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河湖|小微水体如何“润泽”乡村振兴?长沙作出了示范

  中国网   2023-11-23 17:46:26

人民对美好生态的期待,不只有大江大河的碧水长流,也有沟渠塘坝的一捧清冽。11月17日,“2023建设幸福河湖”网评品牌活动媒体一行在考察湖南长沙建设幸福河湖工作时了解到,长沙市将小微水体纳入河湖长制管理,5年内完成110个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了生态理念的转变和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

长沙县果园镇花果村。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长沙县果园镇花果村是2019年长沙市级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之一。该片区以张公塘(上、中、下塘)98亩水面为核心,涉及花果村7个居民小组,农户324户、居民1296人。

果园镇花果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冯广介绍,以前由于村里生猪养殖较多、污水直排,张公塘曾是人人避之不及的黑臭水体,水葫芦泛滥成灾,蚊虫滋生。小微水体治理开展后,花果村按照源头控污、中途净化、末端修复的治理思路,通过建设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生物制剂复合围堰池,将生活污水、粪污水、餐厨水等分类收集、多层次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同时,通过生态湿地、生态浮岛等设施和底泥修复等技术修复了水生态,如今的张公塘,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随着水质变好,花果村发展起了“龙虾经济”,肉质Q弹的小龙虾深受食客喜爱,打响了“花果虾”的品牌。目前该村龙虾养殖大户已有8家,养殖面积累计3000多亩,并开办起餐饮馆和农场,为游客提供了吃虾、钓虾、水果采摘等娱乐项目和服务,亩产值达到3000—5000元。2022年,果园镇引进农业旅游产业相关公司,其中花果片区花果音乐公园开展了一系列建设和提质项目,并于今年6月21日投入试运营,营业收入逐月提高,10月已达到20余万元。

“原来村里散步都没地方,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我儿子一家三口住县城里,孙女对我说,‘奶奶,你们村子比我们小区还好看’。”花果村村民马敏告诉记者,她家原以务农为生,现将土地流转出去养虾,获得每年500-600元/亩的收入,并在位于花果村的叁山与肆咖啡屋找了份保洁的工作,每月有了固定工资,加上老伴务工的收入,生活确实越来越好了,“这在我们村,还是中等收入水平。”

长沙县果园镇党委书记、乡级总河长王玲介绍,小微水体的长期管护资金除了市级补贴部分,缺口部分由运营公司兜底,解决了长期的资金投入问题。花果村村集体每年从运营投入的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土地流转等环节分别获得一定比例的收入作为公共服务费,实现了增收。

“2019年,我们村集体收入仅有2万余元,今年已经‘进账’55万元。”冯广说。

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从小微水体治理中获益的不只果园镇。同属长沙县的江背镇有小微水体7340处,该镇建立了“党建+河湖长制”新机制,开展“清五乱”行动,依托“河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和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示范带头作用,整合河道治理、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打造了浏阳河、三叉河等河湖示范点,印山村、朱家桥社区等市级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

2023年,印山村充分利用天玺湖水资源、水文化等优势,通过村集体文旅公司自主经营“印山红”游船、游览车、大黄鸭等游乐设施以及引进第三方运营企业亲子乐园和水上乐园,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还带动了土特产的销售。

村民们享受了滨水而居的幸福,游客也饱了碧水蓝天的“眼福”。江背镇印山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刘罗仕现场用手机打开一款知名地图软件,在长沙县自然风光人气景点排行中,印山村名列第一。

由于美景远近闻名,今年该村游客接待量是去年的3倍,突破55万人次,至10月文旅收入累计突破3000万元。“我们现在有餐饮店19家、民宿20家,周一到周五入住率约40%,周末可以达到95%,小长假还得提前一周预定。此外,旅游的火爆目前大约让80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刘罗仕说,要保护水资源,做好“水文章”,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印山村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的长远目标,就是让村民住在景区里,而且不出家门就能赚到钱,让大家的幸福指数‘爆棚’。”

记者从长沙市水利局了解到,全市共有沟渠塘坝等小微水体16.02万处,已实现所有水体有人管、有人治,通过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农村水环境改善。当前,各地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农文旅融合产业,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记者 彭瑶

责编:潘文秀

一审:潘文秀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