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涛:一位基层文博人被《简牍探中华》勾起的回忆

白涛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29 11:36:37

11月25日,星期六,我独自驾车赶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目的是拜访一位老大哥彭成刚,出发时我并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一系列惊喜。

彭成刚大哥是里耶秦简博物馆的首任馆长,是我2016年初入体制后遇到的第一位领导,我习惯尊称他为“老馆长”,现在他任职于湘西州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自他上半年专程来秀山看望我,我一直想着回访他,奈何各自事务缠身,一晃就到了孟冬时节。得知这个周末都有空闲,我便立即出发。老馆长好奇地问,你是专门来和我看节目的吗?我这才晓得,晚上八点,央视将播出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主角正是里耶秦简。

我感觉冥冥之中似有注定,里耶秦简就像一座桥梁,又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秀山和吉首相距不远,我奔驰在包茂高速上,偶尔一瞥窗外世界,但见群山起伏,树木萧然。想到里耶秦简又要出圈,心情为之一振。当驶入矮寨大桥,我恍然飞驰于彩虹之上,发自内心为建设者感到骄傲!

老馆长微信发来一个地址,说今天还约了一位神秘客人。待我赶到约定地点,只见老馆长一人,笑眯眯地站在楼下迎我,甚是亲切,这大概就是老感情吧,不管是否还在一起共事,不论多久未曾见面。

老馆长说:“小伙子,开得快嘞。”

我笑道:“拜访老领导,不敢慢。”

老馆长笑笑,带我上楼。他不说客人是谁,我也不问,只是忐忑地跟在身后。

这客人是谁呢?满屋子书,一脸络腮胡,一副圆框眼镜,双目炯炯有神,这不是别人,正是我脑海中那人的标准样貌,他就是里耶秦简博物馆的元老人物、著名作家黄摩崖老师。

我算是文学爱好者,先前在里耶工作时,有幸匆匆见过摩崖先生两次,更前后拜读过《头颅中国》三次,虽对先生了解不深,但观其书而知其人,他学识渊博,言语幽默而犀利,有大家风范。后来得知摩崖先生二十多岁就写出了大部头作品,真是年少有为。

那是2011年前后,他在里博工作,就在八面山下、酉水河畔完成了《头颅中国》一书,一面世便刮起了阵阵“头颅”风暴,各大媒体平台争相报道,摩崖先生声名鹊起。据我所知,许多人都是因为黄摩崖这个人和《头颅中国》这本书才知道里耶镇和里耶秦简,所以年纪轻轻的黄摩崖被载入《里耶镇志》也就顺理成章。2016年我进入里博工作时,摩崖先生已离开这里五年,每每当我徜徉在《头颅中国》字里行间时,对这位“老同事”心生钦慕,恨不能早些入馆与之共事。

后来零零碎碎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才知他不仅仅是一位作家,还成为一名音乐人。记得最初总会有意无意打听他是否会有来里耶的行程,后来竟真与之有了两面之缘,其中一次还单独和他在里博大门留影,也算是稍慰钦慕之心。

所以,当老馆长将我带到他面前时,我竟一时语塞。摩崖先生见我拘谨,取出一瓶苏打水递过来。我接过,磨蹭老半天才把带来的秀山文物书籍送给他,并做了自我介绍。

老馆长在一旁笑道:“大家都是里博出来的,有共同话题,慢慢聊。”

摩崖先生翻起书来,端详片刻,缓缓说道:“你们秀山的摩崖石刻还挺多啊。”

“欢迎黄老师有空来秀山指导,我们一起去看当地的摩崖石刻。”我紧接着说。

他点点头。这时,隆海银师兄到了,老馆长看了看时间,笑道:“围炉煮茶的时间到了,我们边喝边聊吧。”

一张圆桌,几把椅子,大家围拢在炉边。炭火很旺,烧得通红,水在壶中翻滚作响,气氛熏然。老馆长乃性情中人,就晚上即将播出的《简牍探中华》节目侃侃而谈,他和摩崖先生都参与了审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我望着老馆长的神情,时空仿佛突然错乱,闯入了2016年的那个冬天,我和同事许书耀第一天去往里博上班,那年还未满四十的老馆长雄姿英发,在职工宿舍楼下为我俩打气,殷殷嘱托。而今七年已过,他两鬓上竟多了几缕霜白。

当时在老馆长的指引下,我们很快进入工作角色。老馆长的专业其实并非博物馆学而是规划设计,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他的管理艺术高超,擅于统筹全局。里博在他的带领下,从2010年开馆时“没钱交水电费”的窘境逐渐入佳境。可在他和摩崖先生那些前辈心头,始终有个“意难平”——“全国唯一一家以秦简为专题的博物馆,竟没有级别,不行!”时间很快来到2018年春天,中国博物馆协会下发了关于博物馆等级评定的通知,老馆长审时度势,精心部署,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表态发言,他坚定的眼神、澎湃的语调,如今依然回荡在我脑海深处,最后他站起来鼓励大家说:“本次申报工作,跳过三级,直接二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台下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接下来的日子,老馆长又召集各股室负责人在“迁陵驿”召开资料整理协调会,并指定由我负责统筹各股室的资料。我压力山大,毕竟才刚大学毕业,25岁的毛头小子,真担心胜任不了。下班后,老馆长叫我和他一起走酉水河堤,鼓励我一定铆足干劲做好这件事,他说当年黄摩崖来里博时,还不到25岁。我还是有些胆怯地说:“馆长,要不我们就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先升三级再升二级。我们的资料我非常清楚,学术研究这个版块我们底子很薄……”

老馆长打断我的话,笑道:“小白,你只管负责做好资料,后续工作你不用操心。”说完转身看着巍峨的八面山,口中念道:“里耶秦简,这么了不起的文化品牌,难道不够国家二级博物馆的级别吗?”

我望着老馆长的身影,心头涌起激浪,暗自发誓:“我一定要好好干。”

后续工作如火如荼展开,“迁陵驿”成了资料整理小组的大本营,文保股、宣教股、设备股、安保股以及办公室,都在按照《评分细则计分表》紧锣密鼓地整理各自的资料。每周一闭馆日,老馆长还会召开推进会,听取各股室准备情况,有问题就在电脑上投影出来,逐项分析,遇到大难题时他亲自去跑。

随着上报资料的时间越来越近,我们一群资料整理人更是加班加点,早上七点多到馆,简单吃点面条就急匆匆跑往“迁陵驿”,中午有时让同事们把饭菜端过来,下午吃了晚饭继续干。

隆海银师兄当时是文保股负责人,最为辛苦,为了确保馆藏文物能达到二级馆的数量要求,他既要做文保股的文字资料,又要带领文保股许书耀、杜湘江等人在一楼库房加班加点完成文物登记、拍照、入库、录入系统等工作。

经过全馆上下数月的努力,各股室做好的资料由我汇总编目,在距离资料提交截止时间三天前,我们完成了整套二级博物馆申报材料,打印成册,厚厚一叠。分值总分为1000分,我们自查得分842分。老馆长又安排我在系统上提交资料,叮嘱我这最后三天,进一步查漏补缺,一定要做漂亮。

那三天,我真是度日如年,一遍一遍检查资料,担心出现差错。最后一天,申报系统会在晚上9:00关闭,晚饭后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角落,望向窗外,夜幕已然降临。我看看时间正是7: 00,还剩两个小时。再次点开申报系统,一项一项检查每个附件,不放过每个文字,甚至标点符号。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走,每“嗒”一声,我的心脏就随着跳动一下,当我看完最后一个附件《观众调查表、观众调查报告及观众调查工作开展情况说明》时,已是8: 30。我长舒一口气,鼠标放在“提交”两字上,手指却怎么也点不下去,急忙松开鼠标,呆望了屏幕一阵。时间越来越紧迫,我再次将手指轻轻放在鼠标左键上,仍迟迟不敢点击。如此反复,当真“度秒如年”。

眼见时间已显示8: 53了,我知道不点不行了,脑海里迅速翻过大家做资料的一幕幕,想到老馆长的殷切期待,便把光标放在“提交”二字上,紧闭双眼,猛然按下鼠标左键,只听“滴”的一声,我睁开眼睛,屏幕显示提交成功!顿时,我后仰在靠椅上,犹如一滩软泥,浑身又好似轻飘飘的,这种感觉和当年高考英语结束铃响起时如出一辙。

我再看时间,时间定格在8:56。

过了两个月,2018年9月18日,老馆长打来电话激动地说:“小白,我们成功了!”当时我和朱家司在里耶镇半坡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当得知里博成功申报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消息后,乘着月色第一时间开车回到里耶,和老馆长以及各股室负责人齐聚一堂,欢庆里博申报成功。

是夜难眠,鸡鸣才散。

老馆长绝不是一个甘坐办公室喝茶看报的领导,他在心头谋划着里博的未来:以里博成功申报国家二级博物馆为契机,迈向更远的远方。先前老馆长就为里博建立了专家库,几乎囊括了中国博物馆界和简帛学界所有的大佬。正因为有了这些专家的鼎力相助,以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老馆长才敢于酝酿又一个宏伟计划——里耶秦简进国博。他坚定地认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果里耶秦简能想办法登录国家博物馆,那无疑会让里耶秦简博物馆极大缩短跳出困境的时间,迎来无限机遇。”

众所周知,国家博物馆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最高殿堂之一,是吸引全球目光的文化高地。当时仍在驻村的我,随时关注着这个展览的进度。我不可能量化老馆长与同事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是我知道,在这背后肯定是一个又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故事。

2019年8月6日,对里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亮相国博,原定一个月的展期最后延长为两个月,接待了国内外游客一百多万人,被评为“国家博物馆2019年度十大优秀陈列展之一”,开创了全国县级以下博物馆在国博独立办展的先河,也拉开了“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全国巡展的序幕。

成功了,老馆长成功了,里博成功了,这一切的荣誉都离不开上级部门领导和专家们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以老馆长为代表的全体里博人的共同努力。我虽未直接参与展览策划,但在心中同样洋溢着春风般的温暖,站在八面山顶眺望北方,一颗心仿佛随着悠悠白云飘向了燕京大地,置身于“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的展柜之前。

“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好评如潮,犹如浪潮般激起阵阵连锁反应,巡展、出版、签订合作等,一时间里博发展迎来了一波新的高潮。正因为有了老馆长打下的坚实基础,才有了后来里博成为了首都博物馆分馆的殊荣。

时间很快来到2020年,我记得那是个春日的午后,单位去村里走访,老馆长在车上突然对我说:“小白,我要离开里耶了,你要加油好好干!”其他人好像早就知道此事,唯有我一时蒙圈,竟不知该如何回话,内心空荡荡的,万万没想到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他会离开,里博如果没了他,该何去何从,他可是里博的灵魂人物啊。半晌之后,我才“哦”了一声。好在我时常会记起金庸先生《神雕侠侣》中的一段话:“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所以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

数月以后,老馆长安排一辆皮卡车来博物馆职工宿舍搬家,我和同事们帮他把东西搬下楼。原本感性的我眼眶红了,为了不在众人面前出丑,我反复用冷水洗脸以掩饰内心的不舍。

皮卡车启动了,老馆长坐在副座向我们微笑着挥手道别,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南朝江淹《别赋》里的一句话——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我不知道老馆长离开里博的原因,也没必要知道,因为人生总有许许多多悲欢离合,仅此而已。

思绪又闪回到现实,正坐在我对面的老馆长正述说着里耶往事,我才恍然意识到,原来我也是离开了里耶的孩子啊。

我瞧了瞧通红的炭火,也开始倾诉心事:原本我计划把一生都放在里耶度过,甚至考湘西州博物馆的时候,笔试成绩第一名却放弃了面试,只为最初的信仰——里耶秦简。2021年的一天,我在朋友圈看见一则秀山县事业单位招考信息,打开一看秀山文管所招聘文物管理员,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准备考试,万万没想到笔试成绩又是第一。原本我就是秀山人,另外听说直辖市的工资待遇比较好,所以这次我选择参加面试,并顺利通过。

如果说我不想留在里耶,那是自欺欺人,最真实的情况是,除了秀山,别的什么地方都不去!奈何没有如果,命运使然罢了。

轮到老馆长述说“意难平”了。他说在里耶那些年,最遗憾的有两件事,第一,2014年计划打造以里耶秦简博物馆为核心的中国秦文化体验中心项目胎死腹中,该项目主要包含“博物馆酒店”“博物馆学术中心”“博物馆精品库房”三大板块组成的里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未能实现一座博物馆带火一座城的核心目标;第二,里耶秦简不单单属于湖南,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没有实现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里耶秦简文化,没有完成世界巡展的目标任务。

我们听后都不由叹息,人生在世十之八九不如意,不释然又能如何。茶水喝了一杯又一杯,故事也聊了一个又一个。炭火更旺了,茶水更浓了,情也更深了。一旁的摩崖先生静静听完所有故事,举杯说:“至少,我们都为里博奉献过青春,挺好。时间不早了,回去看重播吧。”

窗外冷月,屋内融融,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正如没有不遇的别离。老馆长、摩崖先生等送我回宿处,老馆长坚持第二天要来送别,我笑道:“你要来送的话,我们就连夜走啦。”他知道我的性情,笑笑说:“好,早点休息,明天一路顺风。”

这一晚,我睡得格外香甜。

此次湘西之行结束了,回来的路上,又过了一遍矮寨大桥,我仿佛化作了一只青鸟,飞翔在彩虹间。

近期,秀山博物馆全体员工将前往里博交流学习。当周东征馆长听了我的电话汇报后,非常高兴,说我是该回娘家看看了。

没错,我的精神根系始终在里博,我的文化信仰也始终是里耶秦简,所以我的微信名一直叫“遷陵書呆”,不曾更改。

那一晚过后,不出所料,里耶秦简与湘西文化再次引起轰动。作为一名老里博人,我衷心祝愿里博的事业发展更加辉煌,祝愿所有关心里耶秦简的人万事如意、身体健康,更祝愿里耶秦简的文化因子能在周东征馆长、老馆长、黄摩崖先生以及所有在里博工作过的同志身上催生出绚烂的文化之花。

癸卯孟冬湘西行,里耶秦简在我心。

(作者曾就职于里耶秦简博物馆,现就职于秀山博物馆)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李寒露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