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周刊·封面|舞剧《盘王之恋》:为民族画精神

  湖南日报   2023-12-08 08:38:27

文|伍益中

近日,由中南大学和江华瑶族自治县联合打造的民族舞蹈诗剧《盘王之恋》在长沙精彩上演。该剧由伍彦谚任总导演,龚倩、杨子懿、伍彦谚任编剧,王峥、龚倩、张爽任执行导演。

该剧取材于过山瑶中流传最广最久、影响最大最深的民间故事“盘瓠传说”,由《远古的诉说》《爱的洗礼》《瑶山之恋》《顶石化鼓》《云端之家》五个篇章组成。剧情以瑶族始祖盘瓠(盘王)与三公主的忠贞爱情为主线,讲述了瑶族先民们苦难艰险的迁徙历史,展现了瑶族人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是一部激荡人心的优秀作品。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盘瓠是江永瑶族人民的始祖,而盘王文化更是瑶族最具特色的文化标识之一。《盘王之恋》以湖南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瓠传说”为重要内容载体,用剧情和舞蹈把艺术创造力和瑶族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激活中华瑶族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剧中无论是“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多样的瑶族长鼓舞,还是长鼓伞舞、伞龙舞等式样丰富的瑶族伞舞,以及瑶族风情浓厚的仪式舞蹈;抑或以宝蓝布做的瑶族服饰,还是每个篇章中响起的一段用瑶语唱的《盘王大歌》,都是将瑶族传统文化蕴于舞蹈之中。它们不单单呈现的是民族民间舞蹈之美,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阐释。

该剧之所以能获得广大观众的共鸣与共情,都是由于创作团队深耕瑶族历史文化,充分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与舞蹈相结合,将其转化为具备当代审美价值的舞台作品。这样,既踩准新时代传统文化发展的节奏点,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又唱响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中国风”,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历史传说、艺术审美的钟爱之情,进而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瑶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舞蹈艺术的形象强于叙事,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铺陈人物行动见长。《盘王之恋》通过用舞蹈塑造形象的方式,成功地塑造了盘王、三公主等人物形象。剧中无论是盘王化身银犬取悦公主,还是带领族人狩猎群山,以及用血肉之躯顶住山洪滚石,所呈现的热忱、彪悍、奔放、雄劲的舞蹈动作,充分展现了一个勤劳勇敢、不畏牺牲的首领形象。

同时,三公主及笄之礼、与盘王惺惺相惜,以及带领族人背起“盘王之鼓”一路向南,其中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舞姿,都将一个天真烂漫、善良坚忍、有情有义的形象展现于舞台上。此外,还有忠诚勇毅、尽心守护家园的瑶族先民和在大瑶山垦荒造田、筑起云端之家的瑶族儿女,他们无论是跳节奏明快、敏捷的长鼓舞,还是跳形式多样的伞舞,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们身上,凸显了瑶族百折不挠、团结和睦的民族形象,展现了民族的生命之光。这样,观众在欣赏多彩多姿的舞段和精良考究的服化道灯光舞美设计的同时,记住了故事,记住了人物,记住了国家级“非遗”瑶族长鼓舞。

民族民间舞蹈始终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呼应国家、时代和民族的文化需要而不断更迭。《盘王之恋》深入挖掘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从瑶族文化与精神中汲取养分,以独特的身体姿态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旨归,揭示出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真理,是一部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彰显时代崭新气象的优秀舞剧。

责编:蔡矜宜

一审:蔡矜宜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