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代表建议办理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张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28 22:13:21

创新代表建议办理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屈原管理区人大工委探索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璇 通讯员 杨迢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心,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也是屈原管理区人大工委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近年来,该区人大工委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推动人大工作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有力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收集群众民生诉求,是屈原管理区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第一步。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诉前调解工作室”等活动平台,屈原区人大工委在接待、联络人民群众中掌握基层各类诉求,对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推动解决,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助推区域社会治理。

在天问街道纺城农贸市场门口,周边农户随意设点无序摆摊,导致附近小区内环境脏乱差、交通堵塞,严重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环境。居民反复上访,部门多次执法,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屈原区人大工委迅速组织住区各级人大代表在天问街道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听取意见建议。代表们第一时间将群众反馈的问题作为代表建议向街道党工委提交。由党工委牵头,召集辖区各级人大代表、社区干部组成群英调解队,分头上户收集意见,并邀请商贩代表参与群英座谈会。

划定区域,规定时间,安排专人做好卫生……通过代表们合理的政策疏导和暖心的宣传劝导,大家对摆摊时间、地点、秩序、卫生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菜贩们再也不需要摸黑来抢摊位,没有黎明前噪音扰民,没有杂乱无序的占道经营。屈原区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不断推动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化解了多年的信访难题。

近年来,屈原区焕发老城区的生机和活力,开展了棚户区项目改造,改造任务十分繁重,据统计,仅天问街道棚改房屋就达700多户。部分居民不理解,不想按照政策走,抱团抵制,信访苗头不断。对于信访重点户,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始终无法达成协议,甚至产生矛盾纠纷,棚改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街道、社区两级最终调转思路,将群英会开到诉前调解工作室,把屈原区各级人大代表请上“评判席”,结合当前诉源治理工作,积极开展诉前调解。代表们结合参与庭审和庭审监督员的工作经历,在杨某等8人的诉求上,摆事实、讲道理,讲政策、谈感情,代表、群众与基层干部一起挑担子,大家群策群力,找准矛盾的焦点和情与法的结合点,通过以法育人、以情动人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耐心劝解,既保护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体现出对群众的人文关怀。经过代表们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上门进行耐心劝说,以案释法,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一起因棚户区改造引发的矛盾纠纷圆满解决。

屈原区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向区法院、区检察院和区司法局延伸。推荐一定数量的住区人大代表作为法院特邀调解员,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诉前调解工作室参与协调化解案件,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更好地倾听群众声音,促进代表履职同区域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责编:王相辉

一审:张璇

二审:颜石敦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