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7年宁乡到底发生了什么

彭智勇   《文萃报》   2023-11-22 10:36:13

△如今的宁乡城区

文/彭智勇

公元977年,是宁乡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宁乡建县,从此有了宁乡县。

“五代十国”时期,湖湘地区出现了一个由马殷(852~930)建立的楚国,史称马楚。公元907年,后梁封马殷为楚王。后梁开平四年(910),马殷仿效朝廷体制,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在城内修宫殿,置百官,自此马楚国建立。

马殷去世后,诸子相继而立,马楚国历经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五兄弟的勾心斗角,轮流坐庄,于公元951年被南唐大将边镐所灭。

947~950年,马希广统治湖南,新置新喜县。新喜县包括靳水流域、沩水流域,区域包括现在的宁乡(官江以北除外)以及岳麓全域、望城河西部分(据明崇祯《长沙府志》),县衙设在玉潭镇。

新喜县的设置对宁乡很重要,宁乡的很多文献资料都未提及。据宁乡文史专家喻立新研究,新喜县是个过渡时期,也是一个归纳时期。唐武德七年(624)撤新康县,新康一分为四:靳水流域,也就是后来的靳水四乡(民国时称麟峰、高露、石潭、芳储,现在大体为道林、大屯营、花明楼、东湖塘镇域)、望城、岳麓划属长沙县;沩水流域(灰汤、玉潭)等地划属湘乡县(据《湘乡县志》);菁华铺西部划属益阳县;还有部分地域划属邵阳(新化)。从624至947年300多年间,宁乡地域上无县衙。此次设立新喜县,一是在宁乡土地设立了衙门,二是将靳水流域、沩水流域(官江—官山前的小河以北除外)整合为一体。

公元963年,北宋收服楚国(湖南)后,朝廷于当年撤新喜县,建常丰县(据明崇祯《长沙府志》)。常丰县在原新喜县地域范围上,面积大大地扩大了,增加了官江以北(现沩山全部、巷子口部分)、安化县大部分,把县衙也设在安化的梅城。这样扩大县域面积,深入梅山腹地设置县衙,也是为了更加迅速地整合全县力量,征服梅山蛮夷,推进王化。

事实证明,梅山蛮夷并不是划个大县域、设个县衙就能收服的,常丰县县衙在安化没法办公,县政府也无法运转。过了几年,至北宋开宝年间(968~976),朝廷退守,废除常丰县,把常丰县大部分并入长沙县(据明崇祯《长沙府志》)。

公元976年(开宝九年),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即位,称为宋太宗,改年号为太平兴国。

北宋的第二位皇帝赵光义上位,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公元977年,也就是太平兴国二年,从长沙县析出六个乡设置宁乡县(六个乡的名称待考),意思是安宁乡土,太平盛世之意。县衙设在玉潭镇。至此,宁乡县正式成立。这个时候宁乡县的版图,包括靳水流域、沩水流域以及芙蓉山(现属安化县),县域面积在3500平方公里以上。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置安化县,从宁乡六个乡划出去一个乡归入安化(现安化大福、仙溪等地,划去约600平方公里)。从1072年开始,宁乡县域面积大约为2900多平方公里,直至今天,县域面积未有太大的变动。

2017年,宁乡撤县设市,改为“宁乡市”,结束了称呼了1040年“宁乡县”的历史。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