗元去世时长子周六,年四岁;次子周七是遗腹子,大女儿殷贤不到十岁;小女儿应比周六大些。柳宗元病逝前分别给刘禹锡、韩愈写信托孤、编辑文集。刘禹锡《祭柳员外文》有“誓使周六,同于己子”,在《重祭柳员外文》有“幼稚甬上,故人抚之。敦诗退之,各展其分” (崔群字敦诗,韩愈字退之),在《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中说:“遗孤之才与不才,敢同己子之相许。”可见,刘禹锡抚养的是周六。周六即柳告,字用益,于咸通四年登进士第,官至仓部员外郎。

韩愈在《祭柳子厚文》中说“嗟之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遍告诸友,以寄厥子,不鄙谓余,亦托以死。凡今之交,观势厚薄,余岂可保,能承子托?非我知子,子实命我,犹有鬼神,宁敢遗堕!”由于韩愈的话讲得比较含蓄,至今人们都不知道周七是他抚养还是崔群抚养大的。柳宗元的铁杆好友刘禹锡,比柳多活了二十多年,对周六、周七的情况肯定清楚,却不曾提及周七,或许出于对友人后代安全和为宰相崔群保密的考虑。

摘自《永州日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