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安小楠:没有原创的发动机,何来真正的无价宝——评电影《无价之宝》

  湖南文联   2023-12-05 09:29:02

文丨安小楠

由张大鹏执导、张译领衔主演,潘斌龙、周依然、程曦等主演电影《无价之宝》,改编自韩国电影《担保》。在电影中,张译饰演的主角石振邦为了讨回欠债,不得不暂时照看欠债人的女儿芊芊,本以为三天之后,芊芊的二大爷就会将她接走,谁知石振邦却在与小芊芊的相处中,逐渐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当他得知芊芊被她二大爷送到了不该去的地方之后,便下定决心要救出芊芊。从此,石振邦和这个小女孩的命运紧密相连……

可以说,这是一个令人百看不厌的老套路。类似的影片在电影史也可以找到很多,比如讲述台湾退伍老兵哑叔养育养女阿美的《搭错车》,讲述职业杀手莱昂搭救全家被杀害的女孩玛蒂尔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讲述殡葬师莫三妹与武小文之间互相治愈的《人生大事》……其主旨都是讲述一个失败的成年男人与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之间相互救赎的故事。影片的情节往往并不复杂,但其中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深刻探讨却总能催人泪下。

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成功的角色塑造才是剧情反转的最佳助力

毫无疑问,《无价之宝》最出彩的部分就是角色塑造。不论是张译饰演的下岗、离婚后创业又失败的石振邦,还是潘龙斌饰演的十年如一日地照看好自己的兄弟、家人和“捡”来的“老六”的杨武,又或者是先后失去爸妈、在两个追债的陌生大叔照料下顽强生长的小女孩芊芊……几位主角的演技全都可圈可点,而且人物的性格原型在剧情的反转中并不显得突兀,毕竟一个讨债人对欠债人的感情转变并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但是影片却通过杨武的口,交代了石振邦小时候也被送过人、十几岁才回到自己家的经历,这样一来,张译这个有着坚硬如铁般伪装的男人,渐渐成长为一个笨拙而坚定的“父亲”,毫无血缘关系的“家人”在感同身受中,在人生的困境与磨砺中,逐渐一起成长,自然就慢慢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无价之宝》最大的败笔也出在角色塑造上。芊芊的母亲虽然出场的次数并不多,但却在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她欠债无力偿还才会将女儿交给石振邦,同样的,也是多年后她从国外过来嫁给了石振邦,才让石振邦和芊芊有了“父女”的名分。只不过,在这个角色处理上,尤其是她嫁给三叔后,却在领证的当天当场跳楼这个情节的处理上却显得非常生硬、刻意而且没有逻辑。可能拍摄团队的出发点是为了渲染身为母亲的她对女儿的爱与牺牲,所以才让她在明知自己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想着通过与石振邦结婚然后跳楼来解决石振邦正式领养芊芊的问题。结婚可以让三叔有一个已婚的身份,从而可以正式领养芊芊。但是这个脑回路实在令所有正常人都觉得震惊,感到匪夷所思——毕竟石振邦对她们母女是有恩情的,但是先跟他结婚,然后当天跳楼,这恐怕不是来报恩,而是来报仇的吧?石振邦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这样一个哪怕自己不太明亮却仍然想着照亮别人的男人,竟然要遭受这样残忍的打击?再者说,民政部门真的会让一个结婚领证当天老婆就跳楼的男人来领养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闺女吗?

从优劣两个方面来看:国外剧情与本土化改编相结合的创新实践

《无价之宝》在改编的过程中,没有简单地全盘复刻《担保》,而是做了比较细致的本土化处理,拍出一部有着我国独特时代背景的现实主义作品。主演张译、潘斌龙等原本就是东北人,纯正的东北方言很容易营造出真实的东北情境。比如石振邦本来自信满满,笃定前妻肯定会来求他复合,没想到却又被前妻狠狠地甩了一巴掌;本以为可以意气风发地教训小混混一顿,没想到却被小混混给群殴了一顿;再比如他伪装出气势汹汹的模样去讨债,可是狠劲居然还赶不上欠债的……这些细节将东北人用骨子里的幽默来应对生活中的眼泪和沉重表达得淋漓尽致。此外,不论是寻呼机、旧三轮、老式连衣裙等极具年代感的事物,还是石振邦和杨武细致入微的下岗生活的勾勒和描摹,都真实不虚地营造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东北特有的年代感。同时,《无价之宝》还摒弃了韩国电影“车祸失忆治不好”的煽情套路,转而让石振邦主动去选择。石振邦为了保护芊芊的前途,而与敲诈勒索的二大爷扭打,最终过失杀人、自首入狱。为了不影响芊芊,他选择了隐瞒真相——这种认定了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从未真正问过孩子感受的处理方式,才是纯正的中国式家长的味道。也正因为如此,才让石振邦和芊芊的故事有了一个真实的土壤,才能让这些角色之间的收养故事看起来真实不虚,不像是演的。

另一方面,芊芊突然变成大明星,于是不得不遮掩三叔石振邦的存在,这样的剧情明显是为了推动情节而生硬地在推,显得过于刻意,甚至影响了芊芊这个角色前期塑造出来的形象。再比如故事的结局一直拖延到了病床前,让芊芊自责不已、痛哭不止,理由是十几年来从未叫过收养她的石振邦一声“爸”?其实真的没有必要,为了煽情而煽情。结局如果停留在石振邦决定为了孩子去自首,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其实反而更有余味。现在为了强推一个高潮情节而过多的煽情,不但显得多余,而且导致整个影片的结尾相对失控。相比起同类型题材的《人生大事》在殡葬主题下的矛盾冲突而言,《无价之宝》后半段恰恰就败在了要素太多与煽情太多,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难免会失之东隅。

从成败两个方面来看:早已注定《无价之宝》难以攀登票房高峰

《无价之宝》的本意是最珍贵的宝物,不能用价格来衡量。在石振邦和杨武的心中,芊芊这个原本被视为“拖油瓶”的小包袱渐渐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无价之宝”,是芊芊让这两个下岗后一事无成的男人有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或许,最初石振邦和杨武是为了讨回欠款才把芊芊带在身边,但是到了后面已经纯粹是出于感情。同样的,对于芊芊来说,被母亲抛下之后,是石头三叔他们这两个非亲非故的叔叔,给予了她久违的亲情和安全感,让她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因为亲情从来不是血缘关系那么简单,而是长久地支持和守护。从这一点来说,《无价之宝》不啻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融的优秀影片。

只不过,翻拍终究只是一种走捷径的懒方法。拿着在国外被市场检验过的爆款作品回来改编,从成本来说,确实既降低了失败的风险,又缩短了成片上映的周期,只要不胡编乱造,还是能够有的放矢,很容易取得票房和观众的口碑。但即便如此,哪怕影片大获成功,终究也只是一件国外“无价之宝”的仿制品,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无价之宝”。所以,其实从影片立项拍摄的那一天起,《无价之宝》就已经陷死在《担保》的框架里面了。不管是照着葫芦画瓢也好,还是照着老虎画猫也罢,既然失去了原创能力,又怎么能够指望它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突破原片的窠臼呢?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