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以文化相融、内容创新、融媒传播助力红色文化“走出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04 17:21:54

彭凤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红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传播好红色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红色故事,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传播红色文化的世界价值。“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相通性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共同价值,它秉持加强交流、互利互赢、求同存异、合作发展的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在彰显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同时,传播者应聚焦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信仰、制度、作风、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的综合体现的特征,更好地诠释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在共同价值中实现情感共鸣。基于各国文化的差异性,红色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应坚守“以民为本、和而不同”的方针,优选优创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在对外传播的对象和目的地选择上,应优先选择“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和地区,提升红色文化的国际认可度。

协同“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实现红色文化的移情共情。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自我构建”与“他者叙事”的双向互动加强,对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至关重要。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是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存在“落差”“逆差”“偏差”和“反差”等问题,需要中外媒介、中外朋友全面、客观、立体地“共塑”中国形象。“自我陈述”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尤其是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信仰、坚韧、奉献等精神,以国外受众乐于听、听得懂、共于情的表达形式传递声音。“他者叙事”则需要用受众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传播,构建在场感,感染受众。

可积极探索红色历史题材的真人秀纪录片,实现“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的协同与交互。如《勇敢者的征程》选取了翻越雪山、强度乌江、营救飞虎队员等历史事件,以历史事实的再现和当代叙事的“沉浸式体验”重返现场,呈现红色故事、民族风光、地理人文及野外生存技能,淋漓尽致地传达了红色文化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自我构建”与“他者叙事”的协同,合理地融合“本土元素”与“国际元素”,其表现内容和形式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语境下特定符号链接红色文化的移情共情。

加强媒介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推动红色文化的大众传播。融媒体传播借助媒介的移动性和便捷性,打破时空壁垒,降低了受众体验的同质性和同时性,加速了受众选择主题的细化和受众群体的分化。这必然要求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进一步加强。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融媒体纪录片《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邀请100位在沪的外国人,分享他们在中国、在上海的所闻所见所感,呈现城市建设的进步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这一纪录片在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场引发强烈关注,尤其在Twitter等境外平台上获得好评。这充分表明,红色文化海外传播应注重与国外传播机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的合作,提升境内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也可强化红色文化相关产业在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方面的影响和效能。利用数字化体验馆、网上虚拟展览馆、红色文化旅游、红色影视等形式与手段,更好地满足传播全球化和分众化的需求。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媒介转向下湖湘红色文化翻译传播的多模态研究”(21WLH35)研究成果】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易博文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