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四个聚焦” 绘就乡村振兴结对发展最大同心圆

张俊强 金小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24 10:02:14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负责石门县两个村的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竹儿岭村高质量脱贫,清官渡村帮扶工作获评先进,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彰显“常职”担当。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主动融入乡村发展,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资源是使命所然、职责所在。常德职院以此为契机,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送文化、技术、培训等下乡,把理论传授和现场指导相结合,推进学院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赋值增能、提质增效,把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在广阔乡村的大地上,交好时代答卷,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学院农经系专家讲解果苗、树苗的栽种及培管

聚焦技术帮扶,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底层逻辑,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保障。常德职院牵头主持的“常德市优质稻丰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澧县复兴镇复兴苹果柚开发”等一批项目,在技术服务与推广应用中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切实发挥文化引领、人才及科技支撑等作用。学院把着力点聚焦在技术帮扶,依托乡村农业资源,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创新创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为实现乡村振兴“献技”,从而激发职业教育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活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延伸产业价值链。同时在为农服务中通过开展农技进村、科技普及、医疗义诊、环境保护、爱心公益、公益小课堂等活动,相关系列服务让“难能”成“可为”,把服务延伸到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现场

聚焦培养培训,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村振兴需要培养培训大量的农村实用性人才、生产经营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科学研究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社会服务人才、公共发展人才等庞大的乡村人才队伍。常德职院融入到乡村振兴实践,每年组织40多名高层次人才参加“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动、科技特派员行动,实现群众“点单”到服务“上菜”,满足困难村民的基本需求,让村民安心谋发展。作为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常德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些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106个班次,培训学员72767人,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人才和农技特岗生627人,通过多种措施促进乡村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升,增强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大量人才下沉到基层,走到田间地头,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让乡村振兴有更加坚实且稳定的人才智力支持。

学院教师为驻村点学生上专题辅导课

聚焦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精神和灵魂要素,也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助推器。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历久弥新的价值在乡村振兴中是一份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要注重保留优秀文化形态、保护好文化基因、珍惜传统文化资源,守护文化根脉。常德职院主动嵌入“乡村场域”的乡土文化振兴发展中,归聚服务、教育在乡土文化自觉与自信层面价值变革的内驱深度,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关爱帮扶、田野调查、培育培训文化宣传、农技推广、政策下乡、社区治理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接地气、冒热气”的活动,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保留乡村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留住乡村文化印记,赓续文化根脉,推动乡村建设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共同体。

聚焦学科优势,夯实乡村生态振兴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常德职院在驻村工作点充分发挥专业集群、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围绕开放办学,增强办学特色服务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行动愿景与学校发展远景、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有机结合,加大师资、课程、教学手段、技术等要素投入,提升乡村劳动力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乡村“土专家”、新型职业农民、新乡贤、致富能人,使乡村振兴内部有底气和支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持久动能。常德职院选派驻村工作队,编制驻村点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对驻点村薄弱基础设施改造,实现产业道路全部硬化和亮化工程全覆盖。

伴随着“双高”建设、“提质培优”等任务在各高职院校的稳步推进,常德职院服务乡村、融入乡村、对接乡村、主动升级,找准学院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切合点,从二者的契合性入手,久久为功,顺应发展趋势,承担起乡村人才培养的重任,整合优势资源与地方政府积极联动,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打造学院与乡村发展联合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科技、人才、文化等支撑,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

责编:车德红

一审:车德红

二审:卜云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