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鼎臣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22 17:37: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2日讯(通讯员 付鼎臣)“匣烟线全长16公里,起于鹤岭镇清水塘,止于姜道线,是一条重要的农村公路。”日前,雨湖区匣烟线提质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2023年省重点民生事实项目,该条道路将大大缓解周边群众出行压力,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匣烟线的提质改造,是雨湖区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雨湖区虽然是湘潭的城市区,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任务不轻,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的担子比较重。”雨湖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辖区内农村公路总计1478.761公里,已建成全区乡镇通三级公路、乡村通四级、村村相通的农村公路网络。但部分道路因年久失修,出现了短板、龟裂等病害,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因临水路段较多,存在道路安全隐患。”
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安全保障,是解决农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大事,也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雨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主动破题,多措并举、多维推进。
一方面,雨湖区研究制定了《雨湖区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明确了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其中,通组公路每公里补助20万元,安防工程每公里补助10万元。
另一方面,雨湖区主动争资争项,在市交通局指导下,对辖区范围内的“三路”(即“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进行摸底、包装,“三路”累计里程达120公里,积极向省、市争取更多的实施指标。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雨湖区抓住湖南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及中期调整契机,成功争取S216锰碑路省补资金1962万元,并将匣烟线、宋仙路、梅花渠道等事关雨湖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道路纳入规划并逐步实施。
与此同时,雨湖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基层政府的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下,项目沿线村民“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投工投劳,参与公路建设,节省了不少建设资金;沿线不少企业积极捐款捐资,助力项目建设。此外,村民们踊跃参与到“爱路护路”行动中,主动清扫马路,自觉养好“自家门前路”。
修好一条路,盘活一片土,造福一方人。雨湖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畅通“民生路”,拓宽“致富路”。
责编:蒋睿
一审:蒋睿
二审:肖洋桂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