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 15:12: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2日讯(记者 肖洋桂 通讯员 陈凌志 邓吉帅)今天,湘潭市召开2023年三季度“千百十”工程考核讲评会。该市“千百十”工程取得突破,1至9月多条产业链增幅明显。其中,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7%,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88.4%。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5%,稳居全省第1;工业企业上市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来,湘潭市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千百十”工程作为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主抓手,大抓产业、主抓企业、狠抓项目,形成项目提速、招商提效、投资提质的良好态势,为全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项目取得大进展。湘潭市“千百十”工程办重点调度的57个产业项目,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247.57亿元,投资额完成率85.42%。其中,湖南亚辉龙医疗器械产业园、九华上元(湘潭)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等一大批投资强度大、产业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加速投产达效。湖南裕能上榜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磷酸铁锂产销规模连续4年行业全国排名第一;吉利智能轻型商用车项目年底前可实现投产,将成为吉利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带动汽车产业三年内向50万辆规模迈进;万楼·青年码头已经成为湘潭文旅新IP。
资产证券化实现大突破。该市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动“金芙蓉”跃升计划,今年已批新增上市企业3家、达到8家,其中2月份湖南裕能挂牌,9月份崇德科技敲锣,10月份永达机械获批;明年已确定的有2家,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0家以上,较2021年底新增5家,并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三改一扩”凝聚大动能。今年湘潭市实施先进制造业存量优质企业“三改一扩”行动,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活存量,通过“政府高层+企业高管”“专业调度+专业赋能”“政务服务+政策保障”机制,牵引企业持续加大投入、扩能升级,梳理“三改一扩”项目238个、总投资约251.18亿元,预计今后三年新增500亿产值、20亿税收。该市“三改一扩”助推千企赋能的经验做法和以五个“坚持”为举措高质量推进“千百十”工程获得全省推介。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涉企经营告知承诺制引领全省改革,“标准先行、信用兜底”改革模式在全省推广。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实现联合验收事项平均用时1.2天,施工图审查全流程平均用时14.22天,审图时效排名全省第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行,入选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一站式”解决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为企业节约90%以上时间,专利纠纷行政裁决结案率达100%。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先后举办专场对接会11场,签约金额合计374.2亿元。截至9月底,对5.6万余户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欠费不停供”政策,费用共计9380余万元。雨湖区、湘潭县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获省“三送三解三优”工作专报推介。8月下旬一周内梅塞尔、铁姆肯、舍弗勒三大世界顶尖制造业跨国集团掌门人接连来潭考察,均高度肯定湘潭的营商环境,表示将持续在湘潭加大投资。
优势产业来势较好。1至9月,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7%,其中吉利汽车、拓普汽车、地通汽车、舍弗勒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0.8%、325.7%、52.5%、11.9%,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裕能新能源产能逐步释放,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88.4%,其中蓝思科技产能释放,产值同比增长1845.6%;创普开业同比增长242.6%,有力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精品钢材及新材料产业链产值稳定增长,其中龙头企业湘钢优化产品结构提质增效,钢材产量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1-9月,湘潭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6。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5%,稳居全省第1。全市工业实缴税金56.96亿元,同比增长39.3%,扣除留抵退税影响后,实缴税金64.55亿元,同比增长5.2%。
责编:肖洋桂
一审:彭婷
二审:肖洋桂
三审:白培生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