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23-12-10 08:36:10
今天的酉水是平静的,平静得仿佛能够抚平所有的历史沧桑。我们沿着酉水,寻觅历史留下的痕迹。保靖县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没有太多令人惊叹的重器,却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里曾有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沿着河流分布的城市群,密集排列,征伐的号角打破了桃花源的宁静,然而历史又让这里重归寂寞。治乱循环,文明碰撞,一座深山里的小城,终于在考古中发出惊世的光芒。
撰文/记者常立军
四方城:开启湘西古文明的金钥匙
临近2023年底,四方城再度登上考古新闻榜。
1993年抢救性发掘的铸铜遗址,今年重又清理。经过两次发掘,铸铜作坊出了丰富的冶铸生产遗物。作为目前南方地区已知为数不多的拥有战国至秦汉时期铸铜手工业的古城遗址,四方城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
四方城,城如其名,四四方方一座城。
这是一座位于酉水北岸台地上的古城遗址,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即被发现,1993年开始大规模考古发掘。整个遗址包括四方城遗址、汉代青铜冶炼遗址、战国粮窖遗址和战国、汉代墓群,总发掘面积达4000平方米。城址坐北朝南,分布在高出酉水河30米的第二台地上。
魏家寨古城遗址出土铜鼎。保靖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汉代古城,它反复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大清一统志》里,对它均有精确描述。它的考古学意义在于涵盖了酉水流域古代文明的全过程,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封建时代城市考古标本,因此被考古学家誉为“开启湘西古文明的金钥匙”。
迁陵,这个带着历史漂泊感的地名,历史上并非仅此一座,里耶在秦代也被称作“迁陵”,“迁陵以邮行洞庭”,说的正是今天的里耶。四方城遗址发掘远早于里耶秦简出土。但正是里耶秦简的出土,让世人知道了最早的“迁陵”是里耶。两座不同的“迁陵城”,见证着中国大一统前夕政区的复杂与动荡。今天叫迁陵的地方是保靖的迁陵镇,地名已沿用千年。与里耶已经改为土家族地名不同,迁陵仍保留着汉族的古地名。
保靖博物馆里的汉代鎏金铜盘龙。
保靖县文物局原局长彭运锐带我们绕城行走,为我们讲解这座古城的发掘历史。他曾经参与了酉水流域数座古城的发掘整理工作。时值初冬,武陵山区却仍是秋意浓烈。远山近水,脚下蓼花如毯,一路都是风光佳境。在临近酉水河边的一处台地,有工人正在探沟内工作。宽达十几米的探沟内有明显人工砌成的石块堆积,沟边有介绍牌,指明此地为“南门通道”。它应该是进入古城南门的一条道路。
沿着通道向上,即可进入想象中的古城。在标注为“一号道路”的指示牌下,是一片自然的岩体,岩体上却又明显被开凿了整齐排列的柱洞,彭运锐认为这可能是一座门楼建筑。他指着岩体旁边一片玉米地,说那里应该会有一些建筑遗存。我们钻进玉米地,果然看到大量散碎的筒瓦残片。
一号道路之上,是城内的居住区。我们眼前所见,唯有大片荒草,当年这里发掘出大量的房址和柱洞和散落的瓦砾。它们分层排列,与历史吻合。四方城自楚始兴,延绵至宋。历史堆积在武陵山区的深处,且与今日的保靖城市区并不重叠,才保留下了这清晰的层累,把悠远的历史展现于我们眼前。
历史的现场在四方城,历史的文物在博物馆。湘西州博物馆和保靖县博物馆都保存有四方城的出土文物。保靖县博物馆在略显拥挤的老城区内,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关于四方城“物的历史”。
汉“陈过之印“龟钮铜印。保靖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方城发掘以来,累计出土文物40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件、国家二级文物47件、国家三级文物174件,出土“迁陵承印”“谭成长印”等印章8枚。这些珍贵的文物让考古专家初步判定了遗址的时代、分布范围、城址布局、文化内涵等问题,并确定城址始建于战国,历秦汉,延续至宋代。湖南大学教授向明文认为保靖四方城从楚蛮杂糅到汉风烈烈的文化变迁,展现了古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边地族群的华夏化进程。
规模超乎想象的酉水古城市群
跟随彭运锐,我们沿着酉水继续前行。
顺着河边的山地公路绕了不知多少个圈,我们终于到达清水坪镇的魏家寨古城遗址,这里已是保靖最西北的方位。小镇看起来和大多数湘西边城没太大区别,唯一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镇中心路口有一座雕塑看起来很特别,看形状它应该是一个汉代的陶鼎,应是想表达这里曾经是一座汉代城市。
清水坪镇的酉水河对岸,即是著名的里耶古城遗址。站在魏家寨遗址旁的老码头上,即可见八面山与里耶古镇。这是蔚为壮观的景观,雄浑的八面山在云雾中隐约可见,数座古城和与其相关的墓葬群就在这山水之间。在传统中国,文明与山水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存在。
魏家寨遗址就在酉水河岸的台地之上。河流时常肆虐,唯有高处才可安身立命。遗址今天已是一片橘园。彭老师带着我们在果树林里钻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下坡,这里露出了一个当年的剖面。他从剖面的泥土中抽出一块瓦片,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城市遗存。
魏家寨古城遗址所处的清水坪镇位于酉水上游的一个河谷盆地内,这个盆地里密集分布着自战国至两汉时期的三座古城遗址,分别是里耶古城、魏家寨古城和大板遗址,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三处古墓群,即麦茶墓群、清水坪墓群和大板墓群。古城与古墓,映照的是数代人的生死延绵与文明赓续。
战国四眼玻璃珠。 保靖县委宣传部供图
今天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魏家寨古城,出土文物数量却十分惊人。在历年的考古发掘中,这里发掘出西汉古墓260座,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青铜礼器和流通货币等文物共2700多件。
魏家寨与里耶古城仅一河之隔,两座城市之间是什么关系?
清水坪墓地北面临近酉水河岸沿线零星发现的战国和西汉早期墓葬,专家认为应与里耶古城有关。考古发掘表明,里耶古城的年代自战国延续至汉初,城址东北面分布有与城址相关的麦茶墓地。魏家寨古城年代为西汉时期,正与清水坪墓地的主要墓葬时代相对应,故推测西汉初年里耶古城废弃后,由于里耶盆地重要的地理位置,大约在西汉中期酉水南岸新建了魏家寨城址,其墓地也确定为魏家寨古城东南的清水坪墓地。
这里正是当年秦楚历史战争的焦点地区。
沿着酉水河,魏家寨古城、里耶古城、大板古城依次排布。而四方城,则在更为遥远的酉水河上游,秦楚两国曾在这里反复争夺。秦楚之战后,秦很可能是把这里作为大一统的中国的战略区域来经营。可惜秦朝只存在了15年后就结束了王朝历史。汉朝建立之后,对南方的控制力度明显加强,武陵山区大半被划入了长沙国西部的武陵郡,酉水沿岸的城市群再度复兴。从汉到宋之前,武陵山区都在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下,但力度持续走弱。直到宋朝,保靖终于成为了羁縻州,进入了漫长且与王朝关系松散的历史时间。保靖的历史沿革不算太复杂,其间也经历了新莽朝乱改名的历史闹剧,令人欣慰的是,无论这里的族群如何变化,迁陵这个名字始终被保存下来。两千年前的历史,以地名的方式留存着悠远的记忆。
值得一游
乳香崖:崖壁上孔洞是历代崖墓
都说考古遗址是最难看懂的风景,其实不然。
来这里旅行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课,功课重点就是从战国到秦汉的这段历史。沿着酉水河一线,有四方城、魏家寨、里耶、大板古城数座历史古城遗迹,它们经历了秦楚战争、灭秦战争的风云,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
站在四方城遗址的边缘,对岸可见乳香岩崖墓。
四方城遗址离现在的保靖县城很近,这个地方现在叫迁陵镇,这也是它的历史地名。沿着县城去往四方城的路上,酉水一线风光甚佳。四方城的位置在酉水河的弯道处,河边一块巨大的台地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但最好的景观都在深处。走到河边,可以看到对面有一座高耸的崖壁,叫乳香崖,崖壁上那些孔洞是历代的崖墓。此处河滩,是大面积的草地,背后是大片林地覆盖的遗址,景观非常壮美,自拍也很合适。
四方城遗址筒瓦残片。组图/记者常立军
回到台地顶部,是一家老陶瓷厂,据说正在建设工业遗址公园,还有一些房子成为历史游学的教室。沿着陶瓷厂旁边的小路下去,是酉水的另一段。这里也是遗址早期发掘的地方,秋天草地上开满了蓼花,远处是河流和青山,这么美好的景观和几千年前没有区别。在这样的地方怀古,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古代自然与城市共存的美好。
四方城的出土文物大多在湘西博物馆和保靖县博物馆,喜欢看文物的可以提前预约参观。县博物馆里有一件汉鎏金铜盘龙,非常精美,被单独陈列在一个展柜中,应该是他们的镇馆之宝。
责编:姚懿轩
一审:姚帅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