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万年】长白山下有爹妈

李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18 18:02:41

李治

千万年以来,长白山在天地间巍然耸立,山内山外的居民视之为神山圣景。

白山机场位于山麓西侧,再西行20公里,就是东北爸爸、妈妈,也就是孩子姥爷、姥姥的家。

不知道是不是看惯了山花烂漫,孩子姥姥是个爱花也爱美的人,住在哪里都要家里家外种上许多鲜花和绿植。

今年,孩子姥姥过生日前,孩子妈妈帮她在网上买了一些小玩意寄过去。姥姥挑了一款手提袋式样的玻璃花瓶,还有一个猪头形状的白菜茶杯。两款造型,看上去都童趣盎然。

家里老大出生以前,光有孩子奶奶忙不过来,姥爷姥姥知情后,赶到两千多公里远的长沙来帮忙。

当时,两位长辈才因拆迁得了个新房。装修一新,还没来得及住几天就赶了过来。这一待,就是三、四年

那几年,待在人生地不熟的南方,姥爷姥姥克服了南北方气候天壤之别,口味上的天差地远,一直陪伴老大上了幼儿园。

以前,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姹紫嫣红;自此,自家阳台上也有了花红柳绿。

爱花的姥姥还有个爱好——用北方手工做鞋垫。一针一线,缝出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品出来后,甘愿被人踩在脚下,那是一种纯朴的谦逊和低调,更是母性情怀的一种表达。

作为东北女婿,我对于割(东北口音gǎ)鞋垫更是印象深刻。每到针线活完成后,需要动用剪刀、裁纸刀、铁钳等十八般武器,而且一家几口人要轮番上阵,把姥姥钉合在一起的鞋垫和垫布分开。这简直不亚于一场斗智斗勇的小型战斗,对于没有干过的人来说,手的酸爽会时不时提醒着生活的不易。

娘家外甥或者侄子来串门,看到这种场面,一般说不上两句话就赶快撤退了。

“来帮忙割鞋垫啊!”

“不好意思啊,刚好还有事呢!”

……

一双鞋垫,光“割”这道工序,就要费上几个人一天的工夫。

姥姥是个不怕吃苦的人,这些活儿年轻人望而生畏,她却一直干得有滋有味。她的抽屉里,随时都备着几双等着“割”的鞋垫。亲戚朋友,几乎个个都穿过姥姥“割”出来的鞋垫。

姥姥的个性也是这样的,不怕苦,不怕累,心里面对生活、对亲人们都有一团火,愿意付出。当然,要是谁说话不小心,或者不尊重人,姥姥也会是抽身就走,或者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脱口而出。气过了,往往就好说话了。

但姥姥更是个不断追求生命品质成长的人。东北乡村和小镇,抽烟的大娘不鲜见,她是其中之一。但有一天,说放下就彻底放下了。由于体检血糖偏高,喝点养生小酒的习惯也基本上改掉了。

说到喝酒,我第一次到东北探望还没有成为姥姥和姥爷的两老时,被请到炕上喝了一场。

头次上门,那可得喝呀!喝多少不记得了,总之,我的头被东北粮食酒灌大了一圈。一杯杯喝下来,姥爷姥姥却若无其事。姥姥问了我很多问题,我不记得酒后吐了多少真言。

但是,估计就是那场酒,让两老放下心来,让唯一的女儿嫁到了遥远的南方。

尔后,面对女儿女婿在长沙筹办素食婚礼这件很少人做的事情。经过劝说,姥爷姥姥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这一点,也看得到两老对于儿女的尊重和思想的开通。

然后,外孙子终于呱呱落地。到今年,外孙女也上小学了。

到我写下上面这段文字的此刻,正逢孩子姥姥生日。愿家在长白山下的这位妈妈生日快乐,吉祥如意,种出更多好花,缝出更美的鞋垫!

也要就此机会,祝福东北的爸爸。这位爸爸出生在过苦日子的那几年,中国还不富裕,东北老家的老人们忙着生计,以至于他的出生日子是哪天都记不住了。

但是东北爸爸的记性很好,记得住自己老婆和女儿每一个重要的日子。

打电话回东北,他总是记得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预报了长沙是什么天气,有多少度。

姥爷不是个多话的人,性格相对温和。很少发脾气,有什么事直接说说就过去了。但他心里面,就像他外孙写过的一首诗,“我的心是一座岛屿,上面住着所有我爱的人。”

在长沙的时候,偶尔女儿下班回家晚了,姥爷一看到暮色渐重,二话不说就穿起鞋,跑到外面去等人。

今年,孩子妈妈以开车回东北的方式,提前作为四十岁生日这年的纪念仪式。某天清早,我们打电话报平安,说将要去计划中的某地。东北爸爸在电话里说,那里发生了地震。对于女儿女婿一家旅行目的地的情况,还先于我们自己知道……

慈母一百岁,常忧八十儿。

尽管现在没有住在一个城市,父母和儿女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乐趣。但距离再远,也远不过亲情,远不过血浓于水的牵挂。

愿两老安度晚年,开心每一天!

责编:范远志

一审:范远志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