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11 11:31:21
她有一双慧眼,常于海量视频中抽丝剥茧;她睿智冷静,善从纷繁复杂中刻画犯罪逻辑线;她坚毅勇敢,时常冲锋一线,用实际行动演绎“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就是荷塘公安分局合成作战室负责人李旭。11年警察生涯,李旭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4次,首创的合成作战工作模式在全省“微改革微创新”大赛中斩获银奖。先后荣获株洲市公安系统“破案能手”“反扒先进”“图侦优秀工作者”,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坚定的步伐和执着的拼劲。
一段视频 抓获命案积案逃犯
她说:“分析判断、抓捕嫌犯是从业初衷,更是从警信仰。我这个人好奇心很强,我对案件有一种敏感度,对真相尤其执着,一定要把案子破了。我看得准、想得细,就是为了把谜底揭开。”
2023年1月份,当大家都还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浓厚气氛当中时,李旭已经开始了她的工作。在她看来,逢年过节就是抓逃的最好时机。她利用春节值班,对网上逃犯进行细致梳理,对每一个可能躲藏在本市的逃犯都进行认真筛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旭在巡查中发现一个与江西命案逃犯高度相似的人员。通过查看既往资料,她分析出该嫌疑人经常在天元区一带活动,李旭判断其很可能在天元区有住所,于是安排侦查员对相关路段巡查布控。
当天下午,嫌疑人果然出现。“人已出洞!”李旭与同事们全力出击,当即将江西命案积案逃犯周某抓获。把嫌疑人移交到江西警方时,江西公安的同事们在微信群里纷纷点赞:“荷塘公安,威武!”
一束亮光 锁定蒙面嫌疑人
“女民警干刑侦不比男的弱。”爽朗的笑声,坚定的眼神,说到破案过程,李旭绘声绘色,眼里泛着骄傲的光。2023年6月的某天晚上,荷塘区新塘路连续发生了多起砸玻璃盗窃车内财物案,狡猾的嫌疑人最终消失在一片废墟边,案件陷入僵局。李旭调整办案思路,对掌握的仅一段不足10秒的视频证据进行反复分析,终于发现了嫌疑人的疑点——嫌疑人在光亮处数次转身、扭头动作时,用手扶住胸前,且脑后颈脖处褶皱明显不正常,在路遇行人时,有躲藏避开的行为。她大胆推测其可能戴有人皮头套,她兴奋地说,遇到“对手”了,她暗自发誓要把这个“深度伪装狂魔”揪出来。她运用学习的机会向各地专家请教,在各地公安支持下,李旭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越来越详细,真相的拼图很快就大功告成。通过抽丝剥茧,终于揭开了“面具人”的真面目,她带队制定抓捕方案,在长沙抓获犯罪嫌疑人,串并了两省四地同类型案件十余起,各地同战线的同行纷纷对李旭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竖起大拇指。
一张照片 破获工地盗窃案
同事们说:“追嫌疑人,找旭姐。”的确,李旭不是在破案,就在去破案的路上,她是一个破案“达人”。对她而言,在审讯室里通宵达旦、带队到外地抓捕嫌犯,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2023年10月一天下雨的深夜,株洲市某工程进入施工关键阶段,没想到因雨停工的工地挖机主板被盗了,价值十万余元。接到报案后,李旭在海量视频中捕捉到一个出现在工地附近的黑影,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李旭确定嫌疑人身背橙色的书包,但案件因为周边监控的缺失陷入僵局。李旭没有放弃,反复调查,筛查可疑相似人员100多人。十多天后,她在本地自媒体中无意中看到了一名男子身背橙色书包生活照片,书包款式和案发那天基本一致,而且照片标注地点也为案发地附近,这引起了她的注意。通过调查,发现该人有同类型盗窃前科并在案发当日进入过现场附近。她带领队员在市中心抓获了嫌疑人,在家中搜出了作案时背的书包。嫌疑人对自己盗窃事实供认不讳。终于,萦绕在她心头的工地挖机主板被盗案谜题解开了。
李旭总是说,破案不是靠运气,也不相信运气,是孜孜不倦、念念不忘的回响。靠着对破案近乎痴迷的执着,对公安工作的热情热血,她不断诠释着女性侦查员同样出色的意义。
(李星)
责编:颜青
一审:颜青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