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吴修林 彭欣:“三高四新”蓝图梦 民乐抒怀“赶路人”——评《湘音湘情》湘籍作曲家作品专场民族音乐会

  湖南文联   2023-11-23 10:21:26

文丨吴修林 彭欣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传递出伟大的真理能量和实践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导。在湖湘大地这片充盈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映现着华夏文明发祥、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土壤上,不仅历史上英才辈出闪耀出湖湘智慧,在新时代的前进步伐中,也显现出不一样的色彩光环与民族情怀。

在建设湖湘文艺新高地、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征程中,湖湘音乐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践行湖南省委对文艺人要做“三高四新”前行道路上的“赶路人”的鞭策与期待,以“立足湖南、放眼四方”的文化视域,推动湖湘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创新创意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新音乐。

2023年11月10日,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演艺集团主办,湖南民族乐团承办、湖南省文化馆协办的《湘音湘情》湘籍作曲家作品专场民族音乐会如期在湖南省音乐厅举行。《湘音湘情》中指向的湖湘大地“湘”字主题,在整场音乐会的曲目设计与音乐表达中,洋溢出了浓墨重彩的“湘音湘情”与“乡音乡情”。

这台民族音乐会深度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以“湘音湘情”为立意本体,以“民族情”“生活行”“家乡吟”为思绪脉络,在前期民族器乐主题音乐征集评选的基础上,首批推送了老、中、青三代共7位作曲家创作的 9首作品。这场主办方和作曲家心中“精彩、精致、精髓”的民族器乐新作音乐会,正是以湖湘情怀为中心、用音乐作品来说话,集中展示和呈现出音乐文艺路上“新路标、新里程、新风向与新基石”等四大特点,在奔赴中国式现代化、湖湘大地“三高四新”现代文明的赶考路上,集中映现出了湖湘音乐文艺“赶路人”魅力缤纷的集体群像。

一、 赶考路上的文艺“新路标”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经典杰作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出的作品通过时间长河的冲刷与淘汰,最终形成的客观普遍认同的作品。这体现出经典作品须具备“历时性”的特点。本场音乐会中汇聚了国家一级作曲家杨天解、孟勇、易果平等著名作曲家创作改编的民乐新经典。老一辈湖南作曲家不仅在过去的岁月里力行创作湖湘音乐经典、见证经典传承,并立足新湖南再造新经典。

本场音乐会的开篇曲目,选用的是孟勇老师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一曲目正是以选题呼应“赶路人”之嘱托期待,以内容回答“勇毅前行”速度力度。这首作品本是大型交响叙事组歌《苗寨的故事》(金沙词,孟勇曲)中的结束主题歌,组歌表现了重大历史主题,印证了千年苗寨的发展并最终走向幸福的经典故事。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以民族管弦乐的呈现方式,将脱贫致富的苗寨村民乘坐高铁旅游的题材,运用独具特色的苗族音乐元素与民族管弦映衬,将美好心情与幸福生活表现等更为洋溢、热烈、欣喜。

音乐会下半场的开篇,一曲由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教育集团红枫民族乐团委约杨天解老师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合奏《老司城随想》,在一群少年学子的倾情演绎下,引发了现场观众无限的遐思。坐落在湘西永顺灵溪的“老司城”,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老司城随想》绘写武陵山脉深处的大湘西、以音乐语言重现土家王朝风情,带入仙境的引子,还有镶嵌在作品中的一段土家族打溜子音乐,用古老悠远与热情奔放的土家族元素,展现出武陵土家的历史意境与文化意蕴。神秘湘西的题材无独有偶,一曲由易果平老师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张家界风情》,以多个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调主题旋律的变化发展,展现出“国际张·民族情”的风姿绰约。资深作曲家杨天解老师创作的另一曲大型民族管弦乐曲《英雄颂》,安排在整场音乐会的最后结束,体现出主办者的谋篇布局与创意设计。这是一个需要创造英雄、崇尚英雄、歌颂英雄的伟大时代,《英雄颂》的音乐题材正是这样一种风格表达,从豪情壮阔的开场转向炙热急促的节奏,后又有娓娓道来的旋律,描述了民族儿女对英雄时代的满怀致敬、美好幸福生活的内心向往,更表达出文艺工作者富有高度的政治站位与民族情怀。《英雄颂》的音乐所带来的恢弘气势与博大内涵,令观众感动的雷鸣掌声久久不能停息,给音乐会书写了一个完美的终止式。

“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老一辈作曲家,以此契机重创新经典、续写新文艺,在新时代前行道路上展现出一派资深“赶路人”不懈追求的昂扬姿态,伫立起青年一代赶考路上的音乐文艺“新路标”。

二、 赶考路上的文艺“新里程”

《湘音湘情》民族音乐会中,有三位青年作曲家也因为作品走进了大家的视野。来自湖南大学的青年作曲家黄文在本场音乐会中展现了两首作品,分别是古筝与乐队《踏莎行·春泳》与笙与乐队《岳山赋》。她的作品善于以传统素材为根基,或表达人文精神与山川风貌,充分尊重民族器乐的个性化表达。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湘籍作曲博士戴永冰,带来了他创作的民族管弦乐《风与时光》,讲述的是内在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感受,电子音乐作曲专业的他似乎将这部作品中真实与虚幻交错的复杂情结表现得游刃有余。作曲家刘一璋以双竹笛与乐队《稻花飘香》纪念伟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先生,作品丰富吸收极富特色的苗族、侗族与沅水号子等素材,通过中国竹笛演奏者袁非凡与张凯强倾情演奏,可谓充分颂扬了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人民与祖国需求为己任的伟大精神。

参与本场音乐会演奏的乐团除了湖南民族乐团外,还有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红枫民族乐团,该乐团的青少年们在指挥家李鹏程老师的带领下神采奕奕、意气风发,热情饱满、专注集中、心中有光的演奏状态映现出他们对民族乐器演奏的热爱和湖湘文化的追寻。《庄子逍遥游》中的“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的意境也就在此此情此景中浮现。青年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们立足历史传统与当下生活,以脚踏实地、勇于探索的态度赋予民族管弦乐新的思考,体现出湖南文艺“赶路人”一步一脚印、一沙一世界的印迹,以跬步之积、成千里之遥,成为了新时代、新湖南、新文艺的“新里程”。

三、 赶考路上的文艺“新风向”

在《湘音湘情》民族音乐会现场,有一首特别让人印象深刻、极富创意的作品,“她”就是来自异域他乡、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花城广州的民族管弦乐《小蛮腰遐想》,是著名作曲家郭和初教授2014年受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文化厅委约所创作。郭和初,一位在湘中邵阳出生、从湖南师大出发、执教于华南师大的知名教授,落地即生根,一曲应景广州地标“电视塔”的《小蛮腰遐想》,由广东民族乐团首演,荣获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二等奖,并曾于2017年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同一个未来”第五届世界乐团大赛中,以“东方神韵”之美誉,一举夺魁,并授予作曲家“特别贡献奖”。满怀湘粤之情与游子之心的郭和初教授,在音乐会的前一天,就以文艺“赶路人”的昂扬姿态,带着扑面而来的“花城音调”,来到了音乐会排练与演出的现场,给予了指挥与乐队最真挚的曲目指导与精神力量。

这首作品主题动机十分明显,作品引子部分巧妙使用小蛮腰的音调动机“453i”和广东音乐《步步高》的“335,53231”交替进行,并在整首作品中反复出现,使人在湖南音乐厅领略到岭南风情。这首作品也展现了经典作品的另一个维度,即共时性的特点,它理解作品元素的过去性,也理解过去元素的现存性,反复印证了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步步高》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民谣《月光光》这类经典作品在过去产生,并持续影响现在,同时也暗示着现在人民对经典作品自身乃至其经典元素的再度理解。

音乐会还特邀了多位音乐家朋友,他们就像远方吹来的一股清新艺术之风,也如同音乐会盛装上的一颗颗明珠。特邀指挥马帅,是一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教师,作为青年指挥家他多次活跃舞台,致力传承推广民族音乐,属当代文艺工作者的模范。还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特邀笙演奏家钟之岳、特邀竹笛演奏家袁非凡与张凯强等青年才俊,他们所领奏的笙与乐队《岳山赋》、双竹笛与乐队《稻花飘香》等曲目,以精湛的器乐表演才华,既完美传递了作曲家的意图,更真情引导了观众们的审美体验。“北、上、广”的知名作曲家、指挥家与演奏家们心系国乐、情怀湖湘、纷至沓来,在此汇聚一堂、传播民乐、弘扬湖湘,在“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的文艺路上闪现出一幅幅不一样的风景,成为了引领湖南文艺“赶路人”在音乐艺术上创新前行的一道亮丽“新风向”。

四、 赶考路上的文艺“新基石”

《湘音湘情》民族音乐会中观众的表现与现场氛围也成为了音乐会的一大亮点。容纳600观众的湖南音乐厅,一批批音乐爱好者、中小学生、文艺工作者早早就来到了候场大厅,久违谋面的老朋友、新鲜好奇的新观众,三两成群的小青年,以语言的交流、倾情的握手、门票的交换、节目单的翻阅、相机的咔嚓等各种风情,共同营造了音乐会前特殊的艺术氛围与期待姿态;音乐会现场观众们在曲目演奏间激动的鼓掌、喝彩与欢呼,深刻地表现出对音乐会作品的赞赏与乐队喜爱,观众席上的他们与幕后的作曲家、台上的演奏家共同营造出热烈温润的和谐高雅气氛。同时,主持人刘清对作品的介绍、音乐的解读和音乐背后故事的讲述、以及轻松恰当的互动与曲终作曲家团队的集中亮相等各个环节的创意设计,不仅将观众与音乐家的距离拉到了最近,也使音乐会变得更有情怀和深意。

此外,音乐会的曲目安排也是别有匠心,让观众体会到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音乐会节奏紧凑且有张力,近百分之八十的首演作品也体现了作曲家与这场音乐会策划者特别真诚用心、用情、用力,使观众感受到作曲家们不仅在创作中立足人民,在表达中也充分尊重人民。本场音乐会以“湘音湘情”为主题,选择了一批在湖湘孕育、从湖南出发、在祖国闪光的知名作曲家,并联袂北上广的音乐人才携手返乡来湘,用最为实际的行动、最具感染力的方式来“以美育人、以乐化人”,激励着在场的青少年朋友要肩负起伟大复兴和文化传承民族大业。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音乐与人”,共同成为了文艺路上的一颗颗“新基石”。

近些年来,湘籍作曲家们以宽阔的创作视野、多样的创作主题、优秀的创作作品,彰显出了新时代音乐创作的新思维,开拓出了民族音乐的新高地;乐队指挥与民族器乐演奏家们对艺术作品的音乐解读与精细演绎,映现出民族器乐表演领域勇攀时代文艺高峰的“攀登者”形象;而长沙观众朋友在音乐会现场呈现出对湖湘新民乐的深度迷恋与高度赞赏,表达出的不仅是对文艺工作者和湖湘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更是在这样的高雅音乐厅,欣赏者与创作者、表演者携手共同实现了艺术情怀与时代号角的三向奔赴,共同构筑起了新时代“写国乐·演国乐·爱国乐”的文艺新高原。

湖南省音乐厅携手湖南民族乐团举办的“湘音湘情”湘籍作曲家作品专场民族音乐会,在音乐风格、现场演绎和创意设计上以讲好“中国故事”来抒发“湖湘情怀”,一幅幅精彩纷呈的湖湘音乐画卷跃然眼帘、醉入心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化作催人奋进、无比自豪的精神力量,以湖湘文艺“新路标”“新里程”“新风向”与“新基石”的整体形象,全面的展现出新时代、新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征程中,文艺“赶路人”的新形象与新作为!(图片由湖南民族乐团提供)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