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河湖|护好盆里的水,管好盛水的盆:湖南省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全力打造幸福河湖

  中国财经报   2023-11-23 18:12:24

“幸福河湖建设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多部门、多层级,我们坚持运用好河湖长制平台,压实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责任,发挥各级总河长关键作用,有效统筹各方力量与资源,保障各级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既护好盆里的水,又管好盛水的盆,画出合力建设幸福河湖最大同心圆。”日前,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浏阳:源头活水激活水文化水经济

一河诗画,满城烟花。

初冬时分,伴随阵阵微风和明媚阳光,记者驱车来到长江二级支流浏阳河源头,在大、小溪河交汇处的双江口文化公园一隅,恰逢当地网红达人杨艳正在做网络直播。杨艳背后的青山绿水资源,为她赚了不少人气。

据介绍,杨艳协同两个姐妹办起了“桃花网店”。她们将浏阳河源头生产的各类绿色农副产品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到城乡市场,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浏阳河畔发展绿色经济的新亮点。

指着大、小溪河汇流后形成的清澈河水,浏阳市高坪镇党委书记、镇级河长张义根对记者说,浏阳河双江口文化公园地处高坪镇双江村,是大、小溪河交汇点,世界名河浏阳河的起点,也是浏阳河“一河两岸”景区规划的起始点。借助宣传河长制的机遇,该公园的建设对传播湿地文化、涵养生态文明,引导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双江口文化公园是浏阳河畔治水兴水的缩影。高坪镇负责同志对记者表示,未来,他们计划将浏阳河独特的河流文化与当地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百家十星”特色农庄品牌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浏阳河艺术小镇,建设艺术家村、开办艺术学院,推进艺术民宿建设,吸引高端艺术人才流入,促进河流文化与美食、旅游等多领域融合发展,拓展延伸第三产业链,实现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协同发展。

长沙县:小微水体整治兴业惠民

近年来,长沙县在河湖长制推行过程中,以“双河湖长制(含民间河湖长)”为抓手,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五个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在长沙县果园镇花果村,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冯广对记者说,花果村是2019年长沙市级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之一。该片区以张公塘(上、中、下塘)98亩水面为核心,涉及花果村7个居民小组,农户324户,居民1296人。水系从金江坝水库经南干渠流入,经过片区处理之后流入捞刀河。

之前,这里生猪养殖较多,生活污水直排,原来的水塘变成了一口黑臭水体塘,水葫芦泛滥成灾,每到夏天蚊虫滋生,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此,他们采用生态绿色理念开展小微水体治理,按照“一户两池(化粪池+隔油池)源头控污、一渠一地(生态渠+湿地)中途净化、两池一岛一带(沉淀池+生物复合制剂池+生态浮岛+植物绿带)末端修复”的治理方式,通过建设三格、四格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生物制剂复合围堰池,将生活污水、粪污水、餐厨水等分类收集、多层次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同时,通过生态湿地、生态浮岛等设施和底泥修复等技术,激活并充分发挥水体和植物的净化能力,修复水生态。

张公塘小微水体示范片区建成后,净化了水质、美化了环境,还助推了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治理一片、美化一片、发展一片”的效果。现在的张公塘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美丽宜居。2022年,花果村依托小微水体治理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引进新希望集团,在花果音乐湿地公园打造“秘途”露营基地、“悦方”音乐餐厅、花果书院、音乐喷泉等系列景观,汇集餐饮、民宿、娱乐、游玩等于一体。目前,该片区周边发展花果虾养殖3000多亩,每亩净利润6000多元,带动村集体增收55万元。

无独有偶,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整治小微水体促进绿色发展的做法,同样令人称道。

“让村民住在景区里,不出家门赚钱,实现共同富裕!”在江背镇印山村,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刘罗仕指着清澈的印山天玺湖,对记者感慨表示。

刘罗仕介绍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印山村依托当地资源办起了4家石料加工厂,严重污染了空气和水质。近年来,通过实施河湖长制,村里关停了污染企业,同时筹集资金600万元,建起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400-500吨。这些污水净化之后达标排入印山天玺湖,改善了湖水水质。为呵护一湖清水,村里还专门聘请3名人员从事保洁护理工作,确保湖面四周环境清洁卫生。

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村里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及多项文体旅游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80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收入。据统计,去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达6.2万元,今年有望达到7万元。

雨花区:创新治水模式,“龙须沟”喜变生态带

河湖长制实施以来,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成为水生态治理的典型案例。

长沙市雨花区国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文钦对记者介绍说,圭塘河作为省会长沙重要的城市内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内河利用与保护失衡,污水直排、雨污合流、侵占河道等现象普遍,水体黑臭、生态退化等问题急剧凸显,多河段水质指标处于V类甚至劣V类标准。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积极探索创新治河模式,推动流域综合治理,2021年开始年均水质达Ⅲ类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实现昔日“龙须沟”,今朝生态带。

他们的做法是:政府成立“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实行流域治理归口统筹,出台湖南省首条县级河流的政府管理类文件——《圭塘河流域管理办法》。市区两级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牵头编制《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带动”原则,倾力打造圭塘河羽燕湖段、井塘段海绵城市示范公园,实现由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委托专业测绘机构对圭塘河流域125平方公里的管网、地形、河道、河岸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大量水文、气象、洪涝等数据,建立水系水动力、水系水质、排水系统水动力、流域水文四个数字模型,精准规划各段治理需求,实现由经验治污向精准治污转变。

在资金筹措和管理使用方面,通过探索“建—融—管—还”开发模式,由“花钱治水”转向“治水生钱”,改变了传统内河流域治理单纯依赖政府投资的被动局面。

一是聚焦“建”。政企合作设立合资公司负责建设。2017年,雨花区注册成立圭塘河流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并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全市率先探索海绵城市建设项目PPP模式,通过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多渠道经营等方式,增强公园造血功能。

二是聚焦“融”。利用社会资本方主导融资,政府层面,加大引进政策性银行贷款和上级专项补贴资金;市场层面,项目公司以合资方社会资本企业信用做背书,提升项目的融资能力。政府和市场两者优势产生叠加效应,为项目建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资金来源。

三是聚焦“管”。利用物业收入来弥补运维投入,通过广告、物业经营、活动场地等实现多元化创收,每年物业经营收入6000万元以上,满足项目后续的公园、河道管理的维护成本,有效解决了项目可持续运维资金来源,实现从管理上创效益。

四是聚焦“还”。除政府专项债规定需由财政承担的付费外,剩余的还本付息均有地方国企承担,主要还款来源包括,以未来长期、可靠的租金运营收入开展项目融资,分期偿还社会资本前期投入,解决资金供给方回收期固定与项目经营收益回收期长的时间错配矛盾,既保障社会资本和授信机构核心利益,也确保项目参与各方合作共赢,探索了可持续的城市准公益性项目投融资体系。

岳阳:众志成城,合力守护“最美长江岸线”

家住岳阳市君山区芦苇总场的邓铁牛,今年55岁。他1981年12月入伍后曾参与防汛抢险、森林扑火等紧急救援任务,因表现突出,先后任警卫班副班长,上士班长,1990年10月光荣加入党组织。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环保志愿者,邓铁牛多年如一日,为守护长江一江碧水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邓铁牛的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岳阳市民自觉参与河湖保护工作。如今,岳阳守护“最美长江岸线”的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岳阳市“最美长江岸线”由该市君山区结合水利安保工程,总投资11.09亿元,包含堤防加固、滨江大道、马拉松赛道、生态景观四项工程,道路全长36.8公里,采用“堤路分离+堤路结合”的设计方案,建设了一条集通达、堤固、岸绿、景美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大道。依托这条“最美长江岸线”,岳阳市秉承举办绿色马拉松带动全民健身的理念,着力打造顶级标准的最美长江岸线马拉松赛道。同时,扎实开展“清河净滩”专项行动,仅2022年11月13日,全市5万多名志愿者在长江沿线、洞庭之滨、汨罗江畔等地持续开展洲滩垃圾清理、劝阻非法垂钓、宣讲生态环保等行动,成效显著。

三湘大地:综合施策,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多点开花

湖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湖南省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围绕“水”“盆”做文章,科学制定一河(湖)一策,实施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有效改善河湖生态环境。2022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6%,位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同时,全力推进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治理,统筹水文化传承和挖掘,立足便民利民开展河湖生态治理和绿色岸线建设,有效保护行洪和生态空间,成效显著。

——坚持统筹协调、凝聚合力。强化河湖长领治,充分发挥河长办组织协调、分办督办统筹作用,构建水利牵头、部门协同配合及省级统筹、市县同频共振工作格局。强化督导考核,将幸福河湖建设纳入河湖长制年度工作要点、评价办法及河湖长制考核激励内容,定期现场督导与通报调度,压实压紧各级各部门责任,着力保障幸福河湖建设落地见效。

——坚持一河一策、系统治理。科学制定一河一策,实施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有效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在强化水资源管理、着力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和水量的基础上,强化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黑臭水体等排查整治,有效确保绿水长流。

——坚持分类施策、久久为功。一方面,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示范河湖建设,全力打造最美长江岸线、大美洞庭、全国首批示范河浏阳河,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湖松雅湖,全国“最美家乡河”沱江,湘赣边省际示范河流渌水,以及涟水、圭塘河等省级示范幸福河湖,今年扎实推进湄江2023年国家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另一方面,结合各地实际,将中小河流治理、水美乡村建设、水系连通工程、岸线整治项目、水利风景区创建、河长制主题公园建设等有机结合,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多点开花。再者,打造样板河湖。评选表彰省级幸福河湖230条,累计奖补财政资金8000多万元,持续指导督促基层在中小河湖、农村河湖建设“一乡一亮点”“一县一示范”样板河湖7000多条(段),充分激发地方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长效保护、常态监管。认真贯彻长江保护法,出台湘江保护条例、洞庭湖保护条例、资江保护条例、采砂管理条例、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让河湖管护于法有据、常治长治。构建乡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的基层河湖管护机制,将河湖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推动河湖保护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党校、进学校、进企业,营造全民参与河湖管护浓厚氛围。

(李存才 孟辉 潘文秀 尹慧 万国强)

责编:潘文秀

一审:潘文秀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财经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